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頻道昂首前行,濟南餐飲,突圍

更換頻道昂首前行,濟南餐飲,突圍

新海漁港在停業期間,先給所有員工吃了顆“定心丸”:待業不失業,再給員工提要求:休息不放鬆。線上對員工加強培訓,修煉內功,以備隨時復工。線下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加強疫情防控措施;本著“寧讓酒店吃虧,不讓顧客吃虧”的經營理念,處理掉所有庫存食材,確保復工後顧客能享受到最新鮮的食材;調整菜品結構,開發“位菜”和“分餐菜”,提供公勺公筷,做到“一菜一筷,一湯一勺”,最大程度確保顧客安全。恢復堂食後,顧客進門要過三道關:更換口罩、測量體溫、掃碼登記。更換的新口罩由新海漁港免費提供。顧客就餐時保持一米以上距離,餐具做到每客一消毒、每餐一消毒。

“1月28日,市商務局就給出指導性意見,讓我們清楚地知道接下來該幹什麼、怎麼幹,為企業渡過難關樹立了信心。如今,我們的經營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這樣的業績,感謝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幫扶和關愛。”

疫情的發生,讓濟南餐飲企業看到了佈局新零售的重要性,不少餐企開闢了自建外賣渠道,微信小程序、微信群及微信公眾號都成為外賣訂餐渠道入口。在膠東人家自主研發的微信小程序——“膠東人家外食”上,記者看到有各類海鮮、半成品、速成品等。“疫情期間,我們生鮮外賣和無接觸外賣不但給我們帶來了現金流,還解決了員工的收入問題。因為外賣騎手都是我們從員工內部招募的,這樣在不開放堂食的情況下,讓員工也有了一定收入。”膠東人家總經理張曉麗告訴記者。

疫情發生後,針對堂食不能營業的情況,膠東人家迅速組建團隊,開發膠東大包、小菜等適合無接觸外賣的菜品,並利用自身優勢,推出生鮮海鮮配送業務。“從出海到顧客餐桌,僅需9小時,保證了海鮮的品質,得到了顧客的高度認可。”膠東人家辦公室主任劉大謙介紹說。

作為紮根濟南20餘年的餐飲企業,膠東人家積累了大量的忠實客戶粉,為疫情期間的突圍自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轉戰線上開展無接觸外賣,生鮮海鮮配送,服務員變騎手,自主開發微信下單小程序,給抗疫一線人員免費提供工作餐,一系列的有力舉措讓膠東人家在這場疫情中聲名鵲起。“線下顧客被我們成功拉回到線上,一個多月的自救,給我們提供了轉型升級的契機。如今,我們堂食已恢復到疫情前八成以上。”張曉麗說。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這道出了我們餐飲從業者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