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市場一片混亂之下,靠老羅帶貨爆紅的ffit8難突圍

代餐市場一片混亂之下,靠老羅帶貨爆紅的ffit8難突圍

  出品 | 於見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主打健康的餐飲飲食理念開始深入人心,這催生了近些年“代餐”市場的火爆。

  而所謂“代餐”,顧名思義,就是指可以代替日常餐飲需求的食品。目前來看,市面上幾乎所有的代餐產品都將自己的定位聚焦在快速便捷獲取營養、高纖維、低熱量、零脂肪、綠色健康等傳統餐飲的“升級”維度。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行業壁壘不強、相關產品質量標準尚未明確,代餐市場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同樣存在著大量魚龍混雜的現象,涉嫌虛假宣傳、假冒偽劣、產品質量等問題屢見不鮮。

  近日,一家名為ffit8的代餐品牌又因為與羅永浩在抖音直播帶貨上的合作引起巨大關注,“爆紅”的ffit8有沒有可能跳出目前代餐市場不成熟的限制?它又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ffit8,解決“未來年輕人吃什麼”的問題

  ffit8第一次引發大量關注是因為它於今年三月在小米有品實現了超千萬的眾籌成績。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家2019年才創立的品牌在眾籌一個多月之後,再一次成為很多人熱議的焦點。

  4月24日, ffit8旗下的輕體代餐蛋白棒產品被包裝為羅永浩“定製款”在羅永浩抖音直播間上線,隨後在第二天中午之前,該款產品就實現了四萬多盒的成交量、三百多萬的銷售額。

  考慮到老羅入駐抖音帶貨直播的初期“紅利”還在,ffit8作為第一個與羅永浩合作的代餐品牌,自然會受到很多關注,ffit8代餐產品的特色也得到大範圍的曝光。

  據悉,ffit8代餐產品在食用場景和食用口感上的表現均不錯,以其主打的蛋白棒產品為例,它既可以作為食用者的日常代餐食品滿足營養需求,也可以用於健身場景下的能量補充。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宣稱其在大眾程度的口感、口味、便攜性、無糖低卡等維度均表現優異。

  按照羅永浩在抖音直播帶貨過程中的推薦,ffit8還擁有“強大”的技術背書,ffit8宣稱自己聯合了美國“最大”的蛋白質研發和生產商MSG公司為國內用戶定製了“WPI分離乳清蛋白”,可以將乳清蛋白中的乳糖剝離掉,從而實現98%的乳清蛋白純度,“更適合亞洲人普遍存在的乳糖不耐受體質”。

  內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實現快速飽腹、健康好吃又便捷、優質蛋白質攝入......種種賣點之下,ffit8在自己的對外宣傳中將這形容為解決“未來年輕人吃什麼”,同時其“8秒解決一頓飯”的賣點突出也頗為吸睛。

  代餐市場一片混亂之下,ffit8真有那麼美好?

  毫無疑問,ffit8“平地而起”所依託的是代餐市場的火爆,行業熱度和風口將它推上了“潮頭”。

  根據此前相關機構發佈的調研報告顯示,在2017年,國內代餐市場規模就已經超過570億元人民幣,預計在2020年中國代餐市場將達到1200億。於是在過去幾年時間裡,代餐行業一度和那時的電子煙行業並稱為兩大熱門風口。

  隨著資本和大量巨頭、創業公司的入局,代餐行業開始熱鬧起來。超級零、三日燃卡餐、野獸生活、湯臣倍健旗下的“i wow”......海內外企業都在掘金這一領域。

  另外,CBNData發佈的《天貓食品行業趨勢分析報告》也佐證了代餐食品在用戶和銷售層面的飛速增長,行業銷售增幅十分明顯。

  但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兩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開始被擺到檯面上,這些問題讓本就處在摸索期的代餐行業遭遇重擊。

  一方面,代餐行業的“根基”正在面臨動搖,因為越來越多的專家和用戶開始質疑所謂的代餐食品是否真的能夠能“代替”日常餐飲。目前已有多位專家表示,代餐食品所提供的營養含量往往是不均衡的,日常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也有限,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談“代替”餐飲了,長時間食用甚至可能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好的影響。

  一個普遍的共識是,即便是ffit8之類的代餐品牌把自己宣傳的有多麼健康、營養,它也無法滿足人們對於均衡營養的需求,刻意偏重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元素雖然看起來十分健康,但可能會引起人們的營養失衡,更嚴重的話還有可能造成身體健康方面的風險。

  更重要的是,在代餐到底能否真正“代餐”之外的另一方面,目前國內代餐市場魚龍混雜、三無產品及微商產品甚囂塵上等亂象進一步加劇了很多人對代餐產品的不良印象。

  食品健康問題一直都是關係全國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在這一領域,沒有相關監管和產品質量標準的代餐行業真的能夠解決“未來年輕人吃什麼”的問題?創立僅有一年的ffit8又真的已經在食品品質、營養、均衡性上做到了完善?

  從這些角度來看,ffit8之類的代餐品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再考慮到目前市面上還存在著大量廉價代餐代工廠、飽受爭議的微商品牌和保健品品牌等,這個聽起來特別熱門的代餐“概念”可能需要的不是網紅帶貨,它更需要的是“冷靜”和“沉澱”。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代餐的主要目的其實是為了減肥,但在正常情況下,食用代餐並不意味著就能夠完全替代傳統餐飲了,微量元素等其他營養的均衡攝入同樣重要,如果只顧著食用那些所謂的營養元素而忽略了整體考量,那麼這可能會讓消費者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