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遙望當年繁華似錦的金陵城,如今卻也只能在這歲暮殘景中伴隨著秋風嗚咽,縱然世間有再多的丹青妙手,也無法勾勒出我那難以言喻的傷心之境。

此情此景下,晚唐詩人高蟾不禁在心中吶喊,六朝古都尚衰敗至此,如今危機四伏、搖搖欲之的大唐又該走向何方?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秋風蕭瑟)

如果在中國歷史上找一個最讓人遺憾的朝代,那非唐朝莫屬了。唐朝的遺憾在於巔峰時期的迅速衰敗,就好比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才俊突然拿到了癌症確診單,最終在病痛的折磨下悽慘離去。

提到唐朝的滅亡,始終繞不開的話題是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安史平而藩鎮之禍方始”,如果說安史之亂是唐朝的一個“毒瘤”,那麼“毒瘤”被割除後的藩鎮就是擴散的“癌細胞”,“癌細胞”越擴越遠,“毒瘤”越長越多,最終“不治身亡”。

而安史之亂和藩鎮之禍又都是地方性的叛亂,提到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又不得不提行政區劃。因此,我們一起從行政區劃的角度來抽絲剝繭,看看唐朝這個巨人是如何一步步“癌變”的。

唐以前的行政區劃

所謂行政區劃,即中央為了管理地方而進行的行政區域劃分。中國最早的行政區劃可以追溯到大禹劃分天下九州,然後夏、商、週三代又採取分封制,通過分封諸侯來管理疆域。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禹分天下九州)

後來秦統一全國後,大一統的集權制國家開始形成,行政區劃正式被定義,秦始皇為了加強中央集權:

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漢書》

天下被劃分為三十六郡,郡下又設縣作為基層政區。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秦朝郡縣制)

後漢承秦制,繼續沿襲郡縣制。但隨著王朝疆域的擴大、人口的增多,郡的數量得到了激增,漢武帝時期上升到了100多個,漢王朝對地方的管理開始捉襟見肘了。

於是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將天下重新劃分為十三個“監察區”,每個監察區稱之為“州”,每州設置一名“刺史”。州刺史僅代表中央巡查、檢核所轄郡縣的吏治,並無實際的行政權。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東漢十三州)

到了東漢末年,漢王朝為了有效鎮壓各地叛亂的黃巾軍,改刺史為“州牧”,獨掌一州之軍政大權,比如我們熟知的劉表,即是由荊州刺史轉為荊州牧。

就這樣,州由虛的行政監察機構變成了郡一級之上的政區實體,刺史也由僅能代行監察權的“虛職”變成了大權在握的封疆大吏。

州的由虛變實、由分權到集權,大大增強了地方的實力,黃巾軍也迅速被消滅。但是尾大不掉,實力大大增強的地方開始了群雄逐鹿,大漢的天下瞬間四分五裂,漢王朝也在無休無止的割據中滅亡。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群雄逐鹿)

魏晉南北朝時期,歷代統治者們為了避免重蹈漢王朝的覆轍,開始不斷地縮減州的行政區域。隋朝統一後,隋文帝楊堅乾脆直接“罷天下郡”,直接減少了一級行政區劃,迴歸到了秦朝最初的模樣。

唐朝的“依葫蘆畫瓢”

接下來就是唐朝了,接下來我們繼續看,唐朝是如何在行政區劃上埋下“死亡的種子”的。

首先唐承隋制,沿襲了隋朝的從州到縣的制度,但是隨著疆域的擴大以及人口的增長,本來數量就已經很多的“州”變得更多了,到了唐太宗時期,州的數量激增到了200多個。

於是連唐太宗這樣兢兢業業的皇帝都管不過來了,於是他依據山川形勢,將天下數百個州,劃分成了十個大區,每一個大區稱為“道”。到了開元盛世,唐玄宗覺得十個道還少了,於是:

開元二十一年,分天下為十五道,每道置採訪使,檢察非法,如漢刺史之職。——《舊唐書》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唐十五道)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特別眼熟,前面大漢的十三州還歷歷在目,唐朝設置道,並設置採訪使,完全是對大漢朝的“依葫蘆畫瓢”,只不過“州”變成“道”,“刺史”變成了“採訪使”。同時,和刺史一樣,採訪使也只能代行監察權,並未掌握實際的行政權。

但是畢竟時代在進步,唐朝在行政區劃上還是做了一些“革新”的,那就是增加了“節度使”一職。

所謂節度使,即持節在地方調度軍事的都督,可以理解為一地之最高軍事長官,其轄區則稱為“藩鎮”。

貞觀、武周之後,隨著府兵制的退化,唐代邊疆的形勢開始由攻轉守,於是在接近少數民族的道,唐王朝設置了十個藩鎮,並任命了九位節度使,一位經略使,統稱“十節度經略”。

就這樣,唐朝的行政區劃變成了這個樣子: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唐朝的行政區劃)

萬惡之源——藩鎮

藩鎮在設置之初,節度使是和採訪使一同存在的,但是慢慢地,隨著對外戰略形勢的改變,尚武的唐王朝為了避免地方官對節度使軍事行動的影響,便將一道置節度使與採訪使各一人的體制,改為由藩鎮節度使“一人兼領之”的體制。節度使的職權瞬間得到了極度擴大,開始兼及一地之軍事、政治、經濟、人事大權,所轄區域少則數州,多則數道。

(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新唐書》

在這樣的畸形“餵養”下,“毒瘤”開始出現了,他就是我們熟悉的安祿山。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安祿山)

天寶年間,深受寵信的安祿山除任范陽長史充任范陽節度使外,還兼任河北採訪使、河北道採訪處置使等,集各種權力為一身的安祿山慢慢開始坐不住了。同時,在唐玄宗的驕奢淫逸下,朝政極速腐敗,社會矛盾不斷,安史之亂隨之爆發。

叛亂髮生後,唐王朝為了讓各地有能力平息叛軍,複製了東漢王朝飲鴆止渴的方法,將藩鎮這種集各種權利於一身的行政區劃推廣到了全國。

中原用兵,刺史皆治兵戎,遂有防禦、團練、制置之名。要衝大郡,皆有節度。——《舊唐書》

朝廷明確規定:天下諸道節度使可以自行徵兵,軍需由各地自負,同時可自置官署,任命本道之郡、縣官員。在朝廷的推動下,“藩鎮”最終和“道”結合在了一起,各道即是各藩鎮,各個藩鎮的節度使都大權在握、雄踞一方。

隨著地方實力的日益膨脹,平叛的效果也日益明顯,雖然唐王朝元氣大傷,但是最終安史之亂還是被平息了,但是,故事並沒有結束。

“惡”之擴散

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王朝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訓,把原來由安祿山盤踞的“河朔三鎮”,仍然交給了向唐軍投降的安祿山的幾位舊將(薛嵩、田承嗣、張志忠、李懷仙)去管轄。結果可想而知,此三鎮反叛不止,唐王朝卻始終無力制服。

天下指河朔若夷狄然。——《新唐書》

就這樣,一個“毒瘤”被切除了,又有四個“毒瘤”長了出來。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河朔三鎮)

緊接著,在安史之亂期間出現的諸多內陸的藩鎮節度使,看到朝廷對“河朔三鎮”毫無辦法,便瘋狂開啟了學習模式,擴充實力的同時,還不忘和朝廷對抗一下。到了唐德宗年間,全國各地的藩鎮數量達44個之多,“癌細胞”的不斷擴散,最終致使唐朝的地圖是這個樣子的: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藩鎮割據)

這些藩鎮勢力在獨掌一方之軍政大權的同時,又衍生出了半世襲模式,父傳子、子傳孫、帥傳將,

自秦以來建立的大一統集權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再加上唐王朝在對抗這些藩鎮勢力時勝少負多、不斷妥協,大唐開始病入膏肓了。

雪上加霜

藩鎮割據下的大唐,千瘡百孔,民不聊生,再加上唐王朝昏庸無能、極度腐敗,在各種矛盾的激化下,壓倒大唐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了,那就是唐末的農民起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

以黃巢起義為代表的農民起義先後持續了25年之久,在給社會帶來極大破壞的同時,也給了唐王朝致命的一擊。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黃巢起義)

在農民起義之前,分散在唐朝各地的藩鎮勢力本質上還沒有脫離朝廷行政區的範疇,但是,在農民起義的過程中,這些藩鎮或保存實力蓄勢待發、或借戰亂之機脫唐自立,正式開啟了質變,從行政機構變成了一方諸侯,成為了瓦解李唐統治、肢解大唐江山的最直接因素。

農民起義失敗後,藩鎮勢力完全無視了唐王朝,紛紛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形成了“無藩不反”的極端局面。

乾符(唐僖宗年號)之後,天下亂離。禮樂征伐,不自朝廷。禹跡九州,瓜分臠剖,或並或析,不可備書。——《舊唐書》

公元907年,唐朝最大的割據勢力朱溫通過禪讓的方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唐朝最終滅亡。

讀史有感

唐朝的藩鎮之亂幾乎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從安史之亂後的代宗開始,一直到朱溫代唐結束,藩鎮禍亂唐朝長達140餘年,整整佔據了唐朝壽命的一半,唐朝總共經歷了十八帝,足足有十一帝飽受藩鎮之苦。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唐)

藩鎮之亂可以說是導致唐朝滅亡的最主要原因,但是回頭看唐王朝作為國家的核心,在面對這顆不斷繁衍的“毒瘤”時,至少有以下幾點不作為:

其一、缺乏居安思危的潛在意識,有東漢亡於群雄割據的覆轍在前,卻依然沉溺於開元盛世的“偽繁華”下,放縱地方勢力的不斷增長,導致安史之亂;

其二、安史之亂後,唐王朝滿足於表面上的安穩,對藩鎮勢力採取了縱容和妥協的策略,致使藩鎮勢力極具增多,一發不可收拾;

其三、在藩鎮割據的情況下,唐王朝依然不思悔改,致使奸臣當道、朝政腐敗,最終引發農民起義,助長了藩鎮的割據,最終滅亡。

唐王朝對待藩鎮的態度就像一個人對待自己身體的態度,身強體壯時有恃無恐,極度揮霍,等到“毒瘤”出現後,又催眠自己,告訴自己身體沒問題,到了最終病入膏肓時,又拒絕治療,最終死亡。

大唐的轟然倒塌再次說明了守業遠比創業困難得多,如果不懂得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即使曾經再繁華、再榮耀,也終究只是過往雲煙……

大唐之“癌變”,從行政區劃開始說起

(沐茗,為你解讀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