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商业活动的历史也十分悠久。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在甲骨文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只不过那时的货币是用实物来充当的。

“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甲骨文中所见到的主要货币形式是贝,这也是我国考古资料所能证明的最早的货币。“贝”字甲骨文字形,像贝壳之形;西周金文中,逐步将贝字上部和下部的开口处写成闭合状,并在字的下部衍生出“八”形;战国睡虎地秦简字形,进一步将字形顶部的两个尖角拉平,使字形主体部分写作“目”形,与繁体字“貝”已经十分接近。《说文》说:“贝,海介虫也……,象形。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海介虫”就是海洋中带甲壳的动物,“泉”就是“钱”。这段大意是说,贝是一种带甲壳的海洋生物,古时代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周代起开始有了钱这种货币形式,至秦代废弃了贝,而钱得以广泛流通。这里讲述了贝作为货币通行的大致历史。贝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曾长期充当一种等价交换物,在当时社会具有稀缺性。贝产自南方海中,对于北方的夏、商、周来说,是一种外来物品。而且贝壳不用分割,本身即可成为天然的计算单位,是充当货币的好材料。而在夏商时期,即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时期以后,贝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直至春秋时期,金属铸币广泛流通,这时它才逐渐退出流通而成为单纯的装饰品。至秦始皇统一货币之时,贝最终在法律上失去了货币资格。

“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贝作为货币,其计量单位为“朋”。“朋”字甲骨文、金文,形似两串玉或贝连在一起。后来,原本连缀一体的字形逐渐分为两部分,同时笔画稍加延长,已近似于现在的写法。王国维《观堂集林·说珏朋》:“殷时玉与贝皆货币也……其用为货币及服御者,皆小玉小贝而有物焉以系之。所系之贝玉,于玉则谓之珏,于贝则谓之朋,然二者于古实为一字。”一“朋”贝的数量,有人说是五个,有人说是十个。《诗经·小雅·青青者莪》:“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笺:“古者货币,五贝为朋。”这是一朋五贝的例证。而王国维则认为一朋十贝,其《说珏朋》云:“余意古制贝、玉,皆五枚为系,合二系为一珏,若一朋。”郭沫若也赞同一朋即十贝的观点。就“朋”字的金文形体来看,双数似乎更具合理性。

“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贝是古代流通的货币,很多与钱财有关的字,都选择“贝”作义符,如“财、购、贷、赚”等。货币的“货”字自然也离不开“贝”。《说文》:“货,财也。从贝,化声。”其实,其中的声符“化”在“货”的构形中也有示源作用。货的词源是“化”,货表示通过交易使自己所拥有的财物发生变化。在文献中,也有将货币之“货”直接写成“化”的,如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币上就写有“齐之法化”,意思就是齐国的法定货币,这就更加证明了“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除了用贝充当货币外,上古时期还曾尝试用其他实物作为交换媒介。如货币的“币”最初也曾发挥过类似的作用。“币”字繁体作“幣”。《说文》:“幣,帛也。从巾,敝声。”可见,币本指缯帛之类的丝织品。由于丝帛华美贵重,古人常用以祭祀或赠送宾客,所以“币”在古汉语中常特指用作“礼物的丝织品”,也就是“束帛”。如《史记·货殖列传》:“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广土众民。”“束帛”是有特定数量的,每束十卷,每卷一丈八尺,共十八丈。正是由于币同时具有贵重和数量一定的特征,因而逐渐引申为货币的称谓,与货币之“货”同义。如《史记·吴王列传》:“乱天下币。”

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用实物充当货币的办法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人们开始尝试一种新型的货币——金属铸币。最初的金属货币是殷周之际的铜仿贝,后来逐渐出现了铸造成农具样式的钱和鎛。

“钱”繁体字作“錢”,从金,戔声。《说文》:“錢,铫也。古田器。”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农具,类似于现在的锹铲。《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於是乎始修。”《说文》用“铫”解释“钱”,可见,“钱”也是一种农具。“钱”字从金,说明这种农具与金属有关;“戔”除了具有表音的作用外,还兼示源功能。古人已经注意到,从“戔”之字多有小、少之义,如“贱”(钱少曰贱)、“浅”(水少曰浅)等。“錢”字从“戔”,义为一种小型的农具。春秋战国时期,有些国家的金属货币常常铸成钱这种农具的样式,从那个时候开始,货币便开始有了“钱”这个名称。

“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钱”古人又称“泉”。《礼记·檀弓》郑玄注:“古者谓钱曰泉。”《说文》也说“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泉”为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像泉水从泉眼中涓涓流出的样子。“泉”字形体与货币本不相关,之所以用“泉”称“钱”,主要是由于“钱”与“泉”古音相同,而且“泉”有流布广远的特点,与钱的流通特点很相似,于是后人附会其义,把“泉”当作了“钱”的代名词。王莽钱文有“大泉五十”,即是“钱”、“泉”通用的例证。

“化”和“货”之间的密切关系

布币

除了钱之外,金属货币也常铸成另一种农具鎛的样式。《广雅·释器》:“鎛,鉏也。”其实,“鉏”是锄头的“锄”的异体字,鎛是一种像锄头一样的农具。《诗经·周颂·臣工》:“庤乃钱鎛。”意思是说,准备好你们的铁锹和锄头。铸成锄头样式的货币,理应称作“鎛币”,但人们却常常把它们称作“布币”。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得从“鎛”字的字形结构找原因。“鎛”是个形声字,从金,尃声。“鎛”的声符“尃”也是个形声字,从寸,“甫”声。“尃”的声符“甫”仍为形声字,从用,父声。这样,追查到底,“鎛”字是间接从“父”得声的。而“布”的字形,“从巾,父声”。原来,作为锄头的“鎛”和纺线织成的“布”,都是直接或间接从“父”得声的。鎛和布,古音相近,可以构成通假的关系。同时,由于“布”有铺展开的特点,也可以引申为流布广远之义,这跟货币广泛流通的特点十分接近,因而,“鎛币”称为“布币”,既有声音上的联系,又有理据上的根据,这与以“泉”称“钱”的道理是极其相似的。《诗经·卫风·氓》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周礼·天官·外府》有“常邦布之入出”,其中的“布”都是货币义。古代还有刀币,这也是一种模仿生产工具铸造的金属货币,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燕、赵、越、中山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