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過60,你是否成了兒女口中的老不死的,幾個老人這樣說

人生旅途中,有小就有老,有生就有死,看似對立,卻相伴一生,任誰也無法擺脫。

人由稚嫩走向成熟,由成熟又走向衰老,瓜熟一季,人生一秋,當你感覺自己6O郎當歲,還年輕時,實際你的人生列車已將行駛入老年的站臺。

當人步入老年,最愁的事,莫過於養老。


活過60,你是否成了兒女口中的老不死的,幾個老人這樣說


你若有錢,一般就是兒女們搶奪之寶,若無錢時,就是兒女們眼中的老厭物,老不死的東西,這話雖說的狠了點,但世間那些不孝子女們口中,比這缺德的字眼只有更甚,沒有更好的。

但也有不為錢,只重情的孝順好兒女,這種兒女世上很多,人間不少,是極盡孝道,極有人情的好兒女。

但偏偏世間事良莠不齊,也有為錢而假孝,為利而偽善的不孝兒女,一旦毛爺爺紅光閃閃的堆在眼前,便僕俯在地,對父母當寶一樣捧著。

一旦父母一貧如洗,又老又沒錢,這些兒女們會棄之如舊抹布,厭之如廁蠅,或掩鼻而過,或橫眉冷眼,使老人們心如錐刺,生不如死,好多老人一度竟生出輕生的想法。

也真有鬧出人命之事,也是有的。

下面就有幾位過的好的老人,也有過的不好的老人,如此說:

A老人


活過60,你是否成了兒女口中的老不死的,幾個老人這樣說


此老頭年過70,退休一族,有退休金幾千大洋,更有房產三套,兩處外租,一處己住。

生活倒也過的去,只可惜去年死了老伴,老頭因老伴之去,心生悒鬱,害了兩雁離分之症,日思夜想。

你想那年老之人,本就體弱,因相思之疾日甚,竟導致了半癱,身體不能自由活動,大小便在床不說,因少於活動,竟經常便秘,如需大解不下之時,以手協助解決。

老漢膝下二子一女。都已成家。

大家商量僱個保姆吧,然而錢多錢少不說,這拉尿之事就極為棘手,一時間哪僱得到人。

二子一女,兩媳婦一女婿,不約而同都提出由自家撫養老人,其餘人不得插手。一時間吵的天翻地覆,都搶著爭這麼一個半癱老頭。

行動不便又有疾在身的老頭竟成了香餑餑 ,大家爭搶的寶。

最後這幾個“孝順”的兒女提議,三個兒女不偏不向,一人撫養4個月,撫養期間,老人的退休金歸當時撫養兒女,其餘老頭所得房租一分為三,每家一份。

至此,此老頭碾轉於三家,每家4個月,而且都對老頭盡心盡力,照顧的老頭紅光滿面,更甚者,便秘之時,兒女們以手相助掏之,解決了老人病痛之苦。

老人雖是病魔纏身,身體頹弱,但在兒女細心照料下,竟壽命悠長,年過八十五了,還很硬朗。

兒女們深知,老爹多活一天,他們的收入就處於上漲趨勢,一旦哪天老爺子仙去,他們的收入就會平倉。

老爺子同大洋掛勾,同毛爺爺等同,他們豈肯放棄這塊寶!

B老人


活過60,你是否成了兒女口中的老不死的,幾個老人這樣說


此老人為一79歲老太太。是一個農村人。

結婚早,19上就成了家,育有2兒1女。兒女都已成家,農村之人生活都也一般,3個兒女,有外出打工者,有在家務農者,過的稍強的,作個小買賣,都只夠一家溫飽,難有餘錢。

老太太與兒女住的不遠不近。老伴在時,老兩口互相為伴,也不覺淒涼,兒女們也時有過來,蹭個飯之後,抹抹嘴掉屁股就走。

但打前年老伴去了,老太太身體也日漸下滑。沒有什麼收入,靠著一點積蓄苟延殘喘。

而兒女們也日漸少來,來了寒鍋冷灶,有時兒子才來一會,媳婦就追趕著隨來,看兒子給他娘偷買什麼了。

兒子也是怕老婆貨,一點錢的自由也無。女兒住的稍遠,在城裡。接老太太去住過兩天,怎奈女婿不高興,有一天和老太太竟因小事惡吵起來,一句一個”老不死的“罵著。

老太太受不了這惡氣,一怒回家。

在今年的中秋,老太太強掙扎做了一鍋肉,指望兒女來家過中秋節。誰想等到月下柳梢,天氣漸白,沒有一個兒女登門。

老太太望著相片中的老伴,眼淚漣漣,養了三個兒女,竟無一人來過節,難道我真成了女婿口中的老不死的了嗎。

哎,老不死的過的,真沒多大意思,還是隨你去了吧。

老太太在天明服下了一瓶安眠藥,就再沒醒過來。

一個禮拜後,鄰居發現了老太太早已腐爛的屍體。

而兒女們趕來後,只是假意虛情的哭了幾聲,打發了生他們養他們的親孃。

也許他們心中正樂不可支,終於把老不死的厭物打發了。

c老人


活過60,你是否成了兒女口中的老不死的,幾個老人這樣說


說了那麼多偽孝,假善之人,再來說個好的,盡孝的兒女,要不認為世上皆是不孝之人,但至孝兒女確實很多。

此老人為一65的老太太,歲數不大,但身體羸弱,更有腦梗,一半身體已不由支配。

老伴走的早,生有≡兒二女。兒女們過的都一般,唯有老二是雙職工供著一個女娃唸書,家境還勉強過得去。

這二小子是至善之人,老爹去世之後,就把老孃接了家來,一力撫養 ,不用其餘兄弟姊妹出力。

媳婦也是善良之人,對婆婆細心照顧,一天三頓飯,還給按摩身體,洗腳,當親媽般對待。

老人即沒有經濟來源,也身體有疾行動不便,但在二小子一家照料下,心情很好,活的也很開心。

在老太太七十三歲告別人世時,其餘四個兒女痛哭流涕,唯有二小子不哭一聲,沒有哀色,鄰人都議論說二小子不孝,老人死了也不哭。其實是二小子已盡了孝,內心是平靜的,無愧疚的,所以才無哀意。

這真是:老人墳前萬噸灰不如病床前一杯水。

結語:

活過60,你是否成了兒女口中的老不死的,幾個老人這樣說


孝與不孝,有時看錢,有時也不盡然。

若生得好兒女,從小經心培養教育,長大後定可盡孝。

若生得兒女,不教不管,一味的縱容他們,連盡孝也和錢勾掛在一起,即使因錢而得了孝敬,但老人內心裡是否會有很多無奈和悲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