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之奇諫假道

僖公二年,晉大夫荀息向晉獻公請求用屈地所產的名馬和垂棘出產的美玉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晉獻公說:“這些東西可都是我的寶物啊。”荀息說:“假如從虞國借到路,寶物放在虞國,就如同存放在晉國的外庫一樣。”晉獻公說:“可虞國的賢臣宮之奇在那裡呀。”荀息回答說:“宮之奇的為人,性格懦弱而不能強力進諫,而且從小他就和虞君在宮中長大,虞君和他關係很親呢,雖然他會進諫,虞君也不會接受。”於是晉獻公派荀息到虞國去借路,說:“從前冀國不講道義,由顛入侵你們虞國,攻打三門。後來冀國之所以衰落,是因為虞國有你這位賢君在的緣故。如今虢國也不講道義,在客舍築起堡壘,用以侵佔敝國南部邊界。敝國懇求借一條進軍道路,以便前往虢國問罪。”虞公答應了,並請求讓自己先行討伐虢國。宮之奇勸諫不能這樣做,虞公不聽,便出兵攻打虢國。這年夏天,晉國的大夫裡克荀息率軍會和虞軍,討伐虢國,佔領了下陽城。

僖公五年,晉獻公又一次向虞國借路去討伐虢國。宮之奇勸諫道:“虢國就是虞國的邊界,如果虢國滅亡了,虞國也必然跟著滅亡。借道給晉國,就能引起他的貪心,所以不可招惹他,從外面入侵的軍隊不可忽視。一次借路已經過分了,難道還可以再來第二次嗎?俗話所講的‘人的面頰皮肉和牙床骨相互依存,嘴唇沒有了,牙床就會受到風寒’,說的就是虞國與虢國這種關係。”虞公說:“晉國是我的同宗,難道能危害我嗎?宮之奇回答說:“太伯、虞仲,都是周大王的兒子,太伯不從父名,因此沒有做大王的繼承人。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兒子,他們都做過文王的上卿,對王室有功勞,記載他們功勞的盟書現在藏在專管盟書的官府裡。如今晉國要滅掉果虢國,那他怎麼會愛護虞國呢?況且晉獻公愛虞國還能比他對桓叔、莊伯的後代還要親近嗎?如果晉國愛惜親族國家的話,桓叔、莊伯的族人和晉獻公是近親,他們有什麼罪過?但卻都被殺了。不就是因為他們與晉獻公是近親,而使晉國感到威脅的緣故嗎?像如此親近的宗族都要殺害,何況我們虞國呢?虞公說:“我祭祀用的祭品豐盛清潔,神明必然樂於保佑我。”宮之奇回答說:“小臣聽說鬼神不是隨便親近某人的,而是依從於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上說:“皇天不隨便和某人特別親近,她只輔佐有德行的人。’又說:“祭祀的黍稷並非是香氣遠揚的。只有明顯的美德才會香氣遠揚。’又說不同的人祭祀神明,祭品相似,不必易改,只有得有德行的人的祭品才是神明所享受的,如此說來,如果沒有德行,百姓就不和順,神明也就不願意享用祭品,神明所依憑的就在於德行,假使晉國奪取了虞國,然後以美德去供奉神明,難道神明會把器物吐出來嗎?”

虞公不聽勸告,答應了晉候使者借道的要求。

宮之奇帶領全族的人離開虞國,並說道,虞國今年舉行不了年終的臘祭了!晉國的成功就在這一次借道,他們可不用另外出兵了。

八月甲午日,晉獻公包圍了虢國的上陽城,他問大夫卜偃:“這一戰寡人能夠成功嗎?”卜偃回答說:“能成功。”晉獻公說:”什麼時候?””童瑤說:丙子日的清晨,日月相會,尾星被日光所掩而看不清。一致的軍服多麼威武,討伐虢國的軍旗多麼雄壯,鶉火星光芒飛揚,天策新昏暗無光,火星升空時就會打勝仗,虢公將有狼狽奔逃。”可見,晉國軍隊取勝的日子將在九月、十月之間吧。丙子日的清晨,太陽在龍尾星附近,月亮在天策星附近,鶉火星在日月中間,必定是這個時刻。

這年冬季十二月初一,晉國滅亡了虢國,國公醜逃到周的京城。晉軍回國途中,駐紮在虞國,接著襲擊了虞國,並一舉滅了他。捉住了虞公和大夫井伯,將井伯作為晉獻公女女兒秦穆姬的陪嫁隨從。繼續祭祀虞國的祖先,並且把虞國的賦稅繼續奉獻給周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