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埃隆·馬斯克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前段時間,雙馬會倍受矚目。

有人說,這是科技極客與嘴炮老師的對決。

更有人說,兩人各說各話,一個說,“早上好”,一個說,“中午的漢堡真不錯”。

兩人不是對話世界觀,而是交鋒宇宙觀。

馬雲認為AI為生活創造美好,馬斯克卻憂慮AI最終將毀滅人類。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馬老師憂慮的是阿里巴巴能否活102年,馬斯克憂慮的是地球毀滅的那一天是否可以在火星生存。

一個正值盛年卻急流勇退;一個卻每天像超人一樣工作。

馬雲討厭被人嘲笑是外星人,而馬斯克卻愛稱呼自己是火星人。

兩個致力於改變世界的人為什麼聊不到一塊?

馬斯克的創業故事勵志而熱血,可如果深入他的內心,悲觀的底色如此厚重。

大多數人把馬斯克比喻成鋼鐵俠,但我更願意把他當成《星際穿越》中的男主角庫珀:

“我們曾仰望星空,思索我們在星辰中的位置;而今我們只會低垂頭顱,憂慮汙泥中的身軀。”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與其說他是科技創業者,不如說他是人類命運關懷者。

他並不關心人類是否有更新、更酷的玩具,他更關心人類到了無路可走的那一天是否有奇蹟發生。

一個低垂頭顱,一個仰望星空,馬雲與馬斯克活在不同的宇宙。

如果問我:“你想成為誰?”

我的選擇和你一樣。那個具有鋼鐵般意志、以一己之力改變人類命運的人,才是我的英雄。

1、打敗AI,成為AI

人工智能會不會毀滅地球?這個人類的終極命題,有涇渭分明的兩派。

馬斯克代表著悲觀派,他的態度很鮮明:“我不斷髮出警告,但只要還沒發展到機器人上街砍人的地步,人們照樣是無動於衷。”

扎克伯格代表著樂觀派,他認為,“人們需要對怎樣打造和怎樣使用科技非常小心,但大可不必末日恐懼。”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在科技界,兩派都有人站隊。

李開復、馬雲顯然和扎克伯格是一邊的,而和馬斯克站在一起的,有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科學家庫茲韋爾、比爾·蓋茨以及著名風投YC創始人Sam Altman。

對於樂觀派,馬斯克可謂是招數用盡,警告、辯論甚至互懟,哪怕是對自己的好朋友。

他說自己的好朋友谷歌聯合創始人佩奇正在好心幹壞事,意外創造出惡魔,其中可能包括一支有能力毀滅全人類的AI機器人艦隊。

馬斯克是在杞人憂天、危言聳聽?

被《Inc.》雜誌稱為“愛迪生的法定繼承人”、被《福布斯》雜誌稱為“最終的思考機器”的科學家庫茲韋爾有一個著名的“奇點理論”。

他認為科技發展是符合冪律分佈的,前期發展緩慢,後面越來越快,直到爆發。這個爆發點是2045年。

然後,超級人工智能將會出現。它能推導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智能達到普通人類的17萬倍。這就是改變人類命運的“奇點”。

到那時,一切都來不及了。馬斯克判斷,“阻止AI毀滅人類的成功率只有一成。”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497年前,人類證明地球是圓的,現在我們能觀察到100億光年的星系;100年前,人類發明飛機,今天我們想移民火星、征服宇宙。

科技變得越來越快,人性卻千年未變。它最終會變為-核-武-器嗎?或者是會思考的-核-武-器?

互聯網預言家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中預言:“未來的世界將是一個生物與機器聯姻的時代。這個時代將無比強大,以至於我們人類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在為他服務。”

最終我們將成為機器的奴隸。

霍金說,AI的危險,不在於敵意,而在於能力。能力越強大,越不可預知。

泰森說,每個拳手都有一個計劃,直到腦袋上捱了一拳。

1945年前,誰也想不到,核-武-器 可以毀滅全世界;1981年前,沒人會預料,艾滋病會影響人類的生存。

比爾·蓋茨說,AI的能量遠大於核-武-器 。

“當少部分人控制擁有超級智力的平臺後,就會造成權-力的危險因素,最終控制世界。”

科技最終將為人類服務,但人類有好人,也有壞人,萬一落在了希特勒這樣的人手上呢?

把AI關在籠子裡,時刻監督它和它的創造者、使用者。這是馬斯克一直呼籲的。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但必須正視的是,科技讓我們變懶。它讓我們坐享其成、不勞而獲。

懶得出門,懶得會友,懶得做飯,只要拿起手機就夠了。

它幾乎控制了我們的生活,沒有它,人們不知道焦慮成什麼樣子。

幾十年後,我們也許真的會成為《機器人瓦力》影片中被機器人無微不至伺候著的小胖子。

看似主宰著機器人的命運,實際上卻成了機器人的“奴隸”。

當《聖經》中的世界末日來臨,你會發現造方舟的諾亞是多麼偉大。

它告訴我們,在危機來臨之前,未雨綢繆是多麼重要。

馬斯克是少數清醒的人,他恐懼AI,更恐懼操控AI的人。

於是他與扎克伯格懟上了。看看扎克伯格所幹的洩露隱私的事情,就知道他的野心所在。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馬斯克找到了一個終極辦法,打不過AI,就成為AI。

於是他投資了腦機連接公司Neuralink。《黑客帝國》中的救世主NEO,即將成為現實。

在這個日漸被科技主宰的世界裡,他沒有被衝昏頭腦。

他看起來偏執、自大、瘋狂,有時候還有點瘋癲,但他有鋼鐵般的意志、敢於試錯的勇氣,以及拯救世界的決心。

馬斯克的偉大不在於其製造出偉大的產品,而在於他時刻關注人類的命運,並付諸行動。

馬斯克說自己將在火星退休。這並不是一句玩笑話。

畢竟,在50年前,我們就登上了月球。況且,Space X的火箭已成功實現回收。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馬斯克生於1971年,即便是到2045年,馬斯克也才74歲。

那時的他,還是一個身體棒棒的小老頭。

2、馬斯克宇宙,解救人類命運

在電影界,有漫威宇宙,DC宇宙。在科技界,也有一個宇宙,叫馬斯克宇宙。

馬斯克宇宙分為五個部分:地上跑的Tesla,地裡鑽的Boring,太陽照的SolarCity,天上飛的Space X,接上腦的Neuralink。

總結起來為四個字:上天入地。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仔細分析馬斯克宇宙的邏輯,我們發現其悲天憫人的內心。

消耗石油,汙染環境,於是馬斯克決定做電動車,緩解環境汙染;

道路擁堵,浪費時間,於是馬斯克決定做有軌隧道,解決擁堵問題;

煤炭發電,地球升溫,於是馬斯克決定做太陽能,解決能源危機;

能源耗盡,地球毀掉,於是馬斯克決定做可收回火箭,降低升空成本;

AI失控,人類繁衍,於是馬斯克決定做腦機連接,對抗AI。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他推演人類的未來命運,並在每個階段都提供瞭解決方案。

他對人類命運的憂慮,勝過了其他一切。

憂慮與悲觀,聽起來很消極,對馬斯克而言,卻是他進步的原動力。

很多人不喜歡馬斯克,乾的事太超前,而且太過偏執。

領先一步是先烈;領先半步是先驅。這個原則影響了太多人。

當他擼起袖子加油幹,人們覺得他步子太大。

創辦Space X之前,所有人都勸馬斯克不要做,有個朋友還特別去找了火箭爆炸的影片給他看。

Space X三次連續發射失敗,人們無情嘲笑。

馬斯克為了搞火箭,差點死了很多次,但從未退縮過:“我不知道什麼叫放棄,除非我被困住或者死去。

普通人質疑也就算了,當遭到他心目中的英雄——首位登月者阿姆斯特朗、最後一位登月者塞爾南批評時,馬斯克眼含淚水。

“我希望他們能來這裡參觀,看看我們做所的工作,有多艱難。”

艱難,是馬斯克的常態。2008-2012是馬斯克“鬼知道經歷了什麼”的四年。

看特斯拉破產的笑話,曾經是媒體人最喜聞樂見的事。

有媒體開設“特斯拉死亡倒計時”欄目;50篇寫“特斯拉如何死”的文章在同一天刊登;離職員工抹黑馬斯克揮霍用戶的訂單預付款。

馬斯克說,在達到Model 3產量目標之前,特斯拉曾離死亡只差幾周。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沒日沒夜連軸轉,不敢生病,甚至連談戀愛都沒有時間。

他不喜歡孤獨。他生了五個孩子,卻幾次失婚,仍舊孑然一身。

他害怕黑暗。無盡的長夜,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他只有嚼著玻璃,凝視深淵,戰勝黑暗。

他常常引用丘吉爾的名言來鼓勵自己:“既然必須穿越地獄,那就走下去吧。”

他是唯一一個創辦了4家價值超過10億美元公司的人,但他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

他忠告創業者,不要學他。“身心俱疲,太痛苦了。我不建議任何人這樣做。”

管理的最高智慧不就是放權嗎?幹嘛要迷戀權力?

在內心深處,馬斯克並不認為自己是企業家,而是一名工程師、發明家。

他可是12歲就會編程做遊戲、下國際象棋能預見12步棋的天才。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少年馬斯克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馬斯克走進了無人區,他只有把自己逼成專家,才能攻克技術難關。

無人可用,無人可招,何談放權?

馬斯克的發明,第一次將人們對宇宙的想象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谷歌聯合創始人佩奇說,他寧願死後把財產捐給像馬斯克這樣的人來改變世界,也不願捐給慈善機構。

人活著,是為了改變世界。喬布斯是這樣,馬斯克更是這樣。

站在黑暗的地球上,孤獨地仰望著燦爛的星河、浩瀚的宇宙。

那裡才是他的星辰大海。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創辦4家市值超10億美元公司,卻把自己折騰得奄奄一息,值嗎?

關注我,

你會獲得更多能量加持。

讓思想盡情迸發,讓情懷盡情綻放,讓人生無限可能。

你想投入“億萬孤獨者的心靈港灣”的懷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