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一、第一名被美军俘虏的日军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当日本联合舰队的战机大肆轰炸美军舰艇同时,一艘日军微型潜艇也成功地潜入了珍珠港。该艇进入珍珠港后,以顺时针方向在福特岛西北绕行一周,适机攻击美军战舰,但被美军驱逐舰“莫纳罕”号发现,双方展开缠斗。在驱逐舰追击过程中,日军微型潜艇发射一枚鱼雷,在“莫纳罕”号右舷边擦过。“莫纳罕”号立即进行炮击,其他美舰也开始攻击该潜艇。8时44分,“莫纳罕”号连撞带炸以深水炸弹重创了该潜艇,在饱尝炮火攻击后,搁浅在贝洛兹机场外的海滩上。艇上乘员稻桓清二等军士长溺死,艇长酒卷和男少尉被俘,成为第一名在二战中被美军俘虏的日本军人。

该微型潜艇是日军特别攻击队大型潜艇所携带,共5艘(其他4艘被美海军击沉在珍珠港外水域)。排水量46吨,装备2枚鱼雷,以电瓶为电源航行,水下最高航速24节,续航力100海里,乘员2人(军官、士兵各1人)。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在船坞中的日本海军微型潜艇

二、第一位被授勋的黑人水兵

1941年12月7日,日军战机袭击珍珠港,美军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遭受重创,舰长班宁上校身受重伤时,22岁的黑人炊事二等兵、也是“西弗吉尼亚”号的重量级拳击冠军陶乐斯•米勒主动营救班宁上校,班宁上校因伤势过重身亡。米勒不顾日军轰炸机的狂轰乱炸和零式战斗机的肆意扫射,毅然操纵高射机枪奋力反击,他的英勇感召了许多忙于逃命的官兵,他们和米勒一起用手中的武器和舰上可用的火炮还击日军飞机。

他的英勇行为冲破了许多白人官兵和国民对黑人的歧视和蔑视,也带动了许多冷眼旁观的黑人投入到抗敌卫国的伟大事业中来。1942年,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在“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授勋仪式中,亲自为米勒炊事二等兵第一个戴上勋章,以表彰其救助长官和英勇反击的行为。

陶乐斯•米勒成为第一位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的黑人。而在珍珠港事件前,由于种族歧视,还从来没有一个黑人获得过海军的重要奖章。

珍珠港事件时,还有美军飞行员威尔屈少尉击落4架日机,泰勒少尉击落2架日机,两人同获“优异服勤十字勋章”。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三、一击毙命的将军们

1941年12月10日,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号称“不沉的战舰”的最新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在哥打巴鲁东南海域被日军陆上航空队的轰炸机击沉。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司令汤姆•菲利普海军上将及官兵870人战死,随舰葬身海底。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1942年2月1日清晨,美军第五巡洋舰分队在指挥官雷蒙德•A•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的率领下,对马绍尔群岛沃特杰环礁的主岛沃特杰岛进行了报复性炮击。虽说3艘重型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的炮击效果一般,但其中一发炮弹击中日军指挥部,包括日军基地指挥官八代祐吉少将在内的90人被炸死。

1942年2月28日午夜,在泗水海战(美方称爪哇海海战)中,盟国海军攻击舰队司令杜尔曼(荷兰人)少将率战舰迎敌。在混战后撤离途中,遭到日本海军重型巡洋舰那智号和羽黑号的偷袭,日舰发射12枚鱼雷攻击,旗舰鲁特号和爪哇号巡洋舰躲闪不及,皆被鱼雷击中。杜尔曼少将当即身亡,与鲁特号上的366名官兵一同葬身海底。

1942年10月12日午夜,在萨沃岛海战(美方称埃斯帕恩斯角海战)中,日本海军第6战队司令五藤存知少将站在旗舰青叶号舰桥上指挥作战。美军轻型巡洋舰海伦娜号首先向日舰开火,炮弹直击重型巡洋舰青叶号,五藤少将被弹片击中,两足断飞,大量出血,旋即痛苦地倒地死去。

1942年11月13日午夜,瓜达尔卡纳尔海战中,美海军TG67.4特混编队指挥官丹尼斯•卡拉汉少将的旗舰旧金山号巡洋舰和TG67.2特混编队指挥官诺曼•斯考特少将的旗舰亚特兰大号巡洋舰,遭到了日军战列舰比睿号和雾岛号406毫米主炮猛烈炮击,卡拉汉少将和斯考特少将双双中弹阵亡。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1943年7月6日夜,第一次库拉湾海战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3水雷战队司令

秋山辉男少将率领所属舰只在库拉湾遭遇美军舰队。美军轻型巡洋舰海伦娜号、檀香山号和圣路易斯号第一次齐射,击中为首的第3水雷战队旗舰新月号驱逐舰,舰桥上的秋山少将当场被弹片击中,当即身亡,战队幕僚也全部炸死。

1943年7月13日午夜,寇郎班加腊海战(日称第二次库拉湾海战)中,日本海军编队与美舰互攻。日军旗舰轻型巡洋舰神通号遭到美军轻型巡洋舰檀香山号和圣路易斯号的集中攻击,编队司令官井崎少将当即被炸死,与神通号上的482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

1945年6月18日,冲绳岛战役结束4天前,美军第10集团军司令官巴克纳尔陆军中将来到美军第2陆战师第8团前沿指挥所附近,日军(第32联队第1大队小野上等兵发射的)一发炮弹飞来,在他身边炸响,一片尖珊瑚飞进他的胸膛,10分钟后,巴克纳尔中将身亡。在太平洋战争中,这是美国陆军阵亡者中级别和职务最高的一位。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四、完整的密码本

1942年1月20日,日本海军潜艇伊-124号(机潜型)在澳大利亚海域布置完水雷后,在返航途中与美军驱逐舰埃索尔号和3艘澳大利亚猎潜舰遭遇,经过激战,伊-124号潜艇被击沉,该艇沉没在达尔文港口外水深50米处。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认为,这是送上门的宝贝,应该尽快打捞上来。于是,秘密调来一艘名叫霍兰号的潜艇母舰,经过两昼夜的紧张作业,终于将伊-124号潜艇打捞出水。在潜艇的指挥室和电报间里,美国人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战略密码本和战术密码本。美国人欣喜若狂,很快建立了以精通日语和多种秘码的著名魔术大师、情报破译专家约瑟夫•罗切福特中校为首的秘密情报中心。

战争期间,日本人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密码会被破译,只是狂傲自信的日本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更不会相信完整的密码本会完好无损地落入美国人之手。因为日本军人在最后战败时要焚烧军旗,而机要人员首先要销毁密码和文件后再自尽,保证秘密不被敌方获得。直到战争后期,日本人才更换新的密码,但已经于事无补了。

密码本得到是一回事,美国人破译起来还是有难度的,但卡斯特破译分队成功地破译日军在腊包尔的作战意图。而罗切福特中校连蒙带骗的还是破译了联合舰队进攻中途岛(AF)电文,及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视察电令。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五、神奇的战果

1942年8月15日,日本海军伊19号潜艇在所罗门群岛的圣克里斯托巴尔岛附近海域执行战斗巡逻,在潜望镜深度发现美军黄蜂号(CV-7)航母编队,伊19号潜艇冒险进入美军航母编队圈内,在距离黄蜂号7000米的位置上,立即展开攻击,以2秒的间隔发射6枚九三式长矛鱼雷,除第1枚脱靶外,另5枚全部中的。第3、4、5枚鱼雷直接击中黄蜂号航空母舰,产生强烈爆炸,虽经抢救,但6小时后还是沉没。

神奇的是,伊19号潜艇在潜望镜深度并没有发现远处的第2个美军大黄蜂号(CV-8)航母编队,射偏的第2枚鱼雷奔波11公里,击中后方美军大黄蜂号航母编队的奥布莱恩号驱逐舰(DD-415),使其丧失动力,但第二天拖带途中,断裂沉没。射偏的第6枚鱼雷奔波12公里,击中大黄蜂号航母编队的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BB-55),造船中度损伤。

这是海战史上,唯一一次潜艇攻击造成军舰两沉一伤的战绩。1943年11月25日,伊19号潜艇被美军陆航机和驱逐舰拉德福号击沉于马金岛附近水域,艇员无一生还。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六、早于大兵瑞恩的条令

1942年11月13日夜,美国轻巡洋舰朱诺号在瓜那尔卡纳尔海战中机舱被日军舰载鱼雷击中,失去主动力。在刚刚驶离出战场,就遭到日军潜艇伊-26号潜射鱼雷的攻击而沉没,全舰700余名官兵,除少数逃生外,大多与军舰同归于尽,或死于鲨鱼的利齿。

轻巡洋舰朱诺号的沉没使得衣阿华州的托马斯•沙利文夫妇一下子失去了5个儿子,为此美国海军部颁布条令,今后不准一家人在同一艘舰艇上服役。而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故事发生在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下达的命令。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七、新人要熟悉舰上环境

按照日本海军的传统(其他海军国家也一样),为了使新舰员熟悉舰上设备、尽快形成战斗力,要对他们实施专门的配置教育和基本训练。以日本海军大型战舰为例。凡是新兵上舰,都要接受4-5日培训,学习舰上的规章,并熟悉舰内各部门位置。培训的最后一日早上8点,所有新兵都要在最上甲板集合,每人发一张纸,由各自舰上所在分队出题,为了防止互相串通作弊,题目都是因人而异。

新兵领到试卷后,要独自找到上面列出的一系列舰内部门的位置,让舱室人员盖上印鉴,印鉴盖全后再回到出发点。水兵称其为“舰内旅行”。

有些方位感比较差的路痴,到晚上9点还收集不全所有的印鉴。尽管有这样的测试,还是经常有水兵在舰内迷路,因此对兵员的最低要求是能够从最上甲板找到所在分队的居住区---唯一的例外是从住所到食堂的路,再笨的人也不用专门培训就能记住。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八、莱特湾大海战

莱特湾大海战是太平洋战争最后一场海上大决战,也是迄今为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它海域广,南北跨越1000海里,东西600海里;实战时间长,从1944年10月23日至26日,共三个半昼夜;战场多,主要由四场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海空战组成;规模大,双方总计参战舰艇300艘,飞机近2000架。

美军损失美军1艘轻型航空母舰、2艘护航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被击沉;损失飞机10架,伤亡2800人。日军损失1艘舰队航空母舰、3艘轻型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和6艘潜艇被击沉;损失飞机400架,伤亡7400人。双方胜负一目了然。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九、沮丧的欧文号

1944年10月23日,美国海军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CVL-23)被编入弗雷德里克•C•谢尔曼少将指挥的TG38.3特混编队。1944年10月24日9时38分,日军一架D4Y彗星式俯冲轰炸机强行穿过防空弹幕,将一枚250公斤半穿甲炸弹投到普林斯顿号甲板上,穿过飞行甲板和机库的强力甲板,钻入面包房爆炸。遭到重创的普林斯顿号在几个小时内发生多次爆炸,最严重是15时23分的炸弹和鱼雷储藏室爆炸,造成靠近救援的轻型巡洋舰伯明翰号甲板上和本舰的舰员229人阵亡,4人失踪,211人重伤,25人轻伤的惨剧。在抢救无效的情况下,谢尔曼少将下令驱逐舰欧文号用鱼雷击沉普林斯顿号。

由于欧文号在先前靠近普林斯顿号接舷救援时,撞坏了鱼雷指挥仪,因此在弹道计算中出现了问题。首轮发射三枚鱼雷,第一枚击中普林斯顿号舰首,未造成重大损伤;第二枚失的;鬼使神差的第三枚跳出水面,掉过头来朝欧文号袭来,欧文号紧急进伡,这枚鱼雷又偏离航迹在欧文号舰尾30码穿过。心有不甘的欧文号再次三枚齐射,第四和第五枚失的,第六枚居然与第三枚一样,又朝欧文号冲过来,在极近的距离擦舰而过。这使欧文号上的官兵十分郁闷,而普林斯顿号的官兵大为光火,几乎到了准备集体围攻驾驶台的程度(虽说是救命恩人,此作为也足以让人丧失理智)。

普林斯顿号必须处理,谢尔曼少将只得让轻型防空巡洋舰里诺号接替17时50分,身中两枚鱼雷的普林斯顿号航母终于沉没。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十、奥运冠军之死

1945年2月19日,美军对日军守备的硫磺岛发起了进攻。经过数日的激战,日美两军伤亡惨重,日军不断地组织建制规模的自杀反击。1945年3月18日晨,硫黄岛守备队第26坦克联队联队长西竹一陆军中佐组织了300余人的部队发动了最后攻击,在美军强大的自动火力反击下,西竹部队只得采取守势,并连续击退美军多次进攻。

西竹一陆军中佐在日本是赫赫有名家喻户晓的人物。在1932年的奥运会上,西竹一为日本争得了马术比赛的金牌,受到了英雄般的荣誉及日本国民的崇拜和爱戴。西竹所辖的第26坦克联队曾经在中国东北参加过作战任务,但此次装载增援硫黄岛的运输船被美军潜艇击沉,28辆坦克全部沉海。西竹手中既无坦克,也无通讯器材,只得将坦克兵当步兵使用,抵御美军强大的攻势。

美军此时已经知道面前这位日军指挥官的来历,不忍心将其杀死,通过扩音器不断劝告西竹投降。劝降的语言十分动情,就连当时阵地上的日军士兵听了也非常感动。但是,这位昔日的奥运冠军坚决拒绝向美军投降。到傍晚的时候,美军终止了劝降工作,发射猛烈的炮火,并发动了强攻。美军士兵在逼近日军阵地时,扔出大量手榴弹,其中一颗就在西竹眼前爆炸。西竹一被炸得粉身碎骨。西竹死时,右手握着手枪,左手还拿着他那条在奥运会比赛时使用过的马鞭。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十一、富兰克林号的奇迹

1945年3月19日晨,在冲绳岛以北、九州以南海面集结的美军第58特混舰队遭到日军陆航机的攻击。升空两批舰载机后,第2特混大队舰队航空母舰旗舰富兰克林号被1架日军飞机的2枚250公斤炸弹击中飞行甲板和机库,爆炸波及飞机和弹药,诱发一连串爆炸和大火,两台升降机损坏,机库人员全部烧死,烟柱高达600米。机载炸弹和火箭连续引爆,火箭怪叫着四处乱窜,塔台被打成筛网,通讯全部中断,并发生6次大爆炸。为防止再次爆炸,向弹药库进行紧急注水。两小时后,爆炸声依然不绝,舰体横倾增加到13度。舰员奋力灭火,丢光所有弹药,火势得到控制。舰上剩余5架轰炸机、14架鱼雷机和12架战斗机均焚于一炬,1000余名舰员死亡。

不久后轮机抢修完成,自航返回珍珠港,后抵达旧金山港。富兰克林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中受创最重而又被抢救过来的航空母舰,其奇迹或许在海战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十二、投降仪式上的蔑视

1945年9月2日9时整,在日本东京湾海面停泊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进行了日本帝国正式投降签字仪式。参加仪式的11名日本人身着传统黑色晨礼服和黄褐色正装陆军服,而盟军官兵身着军便服,美军官兵则更随便,身穿卡其布衬衣,不系领带,也没有穿外衣。这完全是麦克阿瑟的刻意安排,为了显示出对日本法西斯的蔑视。密苏里号上的舰员更显得悠闲随意,无所事事地围坐在现场周围观景。耐人寻味的是,密苏里号主桅上悬挂的那面美国国旗,是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正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顶上悬挂的那面星条旗。

不久后,参加投降签字仪式的日本政府代表外相重光葵和军方代表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皆因战争罪被盟军羁押。1948年11月12日重光葵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梅津美治郎被判处无期徒刑。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发生的十二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