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炒房,此路不通”,你怎麼看?

八位數花園


炒房,確實此路不通

首先,國家三令五申,提到房住不炒。

但是很多人依然炒的不亦樂乎。比如大連,洛陽,尤其是洛陽,過去一年房價暴漲超過20%,一個三四線城市,房價逼近9000元,甚至高價的到1萬,而工資只有三四千,你讓老百姓怎麼買得起房?這裡面,投機成分佔很大比例。

之前就有過統計,房價上漲裡面,至少有3成是炒作引發的,有些地方甚至有一半以上。

其次,未來調控將更加嚴格,大連甚至祭出“只准跌,不準漲”的舉措

本月中,開封取消限購,結果不到一天就又給撤銷了,說明更高級別政府對地方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的舉措是不認同的。

大連發布限漲令:房價只准跌不準漲 但跌幅不能超5%
大連剛剛發佈了通知,對通知發佈後首次申請預售許可證的新項目,建立價格核算制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項目的成本、稅費、利潤等進行核算,按照一房一價制度申報房源價格,6個月內不得調整申報價格,6個月後可申請下調申報價格;實際網籤備案價格不得高於申報價格,且價格下浮不得超過5%。

這意思就是房價未來只能跌,不能漲!這狠啊!

這對炒房的來說,就是最大利空!再也不能像過去幾年每年漲10-20%那樣爽了。

實際上,炒房副作用很大,我也多次寫文章進行分析。對拉昇勞動力成本,製造業成本,導致產業過度依賴房地產,擠壓其他產業,都有很大的危害。

這次經濟會議,也強調了房住不炒,說明高層對房價關注度依然還是很高的。

2019年,希望是房價的一個分水嶺。


趙冰峰財經


我個人認為房地產的黃金週期已經結束了,未來的房子一定是兩級分化的。大部分地區的房產不僅沒有炒作價值,甚至連投資價值都會喪失,只能夠滿足一個剛需。

而對於有些地方,比如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強二線來說,他們依然可以投資,可以剛需,但是不可炒作!

也即是說,短期內我們已經無法看到房價大漲的情況出現了,拉長5-10年的週期來看,兩級分化也會非常的明顯。

第一個原因:房產市值過高,槓桿過大!

第一,中國房產總市值65萬億美元,大約450萬億人民幣,已超過美國+歐盟+日本總和,後者只有60萬億美元。這一數字還是我們國有資產總和66.5萬億人民幣的7倍。

第二,中國股票市值6萬億美元,只有美國+歐盟+日本總和的十分之一左右;

第三,中國房產總市值是股票市值的十倍多,遠超美國、歐盟的1倍。

其實這樣的數據足以表明中國的房產已經出現了風險,如果不加以制止和調控,那麼未來的風險就會越來越大。

第二個原因,從資產配置來看

從大類資產配置角度看,A股相對房地產和貨幣已經具備了配置優勢。

儘管股市和樓市均同時受到貨幣週期影響,且樓市的繁榮會提振地產產業鏈業績,對股市有正面影響。

但是還是可以觀察到上證指數和房地產銷售之間存在一定“蹺蹺板”效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房地產銷售增速仍有下行壓力,表明房地產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下降,其對股市的吸血效應也將下降。

而目前國際上房地產和金融投資比例30比70.中國房地產和金融目前比例是77比23.這種比例一定會改變。大家去想象一下。如果改變,中國股市會是什麼樣子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邏輯上發生的轉變

20年前,你讓周圍的人買房,他們會告訴你房子不需要那麼多;

10年前,你讓周圍的人買房,他們會告訴你房子是泡沫,會跌;

5年前,你讓周圍的人買房,他們說等回調;

如今,周圍的人會告訴你賣房才是唯一的出路,幾乎沒人認為房子會跌,而都認為只會漲。

當全中國都想通過房子來對抗通貨膨脹的時候,也許拿著現金或者做其他投資的方式會讓其自然貶值會是更好的選擇。除非你能找到明確的新增預期投資項目(股票),否則憑什麼指望別人以更高的價錢來購買已經給他人提供過保值機會的資產呢。

第四個原因,空置率!

國際上10%以上的空置率為風險警告級別;

20%以上的空置率為風險,危機級別;

而30%以上的空置率則是危機爆發的信號。

目前中國的空置率達到了20%,三四五線的空置率達到了24%以上,所以,如果進一步的炒作下去。一定會引發金融海嘯,到時候就晚了。

總結

目前三四五線的地方有著較大的空置率,都是炒房者囤房的結果!而一線和新一線的城市因為有著不斷人口的流入,和強大企業的支撐,所以完全可以消化房價和供需。

因此,從整個數據來看,未來住房不炒是長期的政策,不會改變!但是如果想要投資,那麼一線和新一線也許是最後的選擇!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認為“炒房,此路不通。”既是一種提醒,也是一種警告。

日前國家再次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理念,而且首次提出“不會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如何理解這些話的精髓?《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說了“炒房,此路不通。”這六個字,堪稱經典。

什麼是炒房?

所為炒房是指不以剛需住房為目的,而是以囤積、炒作、獲取房屋買賣差價為目的的惡意購房行為。

炒房的危害有哪些?

炒房對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國民經濟都有著嚴重的危害,主要表現在:1、惡意抬高房價;2、造成資源閒置;3、擾亂市場秩序;4、破壞自然環境;5、浪費土地資源;6、造成虛假繁榮;7、造成經濟風險;8、影響實體經濟發展。

為什麼說“炒房,此路不通”?

國家已經多次明確住房不炒的理念,警告那些炒房牟利者,因為炒房也以一種不正之風,利用國家對老百姓剛需的住房政策,採取加槓桿的方式囤積超過自己需求量的資源,對其他人正常需求形成嚴重影響,無異於“佔窩不下蛋”,妨礙了別人的正常利益,對於那些通過資金、貸款等方式助長炒房的機構和團體,也應當對同等對待。

1、已經採取的限購措施

為阻止炒房之路,國家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主要表現在:1、採取住房限購政策;2、收緊二套以上房貸款政策;3、限制住房短期交易;4、試點房產稅政策等等。

2、可以採取的更嚴厲措施

但是我認為這些政策阻止炒房力度還不夠,要想真正打擊炒房現象,最好採取以下措施:

  • 設置人均住房標準,標準以下享受國家補貼,標準以上分檔加徵房屋購置稅和房產使用稅;
  • 設點租房價格範圍,讓房租在合理範圍內,避免炒房客以房養房;
  • 3、設置住房空置率標準,對出超過標準的徵收資源稅。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說“炒房,此路不通。”讓老百姓看到了國家制止炒房決心,但是,很多既得利益者也不會輕易放棄炒房的利益,希望《人民日報》不要只是傳聲,而是廣集民意,建言獻策,確實能夠制止炒房現象。


互金直通車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炒房,此路不通,筆者認為,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首先,現在炒房確實再也行不通了,房價已經到了歷史最高位了,再炒根本不可能有人再去接盤,只能是自己把自己套在高位。

其次,政策也不允許,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是在未來幾十年都不會改變的,國家對炒房者的各種嚴打的措施是不會手軟的。最近國家官媒再次發聲,不用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在國家層面上,這次是下定決心要讓經濟轉型升級,不依附房地產再作為刺激經濟的砝碼。

其三,這兩年炒房的都是套在高位出不來,有的賠的非常慘,這幾年炒房破產最後房子被法院拍賣的數量是在不斷增加。聰明人是再也不會去炒房了。

其四,房地產過剩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隨著人口增長的放緩,以及經濟面臨的發展瓶頸,房地產過剩的問題開始暴露出來。

從現在開始,炒房肯定是沒有出路的,我國炒房的時代真的結束了。

你在現實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財富生活聯盟圈諮詢。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創業的難題,生活的難題,企業發展難題,產業升級的難題,資本運作的難題,理財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國家通過各種方式向大家灌輸房住不炒的思想。但是,似乎大家都被過去20多年房價瘋漲帶來的財富增值衝昏了頭腦。還是有很多人將買房作為實現財富增值的主要手段。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轉發了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通稿。國家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即使是這樣,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相信國家調控房地產的能力。實際上,從多種跡象來看房子真的沒有多少投資的必要了。

第一,高房價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攔路虎。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顯示,2018年我們的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了9.3:1。房地產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已成為負值。儘管2018年房地產對經濟貢獻有0.6個百分點,但是其擠出效應已經大於帶動效應。

第二,人口頂峰即將到來。從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過去的經驗顯示,當人口達到頂峰房地產市場將會逐漸萎縮,房價也會有較大的調整。根據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2019年《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顯示,如果我們保持人口總和生育率1.6不變,人口頂峰將於2027年到達,只有8年時間了。所謂升的越高,跌的越重,現在不嚴控房價,將來肯定會有更大的調整。

第三,年輕人已經負擔不起高房價。根據我們傳統的習慣,結婚就要安家買房。很少有丈母孃允許孩子沒有固定的住房就結婚的。1999年,人們是全款買房;2009年,人們習慣貸款買房;2019年,是6個錢包湊首付,全家積蓄來幫忙。現在新就業年輕人都習慣使用信用消費、信用借貸,90後年輕人平均負債高達18.5個月的收入,如果每月工資是6000元的話,這部分負債都高達每人11.1萬元。除了房子,還有車子、孩子,還要有品質的生活。90後的年輕人是溫室中的花朵條件下長大的,他們不可能為了房子、車子、孩子,放棄自己的生活。因此,他們的生育意願越來越低,購房意願也越來越差。沒有這麼一幫“接盤俠”,房價還要誰來挺住呢?

第四,房地產稅的出臺勢在必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人們老把房地產稅想成是一種二套房的懲罰性稅收。實際上應當是緩解城市規模不再擴大之後,缺少賣地收入,而對地方財政的一種有益補充。屬於一種物業稅。尤其是現在很多高層住宅,出現了電梯老化、設施老化等一系列問題,如果不通過物業稅予以解決,僅憑房屋修繕基金,很難滿足相應的需要。另外,還有相應的教育、安全、衛生等條件的完善。雖然,房地產稅暫時沒有落實的時間表,但是5~10年內總會出臺落實的。



這一系列因素表示,國家在強調房住不炒的事實,是為了警醒大家不要再炒房了。萬一房價下跌了,鍋沒人會背。


暖心人社


客觀地說,自從“房住不炒”提出以來,房價上漲超過50%,從我自身所處的城市來看,房價從15年的均價5000-7000漲到現在的7000-8500,而我所處的樓盤房價從15年的8000-9000漲到最新的均價14850。而隔壁小區學區房房價從15年的7000-8000漲到最新的16000。這些都是客觀事實。

而從此次高層會議提出的“房地產不會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和要求銀行信貸嚴格控制流向房地產來看,的確,從銀行資金來源端開始大幅控制和收縮房地產的信貸引進支持,從光大信託暫停房地產信託增量來看,從各方面壓縮房地產資金流入已經成為一個趨勢。

而房價真的背後驅動力,是“土地財政”,“土地財政”不解決,只有通過地方的考核來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從大連的“房價漲停板”事件來看,高層和地方的目的是房價不允許過快上漲但是也不允許過度下跌。大連房價下跌5%就要被“約談”。

以我所處的城市為例,新任的地方領導,其前任所在城市的學區房,均價都已達到2萬,而新任地方領導依舊堅持把前任城市的“學區劃片政策”帶到本地,使得我市民眾一致預期未來學區房將會實現和周邊城市的“接軌”。

因此,學區房,帶動了城市的房價均價上行,而新區和大量新盤,則隱含了地方的隱性擔保,百姓普遍根據這個來做買房和投資住房的預期。

所以說,從高層定位來看,降低房地產經濟的依賴是正確的,但是從地方來看,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卻沒有路徑可以切換,地方的衝動依舊難以遏制。而從銀行信貸嚴禁流入房地產來看,從資金源頭控制房價上漲的策略是否有效,值得期待,但是,從大禹治水來看,“堵不如疏”也是客觀的事實!




屠龍刀fei0598


官方對於房地產的態度有三種,鼓勵、打壓、維持;2015年到2018年中這段時間是屬於鼓勵的態度;2018年下半年是屬於打壓的態度;2019年以來算是維持的態度,以上三個階段僅僅是個人陋見。

1、炒房,此路不通,是什麼階段?

這次《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提出的“炒房,此路不通”是什麼階段?肯定不是屬於鼓勵的階段,在2015年鼓勵的階段,那個時候是降息,降低房貸利率,最低的時候全國首套房平均利率低至4.45%,這個可謂是歷史上最低的放低利率了。


首付貸也層出不窮,只要你想買房,幾乎就是零首付的狀態,購房的資格也是一降再降,這個就是鼓勵的狀態,鼓勵居民購房,給與各種優惠,而其他的參與者自然也是提供各種方便,房地產商業鉚足了勁的開發房子。過去三四年確實是頭部企業大爆發的時候,恆大、碧桂園、融創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個鼓勵的階段造成了三個結果,第一個是房子大賣,庫存大大降低;第二是房價上漲了至少50%,房價翻番的城市也不在少數;第三個就是這波樓市的牛市為經濟的企穩也功不可沒,尤其是對地方貢獻的土地出讓金,這是一個政府降槓桿,企業降杆杆,居民加槓桿的階段。

這波鼓勵的階段,帶來的後遺症就是居民槓桿率飆升,房價高企,高企的房價對經濟的負面效應同樣明顯,所以就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打壓,限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融資,限制購房者的購房資格,增加購房的成本,以此來遏制房價上漲。

這波超過效果也很明顯,樓市明顯降溫,在2019年的頭兩個月,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實現了負增長,這是43個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說明樓市被摁住了。

最後一個階段就是2019年以來,這個階段以平穩為主,無論是年初提出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還是後來強調的防止大起大落,都是在往穩定的方向走。

2、房地產不會作為刺激經濟短期發展的工具

這次很明顯的說了對房地產的態度,不會把房地產用來做為刺激經濟短期發展的工具,這句話如何理解?2015年的時候房地產是作為刺激經濟短期發展的工具的,房地產發展火熱,那麼這次說不會了,那麼就是不會鼓勵了。

不鼓勵是否意味著要打壓呢?其實我們想一想,如果打壓房地產對各方的利益是如何的?從宏觀經濟而言,房地產如果被打壓,進入萎縮狀態,那麼宏觀經濟的下行壓力勢必更加嚴峻。

從金融系統來看,房價下跌也不利於金融系統的穩定,我們都知道的一個常識就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企業的盈利是下降的,盈利下降那麼銀行的壞賬率上升的概率就大,如果此時再加上房地產,那麼對金融系統的壓力也會更大。

從稅收的角度來看,2019年以及未來的幾年都是減稅之年,同時經濟下行,那麼就需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房地產相關的稅收對地方政府的稅收是非常大的,2018年土地出讓金是6.5萬億,全國財政收入18萬億,其中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是1.8萬億,佔比1%,而當年地方一般性預算收入是9.8萬億,所以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對於財政的影視可見一斑。

積極的財政政策必然是加大政府的支出,同時減少政府的收入,這是政府加槓桿的過程。

那麼,炒房,此路不通,這個到底意味著什麼?是鼓勵、打壓,還是平穩?


壹號股權


最近《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有一條消息:炒房,此路不通。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也引發了不少的議論,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藉此機會,我想根據我的理解談一下對這條微博的一點看法,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炒房‘’一詞最早出現在2013年,是由溫州民間發起的,利用民間資本組團運營,被人們稱為‘’炒房團‘’。炒房團最先入手的是大城市,當初人們對炒房團的理解僅僅是停留在南方人有錢,到大城市買房是為了自己住。當時政府也沒有過多的干預,更沒有‘’限購‘’這一說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推動了當地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而後他們便大張旗鼓地迅速蔓延,由大城市向中等城市擴散。大家可能還記得,最興旺的時候,甚至炒到了國外。據說澳大利亞的房價就是由中國人炒起來的,並因此引起了對居住的華人的怨恨。他們也確實通過炒房而迅速暴富。當人們意識到其危害時,早已是‘’生米做成了熟飯‘’。當炒房團暴富之後便迅速解體,變成了一個個的炒房客。

(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炒的‘’是2016年中央才提出來的,之後從2017一2019年的中央政治局工作會議上多次重申,並明確了以‘’穩‘’為基調,並通過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加以調控。直到今年上半年,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才正式走上了平穩的軌道。儘管也有個別地方如西安、蘇州等地的房價上漲了20%以上,但很快通過預警、點名等方式遏止了上漲勢頭。在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的經濟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徹底堵死了炒房的後路。

(三),《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的‘’炒房,此路不通‘’,就是明確告誡那些心存幻想的炒房者,不要再心存僥倖心理,此路不通了,同時也給我們老百姓吃了一顆定心丸。對於買房者,不管是剛需還是改善住房條件的,要冷靜下來,雖然市場房價漲跌並存,但下降的趨勢遠遠超過上漲的趨勢,總體來說下降的太多太快也是不可能的,這要因城而異。要等到市場價格基本滿足心理價位時再考慮購房,不要害怕再次失去購房時機。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同時也希望看到大家的意見。謝謝!


平淡如水5343


對於人民日報的表態稱,炒房,此路不通。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發現,從近期的公開表態稱,經濟穩增長不能夠依靠房地產短期刺激,而抗風險、穩增長以及提升國內金融市場風險防禦能力,依舊是今後的主基調。由此可見,從中短期的角度來看,房價調控仍將趨嚴,未來炒房投機的套利空間也將會遭到堵住。或許,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以時間換空間的形式完成房地產價格的調節,可能會是一種大概率的事情。但是,因為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特徵不同,國內房地產市場難免會出現價格分化的跡象,即使全國範圍內房地產價格會逐漸趨於穩定,但不排除仍存在部分熱點城市房產價格的上漲,未來對房地產炒房者來說,更是存在不少的壓力。


郭施亮


炒房,此路不通,人民日報能夠發出這樣的官微,說明炒房確實已經行不通了。作為一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所釋放出來的信號非常強烈,這更進一步增強了“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基調。

而且目前我國房地產已經來到了一個拐點,這個拐點不僅普通的老百姓可以感覺到,就連跟房地產開發商也感覺到了其中的含義,所以我們看到從去年開始很多開發商都在喊著活下去,甚至有很多開發商開始降價促銷回收資金以面對未來不可預測的情形,現在很多開發商也在紛紛進行轉型,開始朝多元化的道路發展,所有這些動向都表明,未來炒房已經行不通。

首先,未來我國的房價不可能出現太大幅度上漲,甚至有可能出現下跌,炒房已經失去了投資的意義。

我們不否認過去十幾年,房地產對於我國經濟的發展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為房地產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它涉及的上下游產業非常廣,房地產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地方GDP的增長,還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所以一直以來房地產都是不可替代的一個部門。

但是過去十幾年我國房地產的迅速發展是建立在我國人口紅利的基礎之上,未來隨著我國人口增長的降低以及城鎮化的放緩,房價緩慢上漲甚至下跌將是一個不可逆的事實。而且從一些數據統計來看,目前很多城市的房子空置率都是比較高的。比如2017年西南財經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市場調研,調研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我國房子總體空置率達到20%以上,部分三四線城市的空置率甚至達到25%以上。

而最近幾年隨著我國越來越多的樓盤建成入市,再加上未來有可能建成的樓盤,市場供應的房子會越來越多,因此樓市會慢慢的由供不應求轉入供過於求,這樣房價就失去了上漲的基本動力。到時很多城市的房價有可能會停止上漲甚至下跌,這對於想要通過炒房獲取收益的人來說是行不通的,因為投資房子未來有可能出現損失的風險。

其次,炒房推高的房價對實體經濟造成了擠出效應,不利於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

最近幾年和各地方房價不斷上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很多中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並不樂觀,利潤不斷被壓縮,市場不斷縮小,甚至很多中小企業都沒有訂單。

此外我國有龐大的人口,但是內需的增長率並不太樂觀,比如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率只有9%,這個增速是最近10年最低,而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已經連續多年下降。因為消費表現不太理想,所以最近幾年有很多實體店鋪都紛紛關門,有一些朋友把實體店鋪的關閉歸結於電商的發展,這是有失公允的,實際上目前不僅是實體店關門,有很多網店也紛紛關閉。

而這些零售店鋪之所以關門,最核心的原因是沒有生意,而大家之所以沒有生意,因為買東西人減少,而買東西人之所以少是因為大家沒有錢。雖然過去幾年我國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都比較高,年均增長率至少達到7.5%以上,但是大家增加的收入基本上都是花在購房上面,所以導致很多人沒有多餘的錢去消費。

而在當前全球經濟表現不明朗,出口貿易受到一定的影響之下,內需消費市場就成為了拉動我國經濟的重要動力。而要釋放我國廣大消費者的消費能量,就必須遏制房價過快增長,只有大家的收入增長速度快於房價增長速度,大家才有更多的錢轉化到消費上面,從而帶動整個經濟長遠健康發展。

所以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真正要保持經濟的持續性,可能快速發展還是需要靠實體經濟,發展房地產並不是保持經濟長遠健康發展的良策,想要依靠炒房來維持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是行不通的。

最後,我國堅決從嚴調控房地產的政策不會放鬆,炒房客對政策的誤讀勢必會自己承擔損失。

過去幾年我國一直不斷推出各種調控政策,各個地方的調控政策也不斷加碼,限購,限售,限貸各種手段都用上,然而很多城市都陷入了越調控房價越漲的怪圈當中,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怪圈,因為很多城市的調控政策都沒有打到7寸上,或者是很多地方政府根本就沒有想要把房價降下來。因為房價一旦降下來就會影響地方的財政收入以GDP的增長,畢竟目前有很多城市的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程度是非常高的,房價下降,房子賣不出去了那會對地方的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過去幾年很多地方政府的調控政策都出現了失靈的情況,這裡面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局面,我相信大家都看得很明白。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炒房客會認為,發展房地產對於地方政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管各地方推出什麼樣的調控政策,都不會影響房價的上漲。

但是在這我想說的是,當前的形勢跟過去的形勢完全是不一樣的,當前我國房地產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關鍵的節點,如果房價持續上漲會讓泡沫越吹越大,風險越積越高,如果不及時對這種風險進行遏制,那未來會變成更大的風險,到時就來不及了。

所以當前我國房地產調控政策是跟以往不一樣的,過去房地產調控政策更多的是為了防止房價過快上漲,而現在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更多的是為了防範系統性風險,這種性質完全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不要對調控政策有誤讀,否則繼續炒房吃虧的終究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