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個關鍵詞,帶你走進哲學與人生

提起哲學,你會想到什麼?第一印象是什麼?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康德、馬克思。唯心主義,唯物主義,意識,存在。

高深莫測、晦澀難懂、不知所云,讓人頭疼,不知有什麼用。

相信大多數人對哲學的瞭解都不深,也很少會主動去認識哲學,總覺得哲學難以靠近,不是一般人能懂的。

哲學有愛智慧的意思,哲學家就是探尋世界上真理的人。哲學一開始從觀察世界入手,總結出世界運轉的規律規律和認識世界的方法。

哲學發展到現在,有了許多流派,有思維層面的,有認知論的,有邏輯思辨的,也有人生哲理的。

有的哲學的確很難懂,給人感覺就是圍繞一個概念進行反覆討論,而這個概念又很虛。也有的哲學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能指導我們去更好地生活,去融入社會交際。

學習哲學的好處,在於能提升我們的思考維度,讓我們對世界有更深入的認識。

如果你對哲學家的專著有恐懼心理,總是理解不了書中內容,那你可以選擇一些入門類的講解類哲學書,可以先培養興趣,然後再去看相應的專著。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以小說形式來哲學史的書,跟著書中人物對一些問題的思考與探索,你應該也能對哲學有初步的認識。

如果你更注重哲學對個人生活的幫助,那白取春彥和冀劍制合著的《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過》就很適合你。

12個關鍵詞,帶你走進哲學與人生

日本學者白取春彥也意識到許多人對哲學的認知是“大學裡的一部分人在做的很難的事”,哲學成了象牙塔裡一門學科,他認為“學者們在自己專業領域深耕的同時,也有必要把哲學廣泛、通俗易懂地傳播出去”。

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冀劍制也認同白取春彥的觀點,所以兩人有了這一次合作。

書名“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過”是蘇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有的翻譯為“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都是強調要對自己的人生進行觀察、思考和反省

那我們該如何對人生進行檢視呢?書中給出12個關鍵詞,分別是認識自己、理性、幸福、懷疑、自我、認知、孤獨、自由、道德、語言、愛、行動。

與12個關鍵詞相對應有12節,每三節組成一章,全書總共四章。前兩章是冀劍制教授寫的,後兩章是白取春彥寫的。每一節結束會有一個“問與答”,前兩章是白取春彥問冀劍制答,後兩章是冀劍制問白取春彥答。

這就是全書的內容與結構安排。在本書的出版後記中,雖然說兩位學者是共同創作一本書,但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各自寫作,加上兩人問答而已。不知有沒有達到預期的世界交流效果,當然,重點還是要對讀者有益,他們的目標是“創作一本對人生有用的哲學書”。

12個關鍵詞,帶你走進哲學與人生

這本書可以說就是一本哲學通俗讀物。但是這本書封底的上架建議是成功勵志。哲學一通俗,就會變成勵志。哲學原有邏輯思辨就會被減弱,就成了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和成就自己的思維模式。

我不反對勵志書。當人情緒低落,內心空虛時,看一下勵志書,給自己一點鼓勵,還是好的。但這類書有它的侷限性,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話。只適合偶爾看看,沒必要花太多心思去讀。

這是我看第一章的感受,就不太喜歡。書的內容就是提出一個觀點,後面就是作者的自由發揮了。可以說,哲學家只是一個引子而已。

第一章標題是“秘境探險尋找真理”,所選三個哲學家分別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應的關鍵詞是認識自己、理性和幸福。這三位哲學家除了有師承關係外,所對應的關鍵詞不知有什麼關聯,與“秘境探險尋找真理”更談不上聯繫。

這一部分對我沒什麼觸動,就簡單提一下主要內容。第一節講認識自己,主要是講無知之知,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意識到自己的侷限性,從而接納自己。

第二節講理性,提到柏拉圖“靈魂三分”學說,也就是靈魂包括理性、欲性和血性。這還不是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前者理性與欲性是對立的,而血性則是會有所傾向的站邊,血性理解為憤怒的力量更合適,後者則是三位一體,相對獨立的,共同構成人格。

第三節講幸福,提到與幸福相關的討論,也是一些老生常談的內容,如金錢對追求幸福的價值,快樂與喜悅的對比,寬容別人等。對幸福的討論,當然也可以是哲學的內容,只是這些內容也談不出什麼新意了。

12個關鍵詞,帶你走進哲學與人生

第一章結束後,接下來的章節內容就又讓我重新有了興趣。這三章更具有系統性,分別是“改變思維模式”“創造生存方式”“扭轉看法”,每一節的內容都能緊扣主題。而且這些內容也更具備邏輯思辨,有的地方閱讀起來還有點難度。

第二章的內容是改變思維模式,“懷疑”不僅是第一節的關鍵詞,也可以是第二章的關鍵詞。整一章都是在講懷疑,層層遞進,步步深入,讓我們以一種懷疑的眼光重新認識世界,經過對世界的懷疑,來改變思維模式。

在我們的一生中,為了追求真理,至少要有一次,把我們所相信的事情全部好好地懷疑一遍”這是笛卡兒的主張。

把相信的事情全部懷疑一遍,這就有點難度,而且也沒必要。我們所相信的事情構成了我們的世界觀,全都懷疑一遍,那就要顛覆世界觀,這就會讓我們對世界產生一種信任危機和信任焦慮。

笛卡兒的“懷疑論”與他的“我思故我在”的主張相關,一切都可以懷疑,而“思考主體的存在”不可以。這有點難懂,簡單來說就是一切都可以懷疑,我在思考不可以懷疑

這種懷疑精神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信息出現,而這些信息有時候還會對立衝突,真真假假的事實反轉,總讓我們感慨“三觀盡毀”。而當你有著一種懷疑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就不會那麼容易被騙,被情緒化的文章牽著走。

如何培養懷疑精神呢?冀劍制給出了一個簡單易記的口訣,可以作為我們日常訊息過濾器。

1.原因不一定是這樣。

2.以前都這樣,不代表現在也會這樣。

3.少數這樣,不代表多數這樣。

4.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5.合理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12個關鍵詞,帶你走進哲學與人生

休謨的“懷疑論”比笛卡爾更深一步,他連“自我”也懷疑。休謨主張所有知識都源自感官經驗,而“自我”是無法經由感官來認知的,它只是一個觀念性的存在。

冀劍制教授結合佛法中的“我執”來談懷疑自我,就容易理解了。“我執”就是“我”的思想、情感和認知的固化。

我們囿於自己的習慣性思維,無法突破一些障礙與困難才會有許多煩惱。如將一些不好的回憶一直淤積在心裡,或者一些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放在心上,不斷自責。

放下自我,達到“無我”的狀態,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康德的“懷疑論”則是認識到了人的界限,他認為“我們實際上不是在認識真實世界,而是把真實世界的各種訊息,套用在我們用來認識世界的模子上,然後以此來理解世界”。

也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所以我們認識到的世界都不一樣。

意識到這一點,那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就需要去找出相對應的思維模式來,才能找出最合理、最適當的智慧。

第三章的關鍵詞是“自由”。我們渴望自由,但我們常常不能自由。約束我們自由的因素有很多,不同哲學家有不同的看法。

叔本華認為是“意志”驅動世界的變化,這個意志既指存在於自然中所有的力量,也包括人的本能慾望。要想擺脫意志的掌控,我們就要正視我們的本能慾望,進而不被本能慾望所驅動。

當你能冷靜地看待世界,那就從意志中解放出來。

穆勒認為我們的自由受到多數人專制的約束,特別是宗教的倫理觀與人生觀。“基督教道德觀只強調服從的義務,結果也只是在告訴大家要服從既有的權威與權力。

基督教道德觀給人太多的束縛了,個人成為宗教權威的奴隸,而不是獨立個體。個人無法對自己的生活進行選擇與做主,這是不對的。

穆勒主張多元化的倫理觀,讓每個人去發揮自己的特性。

到了尼采談自由,他也針對基督教的倫理觀來談,寫了一本《反基督》批評基督教。在《反基督》中提到“每個人需由自己去發掘善,以及屬於個人的倫理道德觀”,這是為了打破基督教倫理道德的束縛而提出。

當然,每個人都有個人的倫理道德觀不太實際。尼采強調的與穆勒是相似的,都是要個人脫離一切束縛,然後發揮個人特性。但是,倫理道德本來就是在群體中才會存在的,就是要對群體進行約束,以達到群體和諧共處。只能說在尊重個人特性的前提下,不斷完善倫理道德吧。

要不然,就向叔本華學習與孤獨相處,遠離世界上的喧囂。

12個關鍵詞,帶你走進哲學與人生

第四章就沒有共同的主題。其中索緒爾關於語言與世界的理論,是我們很少見過的,也是比較難懂的,值得我們去細細琢磨。

我們所理解的語言就是我們用於交流、溝通和表達的符號。之所以可以進行交流、溝通和表達,因為語言與萬事萬物對應上。

語言有兩種特性,一是所指,簡單理解就是某個具體的字詞或符號,一是能指,就是字詞或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不同的民族所用的語言有所不同,同樣的能指可能對應不同的所指。

我們認識世界,用語言表示事物,進行分類,然後用語言進行交流、表達。而我們所交流與表達的“世界”,它是對我們來說有意義的符號的集合體。

看這本書,在白取春彥和冀劍制兩位學者的通俗易懂的講述中,我們瞭解了12個哲學家的代表觀點,也認識了哲學與生活的關係,意識到了一些思維模式。如果對某個思維模式感興趣,可以進一步找相關著作進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