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學習要注意到細處,不是粗枝大葉的,這樣可以逐步學習、摸索,找到客觀規律。——徐特立

俗話說,知識來源於學習,分數來源於考試,知識是引導人生光明與真實的燈燭,考試是檢驗才華的標尺,對寒門學子來說,一年一度的高考,可謂是人生中第一道分水嶺,一旦順利通過,人生也多為一帆風順,如果馬失前蹄,不但前功盡棄,而且很可能萬劫不復。

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沈德鴻,1896年出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在一個思想相對開放的家庭裡,沈德鴻從小就樹立了遠大理想,不拘泥於世俗偏見。8歲時,沈德鴻進入了鎮上的立志小學讀書,不久之後,天賦異稟的他轉入植材高級小學,成為該校的第一班學生。從那時起,沈德鴻的學習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一點不需要父母操心。

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12歲會考時,沈德鴻在作文中道出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大丈夫當以天下為己任。中學時,沈德鴻在自命題寫作中,借鑑了莊子《逍遙遊》的中心思想,寫下了一篇名為《志在鴻鵠》的優秀作文,他在文中表達出的思想,正是年少時期的雄心壯志。老師讀完作文後連連感嘆:沈德鴻將來一定是個了不起的文學大家。

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1913年夏天,沈德鴻即將迎來人生中第一次高考,他信心滿滿地在志願上填報了北京大學,考完後覺得發揮不錯,便回到家中等候消息。奇怪的是,在發榜當日,沈德鴻並沒有在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可是平時學習成績遠不如他的幾個同學都被錄取了,他不應該不在其中。沈德鴻看來看去,只找到了一個叫“沈德鳴”的人,僅僅一字之差,便阻斷了沈德鴻考入北大的理想。

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既然一切已成定局,沈德鴻只能選擇接受現實,於是他收拾行囊回了老家。意外的是,當他回到家中沒多久,北大的錄取通知書也發到了他家門口,而上面的名字不是別人,正是“沈德鳴”。沈德鴻恍然大悟,原來那個“沈德鳴”就是自己,想來是因為書寫太過潦草,才讓閱卷人產生誤會,將“鴻”字錯認為“鳴”字。

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可是問題來了,那時候又沒有先進的指紋錄入系統,如何才能讓學校招生人員相信沈德鴻就是那個寫錯名字的“沈德鳴”呢?走投無路之下,沈德鴻託人找到了時任北大招生辦的主任胡適,向他說明其中的因果。聽完沈德鴻的敘述之後,胡適當即表示,就他那個破字,別說北大了,一般學校都進不去,如果不是他惜才,根本不會聽他說那麼多有的沒的。

他高考字跡潦草無緣北大,閱卷人重審後破格錄取,筆名聽著耳熟

最後,胡適對沈德鴻進行了長時間的“訓話”,說他要尊重文化,尊重考試,字跡切不可如此潦草。沈德鴻認錯之後,胡適見他態度還算誠懇,便將試卷上的名字改為“沈德鴻”,又將榜單上的名字一併更正,使沈德鴻得以順利進入北京大學讀書。此後,沈德鴻寫字一筆一劃,絕不草率,直到80多歲寫回憶錄時,仍堅持用毛筆正楷書寫,字跡清楚俊秀,令人敬佩。

另外,沈德鴻一生中有98個筆名,而其中最為出名的一個,便是“茅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