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共赢资讯》

《共赢资讯》是共赢理念在传媒领域的应用,是一次传媒经营模式的创新,是作者与平台关系的一次变革。

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共赢资讯》

从技术层面看,《共赢资讯》是媒体平台概念的延伸,与其他大众发布信息的平台没有本质区别。

从文化层面看,《共赢资讯》是跨领域、跨行业、跨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是资讯交融与发布的平台。

从模式上看,与传统平台不同点在于,支撑《共赢资讯》的是共创、共赢的概念。换言之,是作者在《共赢资讯》发表自己的作品,并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享受平台的年终分红。即作者和平台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作者不再是劳动的免费提供者了。

从分配机制看,《共赢资讯》类似传统媒体。在传统媒体,报社是按照记者稿件的数量和质量,按月为记者支付报酬。而《共赢资讯》则是向签约的作者按年度付费,付费最基本的方式是平台拿出年利润的50%分配给作者,根据稿件的影响力和自己的粉丝量在平台上的权重,换算成占总分配额的比例,作者据此获得酬劳。

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共赢资讯》

《共赢资讯》的模式是对作者劳动的承认,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分配模式、一种对作品的评价模式。比如对稿件的质量评价,不再是“总编辑”独有的权利,而由文章的评论/阅读比高低来评价。再比如作者的影响力,不再简单地按照点击率评价,而要看关注作者的粉丝量多少。这种模式未必是最完美的,但这是一种客观的评价方式,与以前的无标准相比是一种进步,是对作者价值的肯定。在与作者的合作中,《共赢资讯》力求做到公平。《共赢资讯》之所以只拿出50%利润来与签约作者分享,是因为自身的发展与运营维护都需要资金,同时还要回报投资人。

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共赢资讯》

《共赢资讯》的价值在于,从其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彻底打破了互联网公司与广大作者之间单向共享的关系,开启了共创、共赢的双赢模式。当然,这种模式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对传媒界的颠覆,而是为广大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和一种新的合作模式。

2019年4月9日,《共赢资讯》将先作为《选车网》的一个频道试运行,待汽车频道稳定后,将立刻独立运营。面向各个领域开放作者注册、签约,共同分享平台的成果。这不仅在中国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也是全世界的首创者,这种共创、共赢的思想代表了媒体发展的大方向。《共赢资讯》的上线,标志着新一轮媒体格局大调整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