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 1952-2020
今天是北科68岁生日

满井边 一学堂


求实鼎新 熔基锻梁
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
到北京科技大学
从国家钢铁行业最高学府
到以工为主
工理管文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
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昔日的“钢铁学院”
已发展成为“科技殿堂”
学校为新中国的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也培养了一批国之栋梁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岁月的流逝带走了许多昔日印记
然而留在记忆深处的母校回忆
却又历久弥新
恍如昨日
今天
让我们一起
穿越到记忆中的时光
西校门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位于学院路中段的路东(学院路30号),是学校的正校门。2002年学校50周年校庆前夕更改西校门为矗立的书册形式,2012年60周年校庆更改回最初模样,即为今天所见式样。


这里,隐喻着学校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光荣传统和百炼成钢、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饱含着“钢小伙、铁姑娘”泰山般的坚毅、隐忍和“敢于担当”的精神、志向。
西校门
校徽&纪念章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一枚枚小小的纪念章,见证着北科的发展,记录下一段段火热的岁月!
校徽&纪念章


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从入学到毕业,还记得当年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也依然清楚记得,离别时的不舍与留恋!
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
主楼建筑群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20世纪五十年代,是全国上下饱含“苏联情结”的年代。初创时期的钢院无论是教学内容、方法、设备,还是校园建设,都以莫斯科钢铁学院为蓝本。主楼虽然没有苏联建筑风格中最具标志性的木质大顶尖与红五星的浮饰,但仍然是典型的苏氏建筑风格。
这里,是否也有你最初的向往,为中华之崛起,挺起中华脊梁!
主楼建筑群
图书馆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北京科技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2年9月,时称“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图书馆”。
这里,是否也见证了你的成长?陪你走过努力拼搏的岁月!
图书馆
宿舍楼——“斋”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1953年秋,钢院的新校舍初步建成,灰顶红墙的雅致设计颇有中国传统韵味,加之曾在清华大学借住一年的经历,钢院学子们不约而同地对新宿舍沿用了“斋”的叫法,使建于神奇满井旁的钢院校园又添了一份古香古色。这种叫法一直沿用至今。


这里,每天上演着无数的故事,是在你北科的家。嬉笑哀伤,总有相伴,那时的舍友们,你们还好么?
宿舍楼——“斋”
食堂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学校于2002年开始修建万秀园,耗时两年,于2004年完工,并在同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鸿博园餐厅是一座很新的食堂,于2007年6月8日正式开业。由于鸿博园的竣工开业使得北京科技大学可以满足学生的用餐需求,所以原来的两个学生食堂学二食堂和清真食堂停业或拆迁。


这里,一日三餐伴你成长,平淡却又不可分离。记忆中,你最喜爱的北科美食是什么?现在还能吃到么?
食堂
体育场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这里,是建校初期的大操场,见证了北科大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习之余,你是否也经常在这里挥汗如雨,挥洒青春?
体育场
正在看推送的你


无论是学校的首批毕业生
还是刚刚离开就开始怀念的新校友
母校生日
一定都想看看她现在的样子吧
回忆那段有笑有泪的时光
尤其是
匆匆那年
校友留给母校的纪念
为中华之崛起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当我们静静的走近主楼时,就能看到熠熠生辉的六个大字“为中华之崛起”。这是我校末届工农兵学员满怀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向母校捐赠的。由于当时经济条件受限,所以这块横匾是由我校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每人出资一块钱修建起来的。


钢铁摇篮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走进主楼,在主楼二楼的墙上静静的悬挂着一块写有“钢铁摇篮”四个大字的汉白玉横匾,而这块匾则是我校首届毕业生(54届)满怀对母校感激之情向母校捐赠的。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1984年6月,不锈钢铸造的雕像—翔终于落成,这是我校84届毕业生献给母校的纪念雕像,展翅的海鸥像一个倒八字,象征海浪的圈代表着零,合起来代表八零级,四个圈代表八四届,象征着同学们八零年入校,八四年毕业。
大鹏展翅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1992年的春天,在北科大建校40周年的庆典上,太原钢铁公司的500余名校友代表山西校友会,将一座名为“大鹏展翅”的雕塑赠送给了母校,并将其安置在主楼前的绿色草坪中,表达了对母校蒸蒸日上的美好祝愿。该雕塑于学校六十年校庆时放置在逸夫楼前花坪处。


众志成城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2003年6月30日,2003届毕业生为学校捐赠“众志成城”纪念石,纪念99级毕业生在强大的SARS面前毫不退缩,不屈不挠,团结一心战胜了这场灾难。
泰山石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现横卧于西校门内的泰山石,曾经伫立在五岳之首的岱宗。2002年北科大五十周年校庆时,泰安市人民政府及校友们历经艰难将这方巨石运到母校,为当时颇为现代化的大学门庭平添了几许庄严与古朴。
图书馆——鼎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图书馆前的大鼎是海外校友在学校建校五十周年(2002年)时敬献,题为“钢浇铁铸,肇造社会”。2001年底,世界各地的二十几位校友相聚北美校友会,开始确定给母校献礼的最终方案。方案确定后,图纸被送到杭州制氧机厂进行铸造。厂长听闻这只鼎是毕业生献给北京科技大学的纪念品时兴奋地说道:“北京科技大学为中国的钢铁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为表达我们对钢铁摇篮五十年华诞的祝贺,我们一定会用最短的时间、最精湛的工艺和最低廉的价格为校友们制作这只鼎!”于是,历时仅三个月,北京科技大学之鼎便新鲜出炉了。2002年4月22日,在校友们的护送下,巨鼎从杭州运抵母校。


鼎新广场——鼎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山西校友会捐建的纪念鼎,鼎高1952毫米,寓意北京科技大学1952年建校,鼎身花纹采用饕餮文案,材质为2205双相不锈钢,由北京科技大学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研发。鼎的设计与制作在国内有众多的突破,是目前国内最大尺寸铸造不锈钢大鼎,是首次将2205双相不锈钢用于雕塑领域。一流的工艺,一流的材料既表达了广大山西校友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又充分体现了北京科技大学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在冶金、材料领域享有盛誉的学术地位。


银杏蹊径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2018年6月,外国语学院2018届毕业生捐赠设立“银杏蹊径”石,风景如画的校园曾被多部电视剧、MV选为外景拍摄地,但最令这里的学子们自豪的是“银杏大道”。
难忘1977/1978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2018年9月15日,为纪念恢复高考和77、78级入学40周年,校友们捐资在主楼前竖立了“难忘石”。
钢魂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魏寿昆先生题字,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2006届毕业生敬立。
求实广场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学校主楼前广场(西侧)于建校初期兴建,广场中央矗立着毛主席像,主楼正中悬挂着毕业生自发捐赠的—为中华之崛起牌匾,庄严恢弘,气势磅礴,已经成为一代代学子读书、学习、活动的精神圣地。广场命名为“求实广场”,取校训“求实鼎新”之“求实”二字,传承学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彰显学校恪守学术规律、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取向,是对全体北科大人实事求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激励和号召。
鼎新广场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学校机电信息楼和土木环境楼前广场(南侧)地势宽阔、风景宜人,山西校友会于学校60周年校庆时捐资在此兴立一座不锈钢鼎。广场命名为“鼎新广场”,取校训“求实鼎新”之“鼎新”二字,彰显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也是对广大师生员工众志成城、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鞭策和激励。
五环广场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因2008年承办北京奥运会而命名体育馆前广场(体育馆西侧)为“五环广场”。近十年来,五环广场伴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成为校园中的一座地标性广场建筑,深刻地记载着学校为圆满举办北京奥运会做出的历史贡献,也成为北京奥运会的文化遗产之一。
青年广场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学校七斋南侧广场位于学生宿舍区中央位置,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成为青年大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青春空间。广场命名为“青年广场”,开辟弘扬青春正能量的各类活动空间、榜样园地等,进一步凝练学校独具特色、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西校门校徽池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60周年校庆,学校确定新校徽,并在西门修建校徽池。校徽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图案。外环由北京科技大学中英文名称和建校年份“1952”组合而成;内环以“鼎”为主体造型,嵌入校训“求实鼎新”。校徽主要色调为“科技蓝”,与整体设计风格和校训内涵相统一,充分体现了学校坚实深厚的学术底蕴、朴实严谨的治学准则和开放包容的大气姿态。


亚洲锻锤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亚洲锻锤于2008年6月19日落户。旨在纪念文明世界的中国传统特殊钢制造工艺。它由德国艺术家安德里斯•林穆库斯设计,由布德鲁斯特殊钢公司锻造而成,鉴于我校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历史友谊和密切合作而落户于此。在锻锤四周,七个扇形大理石板凳依次摆放,围绕锻锤形成了一个小花园,凳面上分别刻有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大洲的洲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68年的风雨兼程
学校定格了一代代北科人奋斗的足迹
也是一批批学子的精神寄托
曾经的你
走进北科
肩负起钢铁强国的使命
今日北科
你我共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历史重任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疫情之下
北科的68岁生日显得有些孤单
不过相信屏幕前的每一个校友
都在共同祝愿
祝愿母校生日快乐
祝愿母校蓬勃发展
也一起期待
大家回到北科的那天
在校园里
走走
看看



一路走来
北科的成长离不开每一位校友的
奋斗和陪伴
感谢广大校友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在校师生的辛勤耕耘
感谢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
相信有你有我
北科的明天
会更好!
直播预告
应广大师生校友强烈呼吁,学校将用直播将大家好久不见的母校呈现于线上,大家“云端”见!
时间:4月22日13点-14点
平台:官方抖音号


直播见!好久不见,相聚可期,北科68岁生快!

路线:西门泰山石—校徽—主席像—77/78纪念石—为中华之崛起—求实广场—办公楼—材料学院—校史馆—亚洲锻锤—工会—银杏大道—图西楼—教学楼—档案馆—图书馆东—鸿博园—冶金楼—宿舍区—众志成城—6斋东—5斋南—万秀园—防控岗—体育馆—网球场北—快递柜—逸夫楼—鼎新广场—双创中心—西门
你有哪里想看的,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弹幕来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