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大家好,相信大家多或少都知道「麥當勞半價桶」的事情了吧:

原價81元的麥當勞金桶,在6號當天,半價出售,僅需39元。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39元的桶裡就包含了:

麥辣雞腿堡、板燒雞腿堡、麥辣雞翅、金脆雞翅、那麼大雞排、香芋派以及三杯可樂。

難怪吸引了這麼多人哄搶,看起來確實蠻實惠的。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昨天的麥當勞各門店有多“盛況空前”呢?

當然是排隊,無盡的排隊: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全國最多人排隊的麥當勞,應該在廣東佛山

畢竟當地政府為了促進消費,還發放了10元消費券給民眾。

這樣本來只需39的金桶,瞬間只需29: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在這次哄搶中,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人滿載而歸,回家大快朵頤。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有人搶不到,只能敗興而歸。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甚至麥當勞小程序崩掉的消息,還一度上了熱搜。

一定程度上還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個半價活動,加長了排隊的進程: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不過搶到的不一定就是幸運的,畢竟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別人看: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對於麥當勞的這一促銷活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反對者提出:

疫情期間麥當勞還搞活動,導致大排長龍,唯恐天下不亂: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麥當勞面對數量龐大的顧客,顯然沒有做好準備,是小程序崩潰、客人空等的罪魁禍首: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支持者則認為:

麥當勞每個週一都是「週一會員日」,半價桶活動,也不是第一次搞了。

也許是因為大家都放假,所以昨天的活動才如此火爆,麥當勞罪不至此: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但不管誰對誰錯,這次半價活動最大的贏家,還是麥當勞,這個大家沒有疑問吧?

事實上,麥當勞的優惠力度一直都很高,無論是以前的紙質優惠券: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還是為期一個月的8.8會員節: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麥當勞總給消費者一種“我賺了”的錯覺。

那麼?麥當勞如此大的優惠力度,是虧了還是賺了?

它又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制定各種優惠活動並從中獲利的?


吸引顧客:麥當勞的千層套路

我們以昨天很火的「麥當勞半價桶」作為例子。

麥當勞的家有金桶,原價81,現價39,麥當勞為什麼敢這麼賣?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明面上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說:

清空庫存。

例如平時顧客點單不多的產品,出於儘快消耗原料的目的,需要加快銷售和推薦。

製造話題度。

基本上麥當勞每次搞優惠活動,我們都能在微博、朋友圈等地方窺知一二。

昨天的熱搜2.7億的閱讀量,麥當勞幾乎是以極小的代價,給自己打了一波廣告: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那有沒有一些深層的原因,讓麥當勞敢搞半價活動呢?

當然是有的。

在我講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假如麥當勞這個搞半價活動的家有金桶。成本是30元。

如果是你,你會給這個桶定價多少元呢?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因為每個人的收入和消費觀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願意支付的金額,也是不同的。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比如出手闊綽的A君,為了美食,他壓根就不差錢,所以他願意用100元,去買這個家有金桶。

而精打細算的B君,他不一定窮,但他對於花錢這方面十分謹慎,

因此最多隻願意花40元買這個桶。

那麼,如果按家有金桶的原價(81元)去售賣的話,只有闊綽的A君可以買,而謹慎的B君則會望而卻步。

這時麥當勞會從中賺了81-30=51元。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但麥當勞又想照顧到B這一類人,那怎麼辦呢?

好辦,開啟限時半價活動。

在星期一這一天,這個桶將半價出售,僅需39元。

毫無疑問,此時大多數B,都會選擇去購買。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雖然此時,麥當勞只賺了39-30=9元。

但請大家不要忘了,B在現實中的數量,比A是多得多的。

所以這其實就是【暴利】和【薄利多銷】的問題:

維持平時的定價,麥當勞每賣出一份就賺得很多;

而打半價的話,麥當勞通過多如牛毛的客單量,依然可以維持較高的盈利水準。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這種【根據不同的人、不同時候、不同原因等,對同一個產品進行不同的定價】的行為,我們又把它稱之為: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不是貶義的“歧視”,而是一種差別定價策略。

而M記和K記,也許是這個星球玩價格歧視玩得最6的餐飲企業。


現代版宮心計:價格歧視的前世今生

可口可樂,是1886年由藥劑師約翰.彭伯頓發明的,在面世之初,它的銷量並不理想。

後來阿薩.坎德勒收購了可口可樂,為了刺激銷量,阿薩.坎德勒發明了免費試飲優惠券。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人們一開始能喝到免費的可口可樂,等他們嚐到甜頭後,要想再喝可樂,只能乖乖掏錢購買。

顯然,麥當勞深諳此道。

我們都知道啊,一個餐廳要想賺錢的話,想辦法讓每個人都掏錢,是重中之重。

那怎麼樣才能讓每個人都掏錢呢?很簡單:設置優惠,比如優惠券與優惠套餐。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比如你看這張年代久遠的麥當勞優惠券,原價7元的麥辣雞翅,現在只需5元。

很多對價格不敏感的顧客,到店裡直接掏錢就原價買了,這些人不是優惠券的目標人群。

要是你把雞翅統一降價到5塊,從他們身上就少賺了2塊錢。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但你發行雞翅減2元的優惠券,有的顧客本來不打算來店裡消費,你根本賺不到他的錢。

但因為他有了雞翅優惠券,出於貪便宜的心理,他就來買雞翅。

於是你賺到了他的錢,儘管少賺了2元,但總比賺不到要好。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雖然現在紙質優惠券已經絕跡了,但這套玩法,依然適用於現在的麥當勞。

比如精打細算的朋友在點麥當勞時,會選擇只點一份套餐: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而闊綽的朋友則會想:吃M記怎麼能沒有麥辣雞翅?我要加一對!啊好想吃麥樂雞,我要加一盒!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因此所謂的【價格歧視】,在麥當勞的表現就是:

麥當勞通過設置適當的優惠措施(如優惠券、優惠套餐等),來刺激不同的顧客來買買買。

出手闊綽的人隨便點,反正不差錢;

而精打細算的人,有優惠措施幫助他們點餐。

作為代價,他們失去了部分自由選擇的權利,只能選擇優惠套餐裡提到的食物。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現在你懂第二杯半價的意思了吧

對消費者來說,他們能以更優惠的價格吃到麥當勞;

對麥當勞來說,他們也能從中獲取利潤。

因此【價格歧視】雖然帶有歧視二字,但實在稱不上是貶義。

而這樣的策略,正越來越多的被其他餐廳模仿借鑑。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當然了,麥當勞的【價格歧視】策略,遠不止這些。

我們時常能看到優惠套餐的備註寫著以下內容: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1)有些地點無法使用

機場、火車站、旅遊景區等特殊餐廳無法使用,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地方本身人就多,再用低價促銷那得虧死。

所以這是麥當勞的第一層價格歧視:區域歧視。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2)促銷時間為每日10:30-24:00

時間限制,這個更坑。

比如這次活動和我說,早餐時間不得使用,那我必須得下班後去。

時間多的人就可以下班去,享受優惠。

沒時間的人自然錯過這個機會。

這就是麥當勞的第二層歧視:時間歧視。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總而言之,套用馬化騰的表情包,麥當勞在我們心目中是這樣的: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但其實實際上是這樣的: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想薅資本主義的羊毛,還是不太實際。

何況人家並不是想多賺你的錢,人家只是想誘惑你來它店裡消費而已。

那既然半價優惠擺在這裡了,吃一頓過個嘴癮,它不香嗎?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萬人空巷,一桶難求:為什麼賺錢的總是麥當勞?

廚房人類

專注於 研究「人類行為學和美食之間關係」

致力於 把和食物有關的趣事兒煮給你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