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推進提質增效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推進提質增效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推進提質增效

“當前,技術提效、管理降本既是鋼鐵行業發展的關注點,也是全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11月23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金屬學會主辦,中國金屬學會冶金技術經濟分會承辦,上海期貨交易所聯合協辦的2019(第八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在北京召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新創指出,今年以來,國家推行大規模減稅降費、定向降準等措施,為鋼鐵企業生存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鋼鐵行業自身要加強內功,全面推進企業自身提質增效,這是鋼鐵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表示,展望未來鋼鐵行業,一是全球經濟更加複雜,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二是我國宏觀政策積極,但下行壓力仍在;三是環保要求不斷提高,企業經營面臨考驗;四是原燃料價格高位,企業提升效益難度大。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推進提質增效

我國鋼材生產和消費增幅較大

李新創介紹,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以及產能釋放較快、貿易保護主義、企業成本上升等諸多挑戰,我國鋼鐵企業緊抓市場機遇,在滿足市場需求、實現穩定增產的同時,積極推進超低排放改造、探索兼併重組新路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從宏觀經濟層面看,我國經濟運行繼續保持了總體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主要指標仍然運行在合理區間內,這種總體穩中有進的勢態沒有發生根本改變。但是,應當清醒的看到,當前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外貿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國內週期性問題和結構性矛盾疊加,經濟下行壓力總體很大,特別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這是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速。

“從鋼鐵行業層面來看,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效益大幅下滑,鋼鐵原料和鋼材產品價格劇烈波動。但是,由於前三季度國內經濟運行超過預期,特別是受到與鋼鐵密切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帶動、房地產行業的強力拉動、工業生產穩定增長的支撐以及機電產品出口的間接帶動,我國鋼材生產和消費增幅較大。”李新創認為。

1~10月,全國粗鋼產量8.29億噸,同比增長7.4%;鋼材產量10.01億噸,同比增長9.8%;進口鐵礦石8.77億噸,同比下降1.6%;出口鋼材5508.7萬噸,同比下降5.8%。

“前三季度,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實現利潤1466億,同比下降32%;銷售利潤率僅為4.6%,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李新創強調,“我國鋼鐵行業面臨著產能釋放較快、國際貿易主義保護、企業成本上升等諸多挑戰和困難,未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種困難增多的形勢,鋼鐵行業將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新的挑戰。”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推進提質增效

鋼鐵工業迎接低碳時代的到來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一級巡視員苗長興認為,我國以往粗放式、以環境為代價換來了經濟高速發展,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相比其他發達國家更為嚴峻和複雜,需要解決的環境問題也更為緊迫。而鋼鐵行業屬於典型的高耗能、高排放的行業,節能減排壓力非常巨大。2018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6.4億噸標準煤,其中工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超過了60%,資源平均問題日益突出。我國提出綠色發展的理念,建立生態文明正是對這種粗放式發展模式的反思。

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趙沛介紹,在全球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當中,工業所佔比例分別是33%和40%,鋼鐵工業二氧化碳排放比例最高,佔到工業比例的33.8%。

“2016年9月,全國人大批准加入巴黎協議,我國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趙沛表示。根據預測,幾年以後我國碳市場現貨交易額能夠達到每年80億,碳期貨交易規模或將高達4000億元,將成為我國僅次於證券交易、國債之外第三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

“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應該適時、有序、科學發展,但不是一哄而上。要從環保、從效率等方面考慮,我國鋼鐵工業應該早佈局,迎接低碳時代的到來。但是能不能發展起來,和政府政策導向有很大的關係,希望藉助於政府槓桿能夠使得市場健康發展。” 趙沛認為。

趙沛強調,“強制性減排二氧化碳將倒逼鋼鐵企業發展低碳技術,對行業和企業將產生重大影響,成為行業和企業未來的巨大挑戰,可惜絕大多數企業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

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推進提質增效

鋼鐵工業必須深入推進提質增效

李新創指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國鋼鐵未來發展將呈現質量提升、技術升級、綠色發展、佈局優化、產業延伸、流程優化、兼併重組等新的特點。鋼鐵工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推進實施提質增效,進一步提高我國鋼鐵產業在全球核心競爭力。

“當前,我國鋼鐵正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推動技術和管理創新有助於鋼鐵工業現代化,加快實現我國鋼鐵工業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跨越,助推我國製造業進入世界強國行列,實現高質量發展。”苗長興指出。

苗長興認為,促進鋼鐵高質量發展,第一、堅定不移推進創新發展。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必須把創新擺在製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促進鋼鐵行業創新發展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加強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加強創新人才隊伍的建設、提高知識產權的能力。第二、要深入推進融合發展。融合發展是改造傳統制造業和培育發展先進製造業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融合發展引導新業態、新路徑、新技術、新管理、新模式,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先進製造業發展和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增強我國傳統體系中的核心競爭力和產業路徑。第三、要全面推行綠色發展。我國一些鋼鐵企業各項指標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在汙染物治理、廢棄物利用、環保體系建設,包括與城市共融共生方面還存在不足。推進鋼鐵工業綠色發展要優化產業結構、實施綠色製造、發展循環經濟。第四、提升產業協同發展。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是衡量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促進鋼鐵產業鏈現代化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要夯實產業體系、完善基礎企業體系、全面提升產業化控制能力和主導能力,打好現代化產業鏈的“攻堅戰”。第五、不斷提升管理創新水平。企業管理創新涉及企業文化、組織、人力、薪酬、流程等各個方面,貫穿企業各環節,也關係到企業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未來只有管理理念先進、管控模式高效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在競爭中取得發展。因此,鋼鐵企業必須儘快創新自身管理體制、適應現代化企業要求、適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要求,向管理要效益。


第十五屆中國工業論壇絲路峰會暨中國國際新工業博覽會將於2020年4月24日-26日在古城西安召開,歡迎關注。

審核 | 陳俊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