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01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敢于承认错误

人到底会不会犯错误?

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正所谓人无完人吗!

但是关于一个人犯错误这件事,不同的人对其认识是不一样的,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人,自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这种人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自以为是型,认为自己从来就不会犯错误,出现了问题肯定都是别人的错,总是把错误的原因归为外因。另一种情况是后知后觉型,自己犯了错,但是自己不知道。

第二种人,犯了错不敢承认,也不愿改变。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知道自己有错,但是不愿意、也不敢承认,并且还不愿意改变。

第三种人,知道自己犯了错,不仅敢于承认,而且愿意改变。生活中这种人并不多,只有少数人才能够做到。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前两种人往往进步的比较慢,而那些敢于承认自己错误且愿意改变的人,往往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敢于承认错误


事实上,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善于总结自己的错误并且做出改变的人,其实离成功就不远了。而那些要么不自知有错,要么不愿承认不愿改变错误的人,等待他们的将是一个又一个的失败和挫折。

02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愿意承认错误呢?

犯了错并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要能够敢于承认自己犯了错,且做出改变。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为什么还是有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呢?

从浅层次上说是面子问题。我们中国人很多人都比较爱面子,而承认犯错又往往被认为是丢脸的事,大家都不愿意做没面子、丢脸面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并不是丢脸的事儿。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爱面子,不承认错误


从较为深层次上说,面子问题的背后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防御机制。可以说人们天生就有保护自己的心理不受到伤害的本能防御。

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有保护“道德自我”选择的倾向。

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们通常会清楚地记得自己做过的好事以及正确的事,但是对于自己不合情理的行为,做得不对的事则记忆不深刻,这种现象也叫“非道德健忘症”。

因此说,出于 “道德自我”的保护倾向,人们通常会表现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人的自我防御机制还表现为另一个不承认错误的原因,在心理学中叫“归因偏差”。这样的人通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总是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好事和成功归因于个人的内部因素,比如自己的能力、努力或是性格等,但是对于错误或失败则更多地归因于外部因素。出现了错误要么是别人的问题,要么是其他客观原因导致的,而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举例来说,如果考试没考好,他会将原因归为考题太难、时间不够或是其他原因,而不是从自身去找原因。

这种由于“归因偏差”而造成的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形象,维护自我价值和自尊心,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防御,当然有时候也是推卸责任的一种表现。

从根本上说,之所以那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是认知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常常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是因为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件事儿在本质上是对自己的高尚和完美认知的一种挑战和颠覆。从认知的层面上,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犯了错,承认错误等于是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不同认识水平的人对人会犯错误这件事儿的认知也不同,其作出的反应也会不同。越是认知水平高的人,对其认知就会更加全面。相反,对其认知不足的人,才会产生偏见,才会有自我保护的倾向。

后天构建的自我保护倾向和认知偏向形成了一道封锁墙,认知水平越低,这道封锁墙就越厚,越坚固,自己犯了错越不愿意承认。

要想打破这堵墙的封锁,就要实现认知上的突破。只有在认知上认识到了承认错误并不丢人,承认错误才能使人不断进步和成熟,才能打破封锁,突破认知的边界。

如果我们仔细地想一想的话,其实,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因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03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并不丢人,真正优秀的人都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改变的人。

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被大家认为最有价值的就是《头25年里所犯的错误》这一封信。巴菲特在信中坦白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失,犯过的错误。他说到:“在犯新错误之前,回想一下曾经所犯的错误,也是一个不错的点子。”

正是巴菲特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断反思和总结错误的原因,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投资大师。

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周总理也说过;“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帮助,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

我们发现越是伟大的人,优秀的人越会反思自己的过错。孔子不仅认为人会犯错误,而且也会每日反省自己的过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意思是说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一个人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的阶梯

只有一个人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会反思和反省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和自我完善。如果连错误都不愿意承认,就更谈不上反思自己的错误了,那么就很难取得进步。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等于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的存在,知道自己的“不完美”才会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才更更接近完美,让自己不断完善,更加成熟。莎士比亚就曾说过:“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才会变得更好。”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认为:“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拿破仑也说:“不会从失败中找寻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敢于承认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我们说一个人不愿意承认错误是因为出于自我保护,但实际上越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如果你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你就不会反思,不反思就不会进步。越是逃避,越是推卸责任,越会使自己变得更加脆弱和弱小。相反,那些愿意承认错误并作出改变的人,只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先生就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并愿意作出改变的人。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乔治·华盛顿


他出生在一个大庄园主家庭,庄园里有很多果树,还有一颗父亲从大洋彼岸买来的品种珍贵的樱桃树。

一天,父亲安排华盛顿把果园里的杂树都砍掉,并叮嘱千万要注意安全,也不要砍掉那些结果的果树。然而,华盛顿还是不小心砍倒了那颗唯一的珍贵的樱桃树。意识到自己闯了祸,害怕被父亲责罚,就用杂树将砍倒的樱桃树遮盖起来。

然而,就在父亲傍晚检查果园的时候,还是发现了儿子犯下的错误。但是父亲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而且还表扬起儿子来:“你真能干,一个下午不断砍了这么多树,还把砍断的杂树都堆在一块儿。”

听到父亲的表扬,华盛顿的脸一下红了,惭愧地将实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还请父亲责罚他。父亲非但没有责罚他,对于他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行为说到:“失去一棵树,我当然很难过,应该批评你,但我同时也很高兴,因为你鼓足勇气向我说了实话,没有说谎或找借口,我就原谅你了。你知道吗,我宁愿要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孩子,也不愿拥有一个种满枝叶繁茂樱桃树的果园,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儿子。”

年龄尚小的华盛顿抬头望着父亲,不解地问:“为什么承认错误比一千颗樱桃树还珍贵呢?”

“一个人敢于承认错误、为自己的错误负责,他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事实上正是由于华盛顿在父亲那里学到了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才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受人尊敬和爱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04 结语

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谦逊的姿态,是一种责任担当,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优秀的品德,更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就像古人教导我们的:“知错能改, 善莫大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