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最近,林志穎曬出全家一起做紙杯蛋糕的幸福瞬間,一家5口齊出動,爸爸媽媽和寶寶們分工合作,甚是溫馨。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鏡頭中,捕捉到三個和孩子們有關的場景:

1、寶寶們的參與

很多家庭,每當寶寶想要參與其中,爸爸媽媽便會擔心寶寶弄的滿地都是,所以很多孩子甚至到了大學,走向社會都沒有接觸過過多的廚房用品,更不懂得烹飪。

可是林志穎家不僅僅一個孩子,他家有三個男寶,但是他們仍然願意放手讓孩子們去參與,讓孩子們幫忙攪拌,讓孩子們幫忙用模具壓形狀,讓孩子們參與整個製作和烘培的過程。

這其實是非常難得的,讓孩子們參與其中會大大增加孩子們積極性,孩子們對食物的期待也會更高,對待生活也會更加積極向上。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2、爸爸和媽媽的互動

爸爸和媽媽的互動為什麼會與孩子有關呢?因為爸爸和媽媽就是孩子們的原生家庭,爸爸和媽媽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孩子們看在眼裡,孩子們也會模仿父母的樣子去對待身邊的人。

照片中的媽媽在攪拌,爸爸在幫忙,孩子們也參與其中,這一瞬間其實真得很寶貴,孩子們會從中學到如何更好的與人協作,這不僅僅對孩子們現在的生活有益,即便將來,孩子們走向社會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3、寶寶之間的其樂融融

我們都知道,林志穎家是二胎,而第二胎是一對可愛的雙胞胎,但是爸爸媽媽並沒有因為雙胞胎弟弟的到來就冷落了Kimi,相反,Kimi依然是父母的寶貝。

正因為父母對待孩子的狀態很健康,孩子們之間的關係也非常棒。一組Kimi哥哥帶著弟弟們蹲在烤箱外期待成品的畫面就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弟弟們很喜歡哥哥,而哥哥也對弟弟們很是關照。這大概就是孩子們之間深厚的血脈關係了吧。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看到這裡,普通的我們很感慨,這大概就是一個家幸福的樣子。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有這種幸福。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有多久沒有讓孩子參與家庭活動了?有多久沒有陪家人好好吃個晚飯了?有多久沒有給孩子一份高質量的陪伴了?問完這些問題,你就會知道,其實幸福很公平,幸福也需要付出才會有回報。

幸福的家庭其實一直都需要儀式感

很多人覺得結了婚,有了家就應該老老實實過日子,但是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而儀式感是什麼呢?就是你每天過得日子都一樣,但是突然有一天很新鮮,從此這一天就在你的記憶深處埋下了幸福的種子,多年以後,你可能忘了當初每一天都做了些什麼,你可能忘記了孩子成長的瑣碎,但是你卻記住了某一天,某一個下午,你們一家整整齊齊,一起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而這種感覺大概就是幸福。

一提到儀式感,有些人可能就會想起鮮花、求婚這些字眼,這確實是儀式感的一種表達方式,但是對於家庭來說,一家人一起做一件大家都喜歡的事,父母不再責備孩子,孩子們也樂在其中,事後大家都印象深刻,這就是家庭的儀式感。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在我看來,林志穎一家共同製作紙杯蛋糕的瞬間就是家庭的儀式感,父母沒有嫌棄孩子笨手笨腳,孩子們也很快樂的參與其中,大家還可以一起享用“果實”,這種感覺真的是妙不可言。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他們會為孩子做這做那,但是一提到讓孩子參與其中,他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說“不”,但是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去嘗試和體驗一件事,幸福感的指數會大大增強。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很快,每個人都要有參與感

“我工作很忙,根本沒時間陪孩子。”

“孩子的事都靠我老婆就可以搞定了。”

“孩子毛手毛腳的什麼都做不好,還不如我自己來。”

“週末好不容易休息,就別折騰了,讓孩子去寫作業吧。”

"學習就是孩子最重要的事,其他的事還是算了吧。”

我們總會聽到這些聲音,但是不經意間孩子們就長大了,你再想回過頭來耐心的陪伴孩子時,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作為父母,有些事,我們不去做以後也許就沒有機會了。

1、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家雖然很小,但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每一天,每個星期都儘量抽出有效的時間去陪伴孩子,至少在陪伴孩子的時間裡,可以放下手機,放下其他工作和私人的事,安心的只陪孩子。

至少在每個星期抽出1-2個小時的時間,全家人一起陪孩子做一件事,可以是一起拼搭積木,可以是一起親子閱讀,也可以是全家人一起做一個親子游戲等等,總之有這個時間只屬於家人和孩子,不做其他任何無關的事,漸漸的你會發現家庭的和諧度會越來越高。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2、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有了孩子後,孩子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同樣非常重要。不要去剝奪孩子們參與的機會,父母要勇敢的給孩子們機會去表現,不論是洗衣服、做飯,亦或是幫助父母做家務等等,這些事如果你不放手、孩子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做。

父母要積極的去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學習和玩樂之餘學習一些日常生活的必備技能,這並不是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而是給孩子更多機會成長。畢竟生活不是隻有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會享受生活,參與生活的人,成年後生活的質量會遠遠高於沒有動手能力的那些人。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3、父母不缺席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共同的呵護,有些家庭只有母親參與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或者夫妻離異後孩子長期跟著一方,但是不論是哪一種情況,父母都不應該缺席孩子的成長。

只有父母都去關愛孩子,親近孩子,孩子才會有更多的情感體驗,也會有更多不同角度的愛,這也會幫助孩子更好的愛自己和愛別人,更好的去管理自己未來的人生。

林志穎夫妻帶孩子們做紙杯蛋糕,幸福的家庭從來都不缺儀式感

你覺得家庭儀式感重要嗎?你有多久沒有一家人整整齊齊做一件事了呢?

歡迎評論區分享您的真實看法,關注@陽媽育兒大作戰,我們一起育兒,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