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说党史》之“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

《老方说党史》之“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

《老方说党史》之“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

前言

《老方说党史》之“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

《老方说党史》之“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李鼎铭作为开明绅士代表被选为米脂县参议会议长、陕甘宁边区参议员。

1941年11月,李鼎铭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提出关于精兵简政的提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和批评。毛泽东看到这个议案后非常重视,写了这样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机会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精兵简政”具体说来,就是克服根据地鱼大水小的矛盾,减轻人民群众负担,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在最艰苦的时期渡过难关。

1940年—1941年,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封锁,边区财政经济困难更为突出。从人员上看,抗战初期边区脱产人员仅1.4万人,1941年达到7.3万人,脱产人员猛增,边区财政支出随之大幅增加;从财政收入来看,边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边区的税收;二是国民政府的军饷;三是海内外的外援(占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1940年10月后,国民党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同时对边区采取封锁政策,使外援很难进入边区。怎么办?在毛泽东的支持下,精兵简政议案顺利通过并在边区实施。

抗战时期,毛泽东广开言路,认真听取并吸纳了党外人士的意见,保证了党和军队在残酷斗争下能不断发展壮大。今天,中国共产党仍需要继续重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在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景德镇市公安局交警一大队方永红)

《老方说党史》之“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

作者方永红,现任交警一大队教导员。通过二十多年的钻研,掌握了丰富的党史知识,对我党的发展史有很深刻的认识,多次在市公安局系统内讲授党课,在党员微信群为大家传授党史知识,激发大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老方说党史》之“抗战时期的‘精兵简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