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已融入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中,那麼,何為"道"呢?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瞭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

在史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值得深思:

"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群眾,豈人力也哉?"

這句話是收錄於《史記》中《禮書》的開篇語,講授古代禮樂文明的發展與衰退的史實。意思是說:德行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它可以主宰萬物,能夠讓黎民百姓順應德行做事,可以讓人自覺自願的聽從領導,而非任何強迫力量所能辦到。

道

人世間有千千萬萬種道理,每種道理都有它的原由,並沒有統一的規定。然而,每件事情卻都有它的規矩,沒有規矩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可仁義之心無論在任何事情當中都貫穿於始終,然後,才利用刑罰來規範人心。只有以德服人,才能讓厚德者在社會上得到尊重,享有被人推崇的地位,享受高俸祿和人民的擁戴。而萬民與臣子,也將更加齊心,向著共同的目標不斷前行。

司馬遷的這些話,可以說,是言簡意賅高度概括的同時,也凝練出了德行的重要性。他以歷史為高度,以萬民為基礎,把以德治國的道理講解地通透、易懂、簡潔、深刻!

的確,如果一個社會,缺少了道德的制約,沒有了德行規矩,那麼,這個社會將會是什麼樣子呢?試想,如果一個社會,充斥的爾虞我詐,謊話連篇,欺上瞞下,滿面虛偽,就連執法者本人也都被腐蝕、變壞,那麼,這樣的社會還能長久地存在下去嗎?還能用法治來進行規範和治理嗎?這樣的社會,只會滋生罪惡和犯罪,而統治者最終也只能靠武力鎮壓來解決,如此動盪不安的社會,還能讓人們好好生活嗎?

所以,由上面的這些道理可以看出,"德"的本源就是"道"。

道

那麼,何為"道"呢?

在《禮書》中,有著較為深刻的解釋。司馬遷認為:再堅固的武器和盔甲,利器和劍刃都不足以讓統治者完全取得民心,得到勝利。高高聳立的城牆和深不見底的護城河,也沒有辦法完全阻擋住敵軍的來犯,再嚴厲苛刻的法令,令人毛骨悚然的刑罰,也都不可能將犯罪完全消滅。

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將"德"政貫穿其中,那麼,以上這些事情都可以發揮它的作用,但反之,如果失了"德",一切都將化為泡影。

隨後,他又引用楚國都城被佔,以及商紂殺比干的歷史事實,對自己的觀點加以佐證,寫道:"其所以統之者非其道故也。"意思是說:楚國與殷商被外敵攻擊,是因為他們沒有遵循"道"的緣故,沒有用"道"來規範統治,維護政權。

除了主張在社會治理層面運用"道"的理論以外,司馬遷對已經觸犯法律的行為人,也主張以"道"治之。對於那些沒有按照社會規則違反道德法制的人,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犯了什麼罪,然後,再告知他會面臨什麼樣的刑罰。不僅如此,還要讓其他人知道這些罪犯的最終下場,要讓別人都由此接受到教育,做到警鐘長鳴,提醒其不要犯同樣的錯誤。這樣做,被判罰的人並不會因為自己受罰而怪罪他人。

因為,他知道自己犯了錯,犯了法,是罪有應得。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讓執法者樹立起更高的威信,維護法治的威嚴,這些都是因為"道"的緣故,遵循"道"的治理原則。

道

當然,除了司馬遷,老子對於"道"也做過一番闡述:

老子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意思是說,"道"開創了萬物的"原始",是"道"衍生出了一,一變為二,二增到三,三進而轉化為了萬物,"道"就是萬物之本。老子指出:"道"作為天下萬物的根本所在,是時間物質運動都需要遵循的規律所在,一切事物、事情都受到"道"的支配和制約。

所以說,以"道"樹立起來的規律,是不可以抗拒的,是不能夠被反駁的,更不能被觸及和違背。只有遵循了"道"的規則和規律,才能將"無為"堅持到底,才能把事情做到完美,"道"是世間的法則。由此可見,老子將"道"作為了世人必須遵守的法則,他要求人們要堅持道義,循規而為。

同時,他告誡人們要遵循傳統的法則,前人制定的規則也是要延續遵守的。此外,要以現實為依託,駕馭實有,從而,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歷史的規律,這便是遵循道、法、則的具體體現。堅持以"道"為先,遵守其中的原則,這樣天下才能太平,才能安寧。如果,放棄了"道"的原則,那麼,世間必然陷入兵荒馬亂的境地。要知道,遵守"道"的法則,"道"便會成就你的想法。

道

其實,老子這裡說的"道"與司馬遷口中的"道",基本上同出一轍,是一個道理。

老子將"道"放在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內去考量,重點是要說明世間萬物的規律所在,這讓人覺得其話語有些"微妙"。而司馬遷講的則是讓人們看得見摸得著的"道",他把"道"與"德"的關係拉近,形成了密切的聯繫。這其中,具體的聯繫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道"是統治者當時所必須遵從的治國原則。為什麼城牆、鎧甲、利刃、高牆、法令、刑罰,都沒有辦法杜絕犯罪,抵抗外敵?為什麼這些看似兼顧的硬件設施,在治國上卻起不到主要作用呢?那是因為:統治者不懂得事物的規律,沒有按照"道"的方法去治理國家。他們胡亂統治,施壓,不僅無法取得民心,連人民也不會真正的順從,擁護於他。而這,便是所謂的"以德服人,施仁政得民心"的道理。

其次,"道"是人民教育的基礎,是理性治國的根本。司馬遷以罪犯作為例子,說明:每個人都可以被教化,但人民更樂於接受"道"和"仁"的教化,這是社會普遍存在的道理,也是人們所憧憬的理想社會。

最後,"道"是可以被人們不斷深化的精神境界,是可以提升和擴展的。所謂美德、厚德,都飽含著人們對於"道"的深挖和探索。世間萬物皆可以由"道"、"仁"加以關聯,而正是因為這二者的緊密結合,使得"道"的思想有各種變化,且更無止境,二者相互補充,相互協調,達到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的目的。

道

可以說,"道"已經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當中。那麼,"道"這個思想是如何深入人心,又是怎樣進入各級官員腦中和心中的呢?

在《樂書》當中,司馬遷提出:要想將這些思想傳遞給別人,只能靠一個字——說。但是,如果說不行,那隻能把話語延長,多去加一些表達;如果還不行,那隻能加上身體動作,並配合解釋和說明,讓人們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會。

正所謂義正言辭,話音端正的人,行為也非常周正。說話和表達,知音和識曲,可以讓人們血脈精神得以貫通。所以,司馬遷主張用音律歌頌來傳播禮儀,道理。用"樂"這樣的表達方式,來淨化從政者的心靈,達到音正、行正;用"道"在其中進行規範,以德服人,從而,建立起一個人人嚮往的完美樂途,理想社會。

就這樣,一個"道",一個"樂",讓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統治不至於走向腐敗,並且,也讓悠悠的歷史長河,出現了眾多的優秀代表,更成為了中華文明的瑰寶。

【《漢書·司馬遷傳》、《史記·太史公自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論老子哲學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