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付瞄準B端 深耕實體小微線下場景

伴隨著備付金紅利消失、牌照收緊等強監管政策的落地,嚴監管態勢將始終伴隨著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同時,也對行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從而倒逼行業腳踏實地做產品與服務,至此,2019年第三方支付迎來了競賽的下半場。

第三方支付競爭出現白熱化,如何在這場競賽中勝出擺在了各大機構的面前。業內分析指出,第三方支付在交易數據的收集上具有天然優勢,尤其是B端能夠低成本的獲得小微企業的交易信息,久而久之沉澱更多數據,並在此基礎上疊加更多的增值服務,為金融科技的佈局建立了壁壘。

B端市場前景廣闊,渠道下沉能力凸顯價值

B端市場潛力無限,前景廣闊。有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在中國工商局登記在案的企業數量接近3000萬家,其中中小企業佔比90%以上,且企業的數量規模還在不斷增長。實際上To B支付已歷經十餘年的發展,客戶的支付需求從最初的單一支付及資金結算,擴容到如今要兼具集合資金歸集、數據交互、會員管理、營銷助力等綜合化支付的解決方案。

相對於To C而言,To B更考驗支付機構的線下場景的拓展和渠道能力,據公開數據顯示,隨行付擁有28家分公司,2000個地市級市的服務商,50萬線下從業人員,業務覆蓋全國300多個地級市以上城市,同時下沉至縣域及偏遠地區,其渠道下沉方面的進展是顯而易見的。據2018年易觀智庫《中國第三方行業專題研究》報告顯示,隨行付擁有完整的牌照佈局,佔據線下小微商戶數量排名收單機構第一,線下場景綜合實力排名收單機構第二的行業地位。

隨行付以支付為本,深耕實體小微線下場景

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收單機構平臺,隨行付一直深耕線下實體小微商戶,並覆蓋三四線城市及鄉鎮地區餐飲、交通、服務等行業。由於小微商戶所處環境原因,場景往往較為亂雜,這就要求支付和收單流程必須要簡單、安全。隨行付憑藉自身在小微商戶收單領域多年的行業經驗及成熟的技術能力,為廣大小微商戶提供方便快捷的融合支付服務,滿足當下商戶日常收單需要。

除此之外,隨行付還為小微商戶提供多元化支付方案和增值服務,包括基於客戶行為數據分析的智能營銷產品,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經營數據分析系統支撐等。

未來,隨行付將繼續深耕B端,依託自身渠道下沉能力,為更多小微商戶提供更豐富的精細化場景化服務,並利用大數據幫助商戶進行系統的經營分析,為其提供日臻完善的支付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