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大鬍子說房”(ID:dahuzishuofang),作者:士子心,36氪經授權發佈。疫情之下,最近大灣區9市的樓市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最近的這段時間,深圳樓市很魔幻。千萬豪宅秒光,百萬喝茶費重出江湖,傳聞多套房源一夜漲百萬。然而實際情況是怎樣呢?從數據來看,深圳一手住宅成交基本穩定,二手住宅成交才剛結束三連跌,連3月中的水平都為恢復,一切並沒有看起來地那麼火熱。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再考慮到網籤的延遲性,很多網籤來自於疫情前的公交,實際的成交更不會有宣傳的那麼火爆。當下深圳樓市的火熱和房價上漲,主要發生在南山、寶安,這些有大利好的西部區域,集中在有優質地理位置和優質學區資源的片區。而東部,樓市仍是溫和。我仍看好深圳西部的發展,但目前過分熱炒,甚至都出現“吹牛式報價”,掛出超高掛牌價,將很多不明真相的剛需都誤導了進去。加上前幾天,深圳市住建局表示擬新開工商品房1000萬㎡左右,大大高於過去每年600-800萬㎡的銷售量。此時,剛需完全不用急著進場,要麼等這個熱潮過去,要麼轉移到沒被波及的東部。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最後,對於深圳樓市,只有一句話:在個案面前,我更相信數據和邏輯。難不成還經濟越慘,房價越高了?相比深圳,廣州的樓市可謂正常多了。上週廣州一手住宅網籤成交1385套,環比上升26.02%,在疫情反撲導致的短暫下降後,再次恢復上漲。二手住宅周成交1019套,環比上漲16.3%,在春節後首次迴歸千套水平。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近期最熱的,就是不限購的增城新塘板塊,離廣州市區最近,又是重點建設區域,加上疫情衝擊下的“以價換量”促銷吸客,讓新塘成為了廣州當下最熱的板塊,畢竟是的的確確給到了優惠。相比深圳,這才是正常套路啊。2019年,全國城市對GDP重訂,新規則是各市GDP之和與省級要相當,而廣東各市GDP之和超省級4000億,作為老大哥的廣州恐怕是承擔了很多溢出,才導致名義GDP增速只有3.37%。但廣州實際GDP增速卻為6.8%,還略高於深圳的6.7%。加上廣州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僅次於杭州、深圳,達到40.15萬,房價又相對低,對於廣州,不管是城市發展,還是樓市,我都看好且認為很健康的。東莞一直跟隨著深圳發展,結果樓市也一樣,也火了一把。3月,東莞接連拍出3宗高價地,隨後幾個熱盤乘勢開盤,刷新東莞房價新高,單價3萬多到6萬多的都有。近期,又有一批業主緊急漲價,最高的一夜之間飆升110萬!這其中,當然也離不開疫情期間無所事事,只好炮製聳人聽聞的新聞的某些無良媒體,將其稱之為“報復性買房”。實際上,只是極個別的少量房源價格賣得高,部分業主掛牌高沒成交,用個案說事沒意義。其次,跟深圳局部熱一樣,東莞也是熱了城區和臨深,冷了其它鎮區,很多鎮區都還得促銷求量。3月東莞住宅成交30.95萬㎡,同比下跌32%,受疫情影響還是很明顯的。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上週東莞全市住宅成交845套,環比上漲15%,面積約9.6萬㎡。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整體走勢比較平穩。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當然,東莞供應不足也是事實,一季度住宅供求比0.72,連續7個季度供不應求。但是,跟深圳一樣,還是要理性看待,不要成為被群體情緒帶偏的“烏合之眾”。佛山的樓市分化很明顯。整體來看,一季度,佛山樓市網籤量同比下跌46%,但備案價環比上漲15%。而上週新房網籤2357套,連續五週破兩千套,簽約面積達25.88萬㎡,環比漲了14%。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漲價之下,是分化。三水有樓盤降價到4千多/平起促銷,高明、順德、南海的不限購地區還有6-7千的樓盤特價單位。而桂城、祖廟這些核心地段,新樓盤備案價基本在3-5萬/平。實際上,3月廣州越秀拍了一塊破6萬樓面價的地王,廣佛同城之下,佛山很難不受影響。另一方面,佛山也在核心地段拍了很多不設最高限價的地塊,這也助推了整體房價的上調。佛山低調,但不弱。去年,佛山市GDP突破1萬億大關,成為廣東第三個萬億GDP城市。但即使這樣,也沒帶動郊區的房價,這又一次論證了地段的重要性。佛山雖然有多箇中心,但房產投資,首選只能是廣佛交界核心板塊。惠州降價空間有限。上週惠州市網籤住宅2020套,為1月下旬以來的新高,環比上漲32%,整體市場在升溫。其中,惠陽和大亞灣兩區的成交量在全市佔比超四成,兩區仍是惠州的熱點區域。其中惠陽區網籤476套,網籤套數排名第一。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據瞭解,清明過後,看房的人翻倍增長,購房熱情大為好轉,但相比去年同期水平,只有六七成的量,仍未恢復正常水平。雖然有不少打折促銷的消息,但在惠州的限價環境下,開發商也給不到很大的打折力度。所以要買房的,也不用寄望於大降價,本就因為限價而利潤空間有限,除非真到了生死關頭,否則再慘,開發商也不至於虧本賣。珠海,賣得火的區域,反而房價跌了。上週,珠海商品住宅網籤成交6.16萬平,環比上漲4.4%,網籤成交均價約為22888元/㎡,環比下降0.4%。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3月珠海一手商品房,環比上漲466%,樓市已經重燃,但主要集中在西區。有意思的是,成交前三的區域分別為斗門區、橫琴和金灣,網籤均價下跌的也是這三個區域(斗門均價應該是跌0.0346%)。又一次說明,炒得熱的,不一定就是漲得好的。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小而美的珠海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真正高價值區域其實非常有限,東區土地枯竭,西區純新城開發。然而它的發展邏輯,還是得落在澳門和珠江東岸的外溢上,投資買哪裡,那就一目瞭然了。江門,鬆綁限購,房價下跌。3月末,江門鬆綁限購,大專可購房,成為全國第一個正式鬆綁的城市。可惜的是,限購也救不了它的樓市。上週,江門全市住宅成交1099套,環漲65.8%,網籤均價7713元/㎡,環降8.1%。市區近兩月都量價下降。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對此我能說什麼?想來想去只能憋出一句:剛需的福音。中山,樓市已恢復,未來待成長。上週,中山網籤住宅面積為10.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同比下降5%,基本上已經恢復正常水平。3月時,中山的項目開盤推出各種優惠折扣,整體價格以下調為主,這也是成交量恢復的一大原因。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中山的樓市沒什麼亂象,倒是GDP存在問題。2019年,中山的GDP比2018年減少了531億元,名義增速為-14.63%,實際增速1.2%。雖然有重新核算GDP的原因,但被砍這麼多,還是有點超出意料。中山已經錯過了前十年的產業調整升級,能不能跟上大灣區核心城市的發展步伐,就看能否把握好這三五年了,深中通道是逆襲的一大利器啊。肇慶,不限購,但比江門好不到哪裡去。上週肇慶新房網籤1554套,環比上漲9.51%,新房成交參考均價5839元/㎡,環比上漲0.01%雖然有個別樓盤優惠力度大,但整體市場還是平穩的,售價基本與去年底持平。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肇慶,是粵港澳大灣區難得的不限購城市,但看一看人口,長期外流。作為人口外流型城市,置業價值極其有限。如果一定要買,那就死盯著端州、四會、高新區、鼎湖4個還有人口流入的區域吧。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過冷與過熱同在,大灣區9市的樓市真相?


樓市過熱的要理性進場,樓市遇冷的要冷靜看待,大灣區正在蓬勃發展之中,但並非所有城市都能同步前進。本文經授權發佈,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