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聰明如范蠡、張良等預知兔死狗烹。為什麼還要全力輔佐人主?

香甜苦杏仁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

吃飯,睡覺,過神仙日子?

不對,人活著的意義是實現人生的價值,人出生到死亡,從開頭到結尾,如果不看過程,會覺得毫無意義。

范蠡,張良有才能,當然想要發揮出來,實現自己的價值,幫助勾踐、劉邦實現霸業,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留名青史,正是實現價值的途徑。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兩個人的具體表現:

一、范蠡

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傳說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越國戰敗過了兩年,越王勾踐將要帶著妻子到吳國當奴僕,他想帶文種。范蠡願隨勾踐同行,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可以看出,范蠡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且具有敢於擔當的高貴品格。

范蠡深受道家思想影響,並將其發揚光大,自身放蕩不羈的性格,又有經商的才能,深諳為臣之道。

主動投奔明主,討厭政治黑暗,為君主實現復國不懼危險。

遇到勾踐正好複合他的預期,政治開明,國力弱小正需要他這樣的人才,他也正好能夠發揮自己才能建立一個政治開明,無為而治的國家。

勾踐滅吳,越國稱霸,目標實現,泛舟西湖。

二、張良

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兵反秦。緊接著,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湧。矢志抗秦的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後因自感身單勢孤,難以立足,只好率眾往投景駒(自立為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率領義軍在下邳一帶發展勢力。兩人相見如故,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於是,張良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跟從劉邦。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這次不期而遇,張良“轉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紛紜複雜的形勢中,具有清醒的頭腦和獨到的眼光。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發揮。

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張良曾和一個大力士一起行刺過秦始皇,失敗。後機緣巧合獲得圯上老人的贈書。

韓國覆滅,讓他確定推翻秦朝的目標。加上對劉邦的信任,認定跟從劉邦能實現這個目標。

當人生目標達到後,自然無所留戀,歸隱山林。

三、總結

1.范蠡和張良都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目標。完成了目標,也就是實現了人生價值。就像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實現了目標,努力工作大半輩子,該是時候退休了。

2.文種和韓信之類人生目標更貪心。文種渴望更多的榮華富貴,韓信想要更大的權利。以至於對君主和形勢分析不全面,不現實。所以我們在生活中確定自己的目標要根據實際出發,審時度勢,以免招來麻煩。

3為目標要不懈奮鬥,不怕艱難困苦。

范蠡、張良最終能實現人生目標,都是因為年輕時候勤於學習思考,實施時不怕死、勇敢擔當。在人生目標實現前,沒有一刻鬆懈。等到我們目標實現那天,才能夠真正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和樂趣。


多維元素z


作為一位具有很強的政治抱負的人才,范蠡之所以在可能面對“兔死狗烹”結局之下,還是決定輔佐越王勾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1)范蠡需要平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2)范蠡想要證明自身的才能。

(3)越國是當時范蠡所能夠選擇的最好去處。

(4)范蠡有要建功立業留名青史的情懷。

即使後來范蠡因為看到越王勾踐待人不義的情況之下逃離了越國,但是此時的范蠡已經實現了他建功立業的政治抱負,從當時眾多的學者對於他的記載來看,他在當時也達到了名垂青史的結果。

劉邦定天下後,張良適時功成身退,從這點可以看出,張良早就知道劉邦不是一個可以同富貴的君主,那他一開始為什麼還要輔佐劉邦呢?
(1)在做人上,劉邦確實不太厚道,但是在政治軍事上的才能,他在當時肯定是獨一無二的。張良很聰明,懂得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而在當時,劉邦就是他可依傍的一棵大樹,他不回因為人人都有的人性上的弱點,就放棄劉邦。
(2)古代的謀士都希望自己能有所作為,一展抱負。張良心裡很清楚,能助他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人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劉邦,可以說,他們兩個人互相成就了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