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真經”真給力

一個個亮麗的庭院,一條條幹淨的村道,一面面內蘊深厚的佤族文化牆……處處賞心悅目,如詩如畫。4月2日,龍陵縣鎮安鎮北社區兩委和掛鉤單位縣工商聯共同組織該社區村組幹部、黨小組長、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共50餘人到騰衝市清水鄉三家村中寨、騰越鎮玉璧社區,參觀學習美麗鄉村建設的先進經驗。

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大家循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司莫拉佤族村的足跡,參觀了佤族史詩巖畫、佤寨小巷、木鼓屋、牆體壁畫、司莫拉民俗文化陳列館、民族文化廣場等,在一件件實物前駐足觀看,在一幅幅圖片前凝目感慨,在一段段視頻前流連忘返,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司莫拉佤族村的情景歷歷在目、言猶在耳,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文化力衍生的經濟力對美麗鄉村建設的強大推動作用。民族文化的厚植,文明創建的深耕,創優爭先持續發力,給司莫拉佤族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司莫拉佤族村在脫貧攻堅和美麗鄉村建設方面的做法和經驗,讓大家獲益多多,受益匪淺。

在李發順家寬敞整潔的小院裡,李發順一邊招呼前來就餐的遊客一邊指著視頻回憶了習總書記看望他家的幸福情景,他深情地說:“在黨的富民政策扶持下,我家發展家庭種養業和勞務輸出,去年家庭純收入達4.6萬餘元,人均純收入7701元,吃穿不愁。太陽最溫暖,黨的富民政策最好,習總書記最親,阿佤人民要按習總書記說的‘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把日子過得更好,和全國各族人民同步實現小康。”

鎮北社區村民小組長周永則說:“這樣的‘真經’真給力,我們河尾寨有山有水有溫泉,發展鄉村旅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這次參觀學習看到了差距,‘姐姐做靴子,妹妹有樣子’,大家知道以後怎麼幹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貧窮落後的佤族山村變成以鄉村旅遊業為主的村寨,給我很多啟示。”龍陵縣工商聯黨組書記張文達說,美麗鄉村建設,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如何發掘利用好村域特色資源,以經營村莊的理念,積極推進農村變景區、田園變景點、農業變商業,將風情和文化融入“山、水、村”中,將農村的“美麗姿(資)本”轉化為生產經營的資本,司莫拉佤族村取得了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鑑。

騰越鎮玉璧社區是省級文明村。中午,大家聆聽了玉璧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黃金強關於依託古驛道、古鎮、古蹟、古井、古樹“五古”,三產融合發展城郊型經濟增加群眾收入和“走心”辦實事、“暖心”群眾家的經驗介紹。玉璧社區依託“最美山水”用活“文化調色板”,做大做強村域經濟,讓村民既富“錢袋”又富“腦袋”的做法,對大家觸動很大。鎮北社區黨總支書記趙華彩坦言,同是省級文明村,人口數量都是3000多人,資源稟賦各有優勢,鎮北依託域內的老梨樹溫泉度假村,引進兩戶龍頭企業,流轉土地400餘畝發展觀光農業,把過去的“三洋”村(洋芋、洋瓜、洋白菜)變成了“三花”村(油菜花、煙花、葵花),村民收入大幅度增長,但經濟總量和村集體經濟與玉璧社區相比有較大差距,最大的差距還是村、組幹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夠,責任擔當不到位。要學先進,找差距,知不足,勇擔責,把鎮北的事辦得更好,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