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教育,一心为公

醉心教育,一心为公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刘杰

8月25日,在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的西湖大学,举行了2019级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面对来自全球四大洲的195名新生,校长施一公作了17分钟的发言。他说,“求知、探索、厚德、担当,这正是西湖大学的心跳所在。”

这所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筹办之初就备受关注。作为西湖大学的倡议人之一和首任校长,世界顶尖的结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施一公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代言人”。

他在成立大会上坦言,“筹建西湖大学是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前50年做的事似乎都是在为它做准备。

家庭熏染下的学霸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他1967年出生于河南郑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亲给他取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一心为公。

两岁的时候,施一公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施怀琳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聪明爽朗,多才多艺。在父亲的影响下,施一公开始对数学、物理产生兴趣。1985年夏天,施一公以1984年全国数学联赛河南赛区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在校期间,他几乎次次都考年级第一。但大三时,施一公最崇拜的父亲出车祸意外去世,这给他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萌生出想要改变社会的强烈意愿。施一公在大三就修够了学分提前毕业,出国赴美深造。

施一公在全美一流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在读博士后期间,施一公确定了“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这个研究方向。因为在这一领域的贡献,2003年,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学界享有盛名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裔学者。随后,他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施一公效应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中国生物物理学年会。其间,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的陈希对他表示:“清华急需人才,希望一公回国。”

2007年,40岁的施一公在美国功成名就,待遇优渥之时,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不解的决定:放下所有、毅然回国,为清华大学全职工作。这个消息震惊了世界。

2008年底,国家“千人计划”正式启动,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作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施一公的回国,影响了一批批海外学者回到祖国效力。短短5年,他就先后把全球70多名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这种现象被媒体称为“施一公效应”。

回到清华的施一公比在普林斯顿时更加忘我地工作。他放弃了节假日,每天只有短短4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他在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凋亡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一系列世界瞩目的创新成果。

在领衔科研工作的同时,施一公努力实践着“育人”这一归国的首要目标。他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提到过,自己回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培养一批有理想、敢担当的年轻人,在可塑性还较高的时候去影响他们。他为学生讲授《生命科学的逻辑与思维》《生命科学前沿》等课程,每年将近100个课时,手把手地教学生做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

10年时间里,施一公不仅帮助母校清华大学迅速地发展了生命学科,更努力改变清华学生的价值观,使其在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承担起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

中西多元化教育背景下的施一公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一直面临着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的困扰。通过教育改变国家的命运,一直是施一公深埋心底的理想。

早在2015年,施一公领衔,联合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饶毅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人,向国家领导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

“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2018年1月,施一公彻底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全力以赴筹办西湖大学。2018年4月,在西湖大学创校第一届校董会第一次会议上,经校董会投票表决,施一公被聘任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2018年10月20日,施一公和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名国内外顶尖大学校长、近百位捐赠人齐聚一堂,共同迎接西湖大学的成立。

施一公强调,“西湖大学希望做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者”。西湖大学将遵循“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借鉴国际化的做法,试图翻开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

“第一有社会责任感,第二才是拔尖创新人才”。这是西湖大学首批博士研究生入学即受到的告诫。相信施一公这位传奇校长,终究会带领西湖大学,为世界和人类探索未知、开创未来,实现他多年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