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3年低迷折磨,種植砂糖橘還有沒有出路?還該不該繼續種

廣西各地的沙糖桔早就已經採收完畢,又到了一年一度開花結果的關鍵時期。

由於種植面積過大,產量太多,加上又集中上市,遇上了連續兩三個月的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廣西的沙糖桔可以說是有點慘淡收場。

連續3年低迷折磨,種植砂糖橘還有沒有出路?還該不該繼續種

除了開市之時曾經有過的5-6元一斤收購價格,之後一路狂跌到1元左右,跌不下去但也很難升上來了。偶爾有個別優質果園能拿到2元左右的收購價,但畢竟是少數。

這每斤1元多的收購價,果農還得支付採摘工人的費用,除七扣八之後一年的收入所剩無幾。現在又是新的一年了,沙糖桔又開花結果了,我們要如何理性看待未來的沙糖桔產業?

樹立正確的心態,沙糖桔也只是水果產業之一,並不是什麼致富神話

所謂正確的心態,就是希望果農不要再妄想通過種沙糖桔一夜暴富,不要再相信畝產幾萬元的神話了。樹立正常的生產觀,給沙糖桔一個科學的定位,繼續保持種植沙糖桔下去,其實也不是不能賺錢。

廣西的水果總產量,早在2018年度水果部門的統計就已經是全國最大水果產區。2019年的統計年報剛剛出來,廣西的水果總產達到了2140.17萬噸,比上年增長了差不多20%。

這一增長速度看起來只是簡單的幾個數據,但實際上的量是非常嚇人的,足以讓廣西人在全國面前抬得起頭來了。

連續3年低迷折磨,種植砂糖橘還有沒有出路?還該不該繼續種

增長的20%,大數就是接近400萬噸了。一年增長400萬噸水果,試問現在的中國,有哪個省區可以做得到?

而沙糖桔,只不過是廣西一年四季眾多的水果品種之一,它再怎麼好也只是一種水果,廣西很多市縣有,廣西之外很多省份也可以種植,沒有必要將它神化。

作為果農,也沒有必要將它當作聚寶盆,它只是一種農作物,一種水果。如果要說怎樣才算科學的定位,那就是種出來的沙糖桔要保證果農有點錢賺,果商有點利潤可圖,消費者能放心吃得起,能夠平衡這三點了,廣西的沙糖桔產業發展才顯得更科學更理性。

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沙糖桔是一種水果,是柑橘裡的一個品種而已

廣西是個大果園,廣西更是一個水果之鄉,各種水果遍地都是,一年四季都有新鮮水果出產,這一點會讓北方的朋友羨慕不已。

冬天的時候,北方的朋友只能抱著火爐在屋裡唱二人轉的時候,廣西人還可以採摘水果或吃或賣。而沙糖桔,就是冬春季節上市採摘的一種水果,僅此而已。

連續3年低迷折磨,種植砂糖橘還有沒有出路?還該不該繼續種

廣西的水果眾多,但柑橘的體量是最大的,佔比最大。2019年廣西的2140.17萬噸水果中,柑橘類水果就佔去了1124.52萬噸,佔了52.5%,超過了一半!

而去年廣西柑橘產量的增幅,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4.4%!這其中,沙糖桔功不可沒。2017年種植的沙糖桔開始大量投產上市,將廣西的柑橘產量迅速拉昇起來了。

但沙糖桔再怎麼甜怎麼好吃,它也只是一種水果,只是柑橘裡的一個品種而已。況且,沙糖桔在廣西的種植歷史並不短,並不是一個水果新品種。

因此,桂農通認為,沒必要對沙糖桔抱有盲目的崇拜思想。

不管是什麼水果,一個水果品種的市場接受期與消費期是有限的,水果新品種總在不斷推出,消費者的口感總在不斷調整,對水果新品種在不斷追隨,而商家廣告中的水果新品種也在不斷變化中......

這樣的競爭環境中,你還有必要死守沙糖桔嗎?

要有大銷售理念,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實行分級銷售,適應不同消費群。

沒有種沙糖桔的,不要入坑再種了;繼續保留沙糖桔的,要認真加強管理,堅持優果優價的理念管好自己的果園,這才是正道。

剛剛結束的沙糖桔銷售,我們可以旁觀看出,大路貨統貨的沙糖桔,永遠沒有最好的價格。拿到高價收購的,永遠是那些優選果、優質果。

連續3年低迷折磨,種植砂糖橘還有沒有出路?還該不該繼續種

特別是經過分級處理包裝過的優質沙糖桔,在市場普遍滲淡的情況下,依然有2-3元一斤的出貨價。這在我所認識的朋友中得到了印證。

在堅持優果優價的前提下,樹立大市場大銷售的理念,對沙糖桔實行分級銷售,上生產線進行分級挑選再打包銷售,挑出的好果拿到高價走高端市場,普通的或是次果當地市場低價消化,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以讓沙糖桔的利潤最大化。

當然,沙糖桔的分級挑選需要投入資金上馬生產線,一般的果農還真的投資不起,也沒有再多的精力來管理生產線,但可以與現有的生產線合作。

事實了,投資上馬分選洗果包裝的那些人,在這幾年的沙糖桔行情中已經不知不覺的發了財。不管沙糖桔的市場行情如何淡,摘出來的果大部分總是要洗要選要包裝的。

這,就是分級選果分級銷售的商機所在。

要優化銷售環節,拓寬銷售渠道,控制人工採收包裝與銷售環節成本。

廣西的沙糖桔要實現理性發展,規模是一個影響因素,但我認為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起碼不是決定產業發展方向的唯一因素。

連續3年低迷折磨,種植砂糖橘還有沒有出路?還該不該繼續種

要想實現果農有錢賺,果商有利潤,消費者願意買,就必須有一個合理的價格。從採收到消費者口中的流轉過程中,必須全程控制成本。

種植的成本要降下來,這一點要靠果農。由於市場的刺激,桂農通認為,當前廣西的沙糖桔果園有相當一部分是屬於“急功近利”型果園:

為了實現大產出,拼命地下肥打藥,讓本來口感非常好吃、風味十足的沙糖桔成為消費者想想都怕的“農藥果”;

為了早投產,有的果農想方設法不顧樹體的死活,硬要用各種化肥激素給沙糖桔樹催產促產;

本來一棵成年沙糖桔果樹結果80-150斤是最理想的,但有人卻硬要種出200斤甚至300斤的產量來......

這樣的急功近利,能有好果子給你吃嗎?這樣拼命的投入,成本能不高嗎?

果商有利潤,這一點天經地義。沒有利潤的生意,商人是不會做的,沒有利潤的沙糖桔,果商是不會收購的。

連續3年低迷折磨,種植砂糖橘還有沒有出路?還該不該繼續種

但要避免果商一家獨吞沙糖桔產業的最大利潤,避免受制於收購果商,就必須拓寬銷售渠道,不能坐等果商上門收購。比如電商,比如當地協會組織批發,比如對接水果批發大市場,對接連鎖超市,等等。

此外,還有采收的成本,包裝的成本,運輸的成本,這些都要有人去考慮。只有將沙糖桔上下游的產業鏈條統籌考慮,才能將沙糖桔的成本降下來,讓沙糖桔的市場穩下來,讓果農、果商、消費者各得其所,實現產業的良性發展。

但,這似乎又不是哪一個果農、果商所能考慮得了的。

來源丨桂農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