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武公用一封盟書成功除掉敵國忠臣良將,輕鬆滅掉敵國

公元前769年,鄭武公要擴大自己的地盤,他首先瞄準自己的鄰國鄶國。鄶國是妘(yún)姓之國,非姬姓之國,先滅鄶國,諸侯和周王室不會有所震動。於是鄭桓公決定首先消滅鄶國。他想:“憑鄭國的實力,如果強攻是可以打敗鄶國的,但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因為鄶國有一批智勇雙全的文臣武將,很不好對付。想要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就必須得先把這些人除掉。可怎麼下手呢?”於是鄭武公就想出了一個借刀殺人的妙計——借鄶國國君的手除掉鄶國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的辦法。

鄭武公用一封盟書成功除掉敵國忠臣良將,輕鬆滅掉敵國

鄭武公(在位時間: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744年),姬姓,名掘突

他派出情報人員蒐集鄶國“豪傑之士、忠臣良將、善辯聰明者與勇士”的材料,將他們的名字一一記錄,寫到名單上。然後,鄭武公派人到處散佈,說鄭國消滅鄶國以後,就把鄶國的土地全部分給這些人。並且加封他們的官職。

鄭武公擔心鄶國國君不相信這些謠言。於是將蒐集來名單上的名字寫在造假的盟書上,盟書的內容是說他們將與鄭國聯合,做鄭國的內應,幫助鄭國攻打鄶國,並且寫上將鄶國消滅後,將鄶國良田分給他們的分配方案和將授給這些人的官職情況。為了把假的弄成真的,鄭武公讓人在鄶國都城的城外,搭起一座祭臺。把這份假盟書埋在祭臺下邊,又灑上雞血和燒過的菸灰等物,製造一個結盟祭神、歃血盟誓的假現場。(歃血指古代會盟時盟誓的相關人口含牲畜的血或把牲畜的血塗在嘴唇上,歃,是飲的意思,盟是宣誓締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發誓遵守盟約,歃血是讓這個宣誓或盟誓變得神聖,通過飲血與神靈溝通,讓神靈知道,因此如果違反誓言,將受到神靈的懲罰。歃血一般用雞狗馬之血,因此,在盟誓的現場灑上雞血、搭建祭臺就更具欺騙性。)

不久,有人將此現象報告了鄶國國君,鄶君立即派人開挖,果然挖出了“盟書”。鄶國國君君閱讀盟書後大怒。真的以為盟書上的這些人是鄭國的內應,於是將這些“裡通外國”、“吃裡扒外”的人統統抓獲,不問青紅皂白,將他們全部殺死。可憐鄶國這些“豪傑之士、忠臣良將、善辯聰明者與勇士”,到死還被矇在鼓裡,不明不白就被他們擁戴的主子給“收拾”了。

鄭武公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立即集結軍隊攻打鄶國。當鄭武公率領大批軍隊浩浩蕩蕩開往鄶國時,鄶國國君才明白中計了。可是,鄶國國君醒悟的太晚了。鄶國已經元氣大傷,無人可用。就這樣,鄭武公不費吹灰之力就輕鬆消滅了鄶國。鄶國國君乖乖的當了鄭武公的俘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