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的京劇,曾因出身問題下放到農場的陳萬樹成了網紅京劇大爺

在天津人民公園堅持用伴奏帶唱京劇長達數年的陳萬樹大爺,陳大爺演唱的視頻在各大網站、各個戲迷朋友圈瘋傳。

成為網紅後,陳大爺並沒有更改自己的每天演唱的習慣,他還是每週一、三、五帶著自己的音響,乘車到天津人民公園演唱。只不過他周圍關注的人多了,和他一起唱戲的大爺大娘多了,而且還有漂亮妹妹和大爺合影啦!

陳萬樹大爺說。從小在天津北郊長大的。哥哥姐姐都是鄉里評劇團的,姐姐唱哥哥給拉弦。自己小時候就是跟著劇團聽戲,8歲就會唱小白玉霜的《秦香蓮》。當時的大爺大娘讓陳萬樹“來一段”,小孩子也不怵頭,張嘴就來,“夫啊,三年前你為趕考奔京……”雖然聲音稚嫩但聲腔悲愴,可真有抹眼淚的。14歲去考天津評劇團,可惜“出身問題”,進不了啊。“我都不記得自己怎麼就是識譜的。”讀小學4年級時,陳萬樹已經能看懂簡譜唱歌了,“我也覺得不可思議,溜一眼那數目字,我就能記得住,而且直接就唱出來。”

那時候,最愛聽的已經是京劇了,“就覺得旦角小嗓演唱那麼動聽。”自己一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挺給力,“小嗓還挺亮。”自學的第一齣戲是梅派的《女起解》,“那會兒沒有收音機,都是話匣子,而且聽這一回,不知道下回什麼時候再播。”於是,難得到市裡來的時候,陳萬樹的零花錢都貢獻給了勸業場附近的新華書店——買唱本。

 高中畢業下放到河北黃驊中捷友誼農場,在農場幹活的陳萬樹還能看到傳統戲《鳳還巢》《貴妃醉酒》等,後來新編戲、現代戲越來越多,不到20歲,不但會唱不少傳統戲段子,陳萬樹還能唱“山風吹來一陣陣”的《黛諾》、“大雪飄北風緊天陰雲暗”的《白毛女》了。怎麼學的?陳萬樹說,就是聽、看和模仿,哪有唱的就聽,聽人家怎麼唱,看人家口型動作,自己模仿,“重要的還有看書,理論知識,講得都很科學。”

上高一的時候,就迷上張君秋的《望江亭》,尤其是“只說是楊衙內又來攪亂”那段南梆子,而且不知是不是因為太痴迷,從1965年下放到河北黃驊中捷友誼農場,到1990年落實政策迴天津這段時間裡,張派的整出《望江亭》就只會這段南梆子,“梅派其他戲,整出唱都能拿下。”

關於嗓子,陳萬樹說是天生的,不弔嗓也沒倒倉過,吃東西也不講究忌口,“從晚上8點唱到10點20,7個弦師11段,還一口水沒喝。”轉天嗓子就啞了,可第三天,就恢復了。老爺子不但唱梅派、張派,其他旦角流派都唱得惟妙惟肖。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張君秋趙燕俠李維康,都愛都學。

陳萬樹說,自己現在基本不去票房唱,“因為‘事兒’多。”以前,一個票房幾個弦師,看到陳萬樹就相約合作一段,結果到陳萬樹的時候,幾個弦師爭著來,陳萬樹說,自己倒是能盯下來,“別人搶弦師,弦師搶老陳”可太不利於“團結”了。還是公園最好。陳萬樹說,自己太喜歡公園裡的氛圍了,大家圍一圈,距離那麼近,有時自己唱串了詞,大家都哈哈一笑。如今每週一三五,陳萬樹一早坐公交到人民公園,9點多唱到10點多,休息一個來小時,11點多再唱幾段,然後坐公交回家。“我也被慣壞了。以前唱倆小時不喝水,現在唱一段就有人給倒上水,得,喝吧。”陳萬樹在人民公園演唱的視頻開始走紅,“天津甜嗓兒爺爺”立刻走紅,尤其點到為止的動作,讓人絲毫不覺得這個有點胖的爺爺有任何違和感,而且引得北京、上海,甚至還有美國的票友專門來聽。

網紅陳萬樹與票友唱《野豬林》選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