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句忠言說給曹丕聽,他沒聽進去,導致魏皇被篡位

曹操的厲害不僅僅是在文學上、軍事上和政治上,最重要的是他的識人眼光和用人的手段上。他知道那個人有什麼樣的才華,個人的品格是怎麼樣的。所以他才能夠有安排每一個人去他適合的地方,才能夠採取符合那個性格才華的做法去收服他。在給下一代預備的文臣武將班底中,曹操覺得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就是司馬懿。對於司馬懿,曹操心裡也是十分糾結的。既希望司馬懿能夠輔佐自己的子孫,消滅蜀國和吳國,又害怕自己死後司馬懿會不受控制,禍亂朝綱。於是,他對曹丕說了要小心司馬懿。然而,他並沒有聽進去,才有了後來的司馬家篡位,昭示天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曹操對司馬懿的看法和曹丕為什麼不聽曹操的勸誡吧。

曹操一句忠言說給曹丕聽,他沒聽進去,導致魏皇被篡位

司馬懿在小時候就已經是聰明絕頂的人了,加上家中也是一個名門望族,所以,他能夠接觸到的知識和對方大局是平時的我們難以想象的。年齡不大的他,已經把當時的國家大勢都有了一個明白的瞭解。這是很難的,畢竟誰家的孩子在十幾歲不去玩跑去了解國家大事呢?長大後的司馬懿也想過去曹操手下當官,然而由於自己的家庭背景加上對曹操的閹宦之後的鄙視,讓他沒去當官,曹操幾次喊他去,他都不去。直到後來赤壁之戰失敗後,司馬懿一語中的的自我推薦,讓曹操對他刮目相看,留在了自己身邊。

然而,曹操對於司馬懿來說,是又愛又恨的。愛的一方面,是因為司馬懿是真的聰明,真的厲害。很多事情上,司馬懿的聰明才智都讓曹操有一種恨得太晚呢感覺。是啊,要是能夠早點遇到司馬懿,也許就不會赤壁之戰輸得那麼慘了。再加上,司馬懿是一個懂得低調隱忍的人,也是一個會揣測上意的人。這無疑是讓曹操最引以為重的原因。別說曹操看不起臥龍鳳雛,他對人才也是十分重視的。

曹操一句忠言說給曹丕聽,他沒聽進去,導致魏皇被篡位

說完了曹操對司馬懿的“愛”,我來說說對他的“恨”。曹操對司馬懿的厲害和他的為人是比較清楚的,所以他明白,這樣的人才只有放在自己身邊才能夠壓制住,不然的話可能會嗜主。所以,雖然曹操十分仰重司馬懿,什麼機密都會讓他參與,但是卻不會給他任何大權,不會讓他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的勢力。能夠讓曹操這麼煞費苦心地安排,也是對司馬懿才華的另一種肯定吧。曹操對他的恨也是來自於司馬懿的才華。可以說,在曹操還在世的時候,司馬懿是成也才華,敗也才華啊。

曹操一句忠言說給曹丕聽,他沒聽進去,導致魏皇被篡位

此時的司馬懿已經知道了自己是不可能在曹操在世的時候有所突破的,於是,他把目光轉向了曹丕。這時候的曹操已經察覺到了曹丕和司馬懿之間走的太近了。所以才會不斷敲打曹丕,讓他不要太靠近他。曹操知道曹丕並不能夠壓制住司馬懿,所以要讓曹丕放棄他。然而,此時的曹丕已經認識到了司馬懿的強大,怎麼會輕易放棄呢。沒辦法,曹操只能夠在臨終前說了一句忠言給曹丕,對他說,司馬懿這個人太強了,你是壓制不住的,還是放棄吧。然而,那個時候的司馬懿已經成了曹丕的智囊了,讓他做出拋棄的事情,是做不到的。於是,他只能聽進去,但是什麼行動也沒有。

等到曹操一死,曹丕繼位,立馬就把父親的忠言給忘記了,給予了司馬懿實權,讓他去對抗諸葛亮。曹丕病重的時候,還把他當成了託孤大臣。後來,司馬炎篡位,廢了魏國,成立西晉。

曹操一句忠言說給曹丕聽,他沒聽進去,導致魏皇被篡位

要是曹丕能夠聽進去自己父親的勸告的話,不給司馬懿實權,也不會造成了司馬家在朝廷上的擴張,也不會有後來魏國的亡國了。可以說,魏國後來能夠打敗諸葛亮,保住魏國,是因為司馬懿。而魏國滅亡,也是因為司馬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