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人生破局第一步,從反覆試錯開始

01

十多年前,華為公司出現一股離職潮,隔三差五,科研一線骨幹就有人辭職。

任正非想改變,卻一時無力解決。如何破這個局,成為他的一塊心病。

深入調查了專家們的離職原因,任正非找到了問題癥結。

原來,華為對技術專家設置了硬性考核指標,這一舉動雖然保證了專家們的科研積極性,卻也讓他們畏首畏尾,不敢放手大幹。

任正非轉變了他的理念:技術導向型公司進行創新,就存在反覆試錯,失敗在所難免。鼓勵技術人員去創新,就要鼓勵他們去試錯。

任正非說:接納他們每一次失敗,這是我們唯一正確的做法。

硬性考核指標取消後,公司技術骨幹離職問題得到解決,他們安心工作,大膽試錯,創新積極性大大提高,發明專利申請數量不降反升,連續多年位於行業榜首。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你要在前人沒有走過的地方,走出一條創新之路,就要嘗試一些別人沒做過的事,去經歷一些別人沒犯過的錯。

敢於不斷試錯,就意味著你開始破局,走在成功的路上了。

任正非:人生破局第一步,從反覆試錯開始

02

曾在一本中學教材裡看到這樣的故事:

英國作家約翰.克里西沒有大學學歷,35歲開始寫作,他多次投稿,滿懷希望換來的是一封封退稿信。

而他根據退稿信中的修改意見,對照錯誤,逐個突破,他承受了大量失敗的考驗,努力讓退稿信的價值,得到重新體現。

在接收了700多封退稿信後,他的首部作品發表了。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他寫作速度快,產量高,發表率高,40年來,他寫下了4000多萬字,手稿疊起來兩米多高。

他說:“人生分兩種狀態,成功和失敗,當習慣了失敗,成功就來了。”

許多人犯了幾次錯誤,就放棄了再次前進的機會,不想再折騰。

他們也許不知道,試錯與瞎折騰有著本質的區別。

試錯,是在錯誤中不斷調整前進的方向,在修正錯誤中找到通往成功的方法。

要成功,就要學會反覆試錯,坦然面對失敗,讓每一次失敗有價值, 只有這樣,才可以讓目標更加清晰。

一個不允許自己犯錯的人,不可能得到成長。越敢做,才越有收穫。

任正非:人生破局第一步,從反覆試錯開始

03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幹得越多錯得越多,而那些什麼都不幹的人,好像永遠不犯錯,看上去既輕鬆又高明。

事實上,真正聰明的人,都是在反覆試錯中成長起來的。

姚明有一次在汕頭大學演講,給了了一組驚人的數據。

他說:“我在NBA總共出手了6408次,投進了3362個球,失手了3046次。另外還有1304次的失誤。如果沒有這四千多次錯誤,我也成不了今天的我。”

那些優秀的人,都敢於折騰,不怕犯錯。最終,他們在反覆犯錯中,破解了人生的困局,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對於他們而言,即便一時失敗,那也是暫時不成功。

而那些看上去不犯錯的人,“什麼都不幹”才是最大的錯。

在看似輕鬆的日子裡,他們並不知道自己錯過了怎樣精彩的人生。

即便一個人錯誤頻出,但勇於試錯,敢於折騰,也比無所事事的人要強許多。

跌倒了就爬起來,你會在一次次跌倒中,不斷積累經驗,為未來做好準備。

這樣,即使你曾經敗得慘不忍睹,總有一天也變得刀槍不入。

任正非:人生破局第一步,從反覆試錯開始

作者簡介:心平氣和,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