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文|藍建豐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語出《易傳·繫辭上傳》,原文略有不同,意思並無差別。是故,《哪吒之魔童降世》出於斯,一句定乾坤,全片皆錨定。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元始天尊為封神偉業計,實在是八卦至極,讓太乙真人和申公豹爭奪十二金仙的末席名位,釋放出靈珠和魔丸的限期任務,就此遁入虛空之門。豬一樣的太乙真人更是八卦,故事就從他嘴裡叨出來,因為口吃的申公公……豹註定叨不出來!就是這麼一部新人導演電影,最近在市場上炸裂了!似乎哪吒在影片中舉起的並不是冰封天蓬,而是人氣票房,且他有六臂之能!眼看就要高出票房老二達三倍之多,感謝小學老師教給我的算術還是好用的!

偌大一箇中國,冒出來一部賣座動畫電影一點都不奇怪!不是餃子,就是包子,也可以是饅頭,或者麵條!奇怪的是,中國電影市場在動畫這一塊更迭奇慢,完全供不應求,可作品仍只是零星點點!但凡一部炫目的動畫電影衝上來,它的投資量級和製作週期就已經非同小可了,否則擠不上好排片。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這幾年間輪番上了幾部國產動畫電影,部部炸裂,收效驚人。因為動畫電影的生產週期太長了,勢必對手就少。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觀眾根本沒把國產動畫電影列為心儀類型,更從來不抱期望。一旦有屬於鳳毛麟角的動畫片誕生,宣發上概無例外要自帶口碑,兼且挖掘一下導演的前世今生。人們發現餃子原來也沒有三頭六臂,反倒有過李安一般的“被包養”經歷。故事很老套,又一位草根導演就這麼橫空出世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本邏輯仍是比較常規的腦回路,講真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放在十幾年前,哪怕是收視面對低幼如喜羊羊,劇本思維也十分接近,至少是腦回路上並無多大差別。這一點對於搞動畫創作的人來說更加習以為常,創新何其難,套路白茫茫。餃子導演還是一位年近四十的中年大叔了,自身魔性早就收住,要去降伏年輕觀眾何其困難哪!但整部電影看下來,讓人驚呼導演其實並無出奇大招,只是一碗碗逆天改命湯從頭澆灌下來,就這麼締造出中國影史動畫票房第一!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也太好破紀錄了,它究竟有什麼靈丹妙藥呢?

餃子導演其實是哪吒的現實化身,擁有三頭六臂,便於拿來主義。這位新晉哪吒可以說又醜又渣,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細想其人物形象最接近於《超人總動員》的巴小飛,而他解開乾坤圈的化身有如巴小杰,合二為一,重塑經典。哪吒的語言、動作和戰鬥節奏真的很像巴小飛,只是換了一副苦情臉,眉眼一揚,方見傳神。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媽媽殷夫人大概來自於迪士尼首部中國題材動畫電影《花木蘭》的本花,說總兵大人李靖搬自同片設定亦無不可!李靖與殷夫人便是李翔與花木蘭的時空再續,如果你還覺得證據不足,那麼虛空門前小云雲與木須龍的樣貌神態更暴露了餃子導演的移花接木之功。至於負責看管的一對結界活寶設定在動畫片中比比皆是,它們尤其神似《功夫熊貓》中的那對,而被看管的海夜叉又像極大龍——顯然豹子臉大概被移植給申公豹,為說服龍王三太子露出真面目時更是如此!最後哪吒和敖丙聯手抗擊天雷,簡直就是悟空和短笛魔王握手言和的戲碼,哪吒嘴裡一直叨逼著,正是七龍珠版的悟空上身,連呼吸和聲調都是一模一樣。片中還有一處小趣味不得不提,便是哪吒被關進後大廳後的打油詩,癱臥木榻,腳夾小槌,口中唸唸有詞: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莫不是《唐伯虎點秋香》中星爺的拿手好戲?封在山河社稷圖中的閉關修煉,難道不是神筆馬良的妙筆生花?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再對比下去,片中還有大量人物和細節也皆是拿來之物,雜糅極多,場景雷同。它甚至不止向動畫經典致敬,也向其它經典偷腥。恍惚間,魔丸和靈珠竟也有小魚兒和花無缺的既視感,村中幾個孩童與哪吒之間的恩怨怕也是打劫自《新少林五祖》,結合餃子導演這一把年紀來看,這些封印自己心中的十方經典齊齊釋放出來再合理不過!所以作為同齡人去看,面對種種巧合,只有笑而不語。

所以說,如果觀眾的動畫觀片量足的話,對本片的新奇感必然大打折扣,而資深動畫人觀影回去的話,心中隱隱覺得我不早就會了!但很可悲,命運哪怕不公,你也無運去逆天改命!無數包子導演、饅頭導演、麵條導演還是深藏閨中無人識,繼續沉溺於烏央烏央的人海茫茫。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可話說回來,為什麼動畫就是喜歡主人公逆天改命呢?這種豪情壯語最大的作用就是調動觀眾的神經,荷爾蒙湧上來了,情緒很容易被同化,再有腎上腺素分泌的視覺奇觀充斥畫面,鼓動性極強的音樂催眠精神。別說兩個小時了,四個鐘頭你也坐得下來,就像看了一場搖滾版的演唱會,自己就在那嗨翻了。這就是勵志片的慣常套路,它還有個突出特點,情感一定要足夠深切濃重。票房豐收,兼賺眼淚,兩者不可或缺,已經被印證為市場鐵律。而更為高杆的情感則必是捨己,為誰?一為至親摯友,二為天下蒼生。且總是在持續誤解中走向高潮,在犧牲那一刻終獲最高光的人性反射……然後虛驚一場,我們的主人公當然沒死,皆大歡喜。

像這樣的高級戲碼,《大聖歸來》可謂珠玉在前,已經做得淋漓盡致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竟如出一轍,也可以再次征服觀眾?票房事實已然擺在眼前。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與前者不同,後者的確更魔性!這是從它的劇作特點來說。動畫電影在處理劇情行進的時候,趣味性是必不可少的,往往安排了密集的插諢打科式語言、行為、剪輯等套路,誤解包袱一個接一個,尷尬段子一句嵌一句,開懷笑聲一浪壓一浪。嚴格來說,這種處理手法類似相聲小品,與人物性格和敘事氛圍實不相符,主題危機也常被拋離在外,不同人物、不分場合,處處有為笑而生的任性表演,貢獻笑點保障了角色的出鏡率,連彩蛋也不例外。餃子導演甚至更加大膽,將一些網絡語言和無關金句作亂入處理,看起來樂不可支,仔細想胡攪蠻纏。他的戲外意識很強,大大加強了與觀眾的溝通對話,人物反應時常與劇情主線脫鉤,使的是障眼法,大多角色都有一種與人設相背離的表現欲,或者說人人個性相通,各種取悅於觀眾。這是比較要命的!明眼人心知肚明,《哪吒之魔童降世》幾乎沒創造出什麼新的銀幕形象,連哪吒都不能算,勝在揚名四海了(所以也就算了)。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老實說,我出了電影院感覺沒衝動寫它,但是為了梳理一些動畫創作規律,總結餃子導演還是貢獻了很多有用的點子。他張開六臂八方拿來,演變成東方語境的故事,跳出敘事機制的定義,任由人物在銀幕上表演,如此逆天改命的勵志故事,觀眾還是能夠照單全收。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總結起來說,動畫電影的第一要義是視覺設定。這是打動觀眾的第一眼緣,視覺奇觀之於動畫電影來說,準備多套絢麗的個性皮膚是必不可少的,貼合題材和人物去營造一個全新的視覺世界。第二要義是勵志故事,這本是動畫電影中很小的一個題材分支,但在中國市場屢屢證實是靈丹妙藥,其它都不靈!宮崎駿爺爺的世界是與神同在的,好萊塢的動畫商業是產業機器。雖然這一次奇了,一部國產動畫票房封神登天,但本土產業環境依然沒有多少改善,觀眾只有期待新的魔童降世。這就是第三個要義,要能魔改經典。從《大聖歸來》到《大魚海棠》,從《風語咒》到《白蛇:緣起》,及至當前熱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適當的魔改方能亮出風格,情感上則無不是悲天憫人,唯有犧牲多壯志吧,再說最後也得反轉那麼一下。節奏控制得最恰到好處的必屬《大聖歸來》無疑,無窮力量源自底層心力,真正能摧枯拉朽的戰力,也最動人心魄。相比之下,哪吒最後長出六臂的擎冰之力,只夠證明我小學老師的算術,手多力大真不如手多招密更讓人信服。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這麼一大圈折騰下來,越發覺得哪吒內心十分脆弱,太過於執著全村人的認可。往往三言兩語就改變了立場,如此喜怒無常,怎麼襯得起“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剛人性格?又如何能說出“是魔是仙,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呢?不是李靖告訴他乃靈珠轉世,就是申公豹挑明魔丸身世,哪吒壓根沒有任何思考餘地,便然全盤接受,性情隨之轉變!甚至於靈珠和魔丸的區別,哪吒也無從分辨,太乙真人告訴觀眾的信息哪能等同於告訴了哪吒?唯一能解釋的,李靖乃神仙,片中直呼要找元始天尊解天劫咒。生在神仙家庭中,聽說過靈珠和魔丸的故事還是有可能的,哪吒那麼賊眉牛眼。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片中能像哪吒這麼容易轉變立場的可不止一個,靈珠轉世的敖丙便是另一個!真是孕育於七色寶蓮中的孿生兄弟呀,這一對生死朋友,註定相生相剋!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一切都是設定好的,三年期一到,天雷滅魔丸,哪吒最後是認命,拜別父母赴死!此時逆天改命的恰恰是三太子敖丙,靈珠的天命是救世而非交個朋友!


《哪吒之魔童降世》|六臂魔導逆天改命,三歲頑童剛性成仙


這……幹嘛跟兩個三歲小孩那麼較真呢?來一首打油詩:

我命由我不由天

博眾認同實太癲

魔改經典欲成仙

票房天尊元始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