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如果可以選擇,你能接受孩子多大程度上的“與眾不同”?

這種不同,指的不是像文身、cosplay、lo娘這種外表上的獨樹一幟,而是像小兒麻痺、LGBT這樣,要挑戰世俗,甚至要挑戰自己內心的“不一樣”。

前幾天,一則新聞說,加拿大航空要求乘務員在機上播報時使用“大家好”,而不是帶有性別含義的“女生們先生們”,許多人認為,這是“性別認同多樣化”的勝利。

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這樣看起來,好像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對“TA和我不一樣”這件事情,有了較高的接受度。

那麼,假如回到上個世紀,人們對那些“與眾不同”的人,能接受多少呢?對那些“與眾不同”的孩子,又會受到怎樣的教育呢?

1933年,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出生在日本。

她從小就與眾不同,甚至有些格格不入,因為她是一位LD患者,也就是學習障礙(指兒童在語言、說話、閱讀和社會交往技能方面的發育障礙。這些障礙不包括視、聽覺障礙和智力障礙)。

小時候,她和媽媽一起坐電車,碰見了“拿著滿滿都是電車票的盒子”的售票員,於是她勵志要成為一名售票員。

後來,她又覺得間諜很酷,於是想當一名“化妝成售票員的間諜”。

上小學之後,覺得學校的桌子很有趣(不是抽屜式的,而是有個蓋子可以打開的樣子),便一整天開開合合地玩桌子,被老師罰站。

學校外邊路過賣藝的街頭藝人,她覺得“哇好厲害!”,於是在教室帶領全班同學向窗戶外面大喊,邀請藝人表演,並再次心動,試圖成為一名街頭藝人。

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日本街頭藝人)

這樣看起來,好像也沒有太不一樣,充其量就是個不懂事的小朋友是吧?

因為現在看來,這似乎不是多麼“天理難容”的事情,但你要知道,這是在上個世紀30年代,那個時候,新中國還沒成立,甚至抗日戰爭還沒開始打,這樣一個孩子是不能被傳統的學校、老師所接受的,於是在小學一年級,這個小女孩就被退學了。

如果這是你的孩子,你會怎樣面對後面的人生,怎樣給她合適的教育呢?

這個女孩,名叫黑柳徹子,不過她小時候一直以為自己叫“小豆豆”。她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員、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1981年,出版自傳《窗邊的小豆豆》,銷量累積超過750萬本,是日本二次大戰後最暢銷的書籍。

黑柳徹子主持的電視談話節目:《徹子的小屋》是日本電視史上最長壽的談話節目,除此之外,黑柳徹子也創下未曾生病請假、未曾穿同一件衣服上節目、始終維持一貫的洋蔥髮型等多項紀錄。

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從“問題兒童”到後來日本家喻戶曉的成功女性,她怎樣完成了翻天覆地的轉變呢?

這要得益於她的家庭,以及她在迴歸校園後遇到的老師。

黑柳徹子的父親黒柳守綱,是日本多交響樂團的著名小提琴手。太平洋戰爭時期,她的父親隨軍演奏,在那個物質短缺的年代,她常常因為父親的工作原因,吃到一些平時見不到的東西。

徹子的母親黑柳朝,原名門山朝,1910年9月6日生,曾於東洋音樂學院學習聲樂。

71歲的時候黑柳朝開始寫作,那時她的丈夫已經去世了,古稀之年的她開始了獨立又精彩的晚年生活。她自己完成了作品《阿朝來了》,80多歲的時候與小豆豆共同完成《小豆豆與我》《阿朝100歲了》兩本書,母女兩人都是傑出女性的代表。

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黑柳朝把孩子看做上天賜予的寶物,對此深懷感恩之心 ,一直懷著巨大的關愛與深深的理解培育他們長大。她的性格和教育方式深深地影響了自己的孩子。

在小豆豆一年級退學後,黑柳朝從來沒有責怪過她,而是為她選擇了更合適的學校,這個決定使年幼的小豆豆受益終身。

在書中小豆豆以一個兒童的眼光描述了這所學校——巴學園。它的校門是棵樹,教室是電車,上課沒有課表,吃飯前要唱歌,課外活動是自己種莊稼,這在一個小朋友的眼中,簡直是遊樂場一樣的存在。

其實這所學校,是校長小林宗作專門為特殊孩子建立的學校。在學校裡,有像小豆豆這樣的“學習障礙”兒童,還有得了小兒麻痺症的孩子泰明、侏儒症的高橋君。

小林校長在第一次見到小豆豆時,就和她聊了4個小時,或者說,是聽她說了4個小時,然後小豆豆就成了巴學園的一名學生。

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在這所學校裡,小豆豆依然保持著慣有的風格。上廁所時把錢包掉在坑裡,於是她去找了個長勺子,一下一下地撈,而校長路過時,也只是淡淡地說“弄完之後要把這些都放回去啊!”

小林校長教育孩子們平等地看待其他人,學校的游泳課上,他鼓勵大家都光著身子游泳,因為學校裡有許多身體不甚健全的孩子,他希望孩子們知道,

身體都是美麗的、是沒有優劣之分的,不該帶著有色眼鏡看人。

小豆豆的媽媽評價校長“真是個了不起的人”,後來,巴學園在戰爭中被炸燬,小林校長一生的心血毀於一旦。

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儘管學校不復存在,但無數的孩子因此受益,小兒麻痺症的泰明,在小豆豆的鼓舞下,成功的爬上了樹,巴學園走出來的其他小朋友,後來都在各行各業熠熠生輝。

這樣一個學校在現在看來,無疑是一所特殊教育學校,但是這裡的孩子,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鼓勵,可以說沒有小林宗作,就沒有今天的黑柳徹子。

黑柳徹子今年已經80多歲了,她終身未婚,這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也是有些異類的。但是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她“我和別人沒有不一樣”,只有從心裡堅信這個事實,才會勇敢地面對世俗的眼光。

時至今日,她依然是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女性之一, 1984年,聯合國的官員James P.Grant在讀完英文版的《窗邊的小豆豆》後,認為“再也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人選了”,因而任命她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繼著名國際影星:奧黛莉·赫本 之後第4位、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

自閉症、小兒麻痺、侏儒...哪些“與眾不同”的孩子該怎樣教育?

(圖片來自搜狗圖片)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用自己的儲蓄罐裡的一毛錢硬幣,在我媽媽的幫助以及店員的推薦下,買下了這本書,印象很深刻的是,我媽媽指著售貨員阿姨說“這個阿姨最喜歡自己攢錢買書的小朋友了”。

那時我甚至不能理解這些孩子是“不一樣的”,但我依然無比憧憬“巴學園”這樣的學校。

我們今天的教育,更多是模式化培養,孩子們都留著統一的髮型,穿著統一的服裝,學著統一的科目。

毫無疑問,這種培養方式是最保險的,不過也是有些泯滅個性的,這種的教育模式下,“不一樣”的孩子往往會孤立無援。

我見過一些孤獨症的孩子,他們有的可以得到較好的關照,但有些家庭條件不允許的孩子,也許一生都不會受到關注 ,就這樣默默地來,默默地走。

不是每個獨特的孩子,都可以這樣幸運地遇到有遠見的父母,和善良的老師,那麼如果有選擇,你希望你的孩子,和別人不一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