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refor的出現,能夠扭轉我國摩托車產業的凜冬局勢

我國摩托車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中重要支撐,從1993年起,其產銷量已經連續19年居於世界第一,出口的國家達到了180個以上,“摩托製造”已經成為中國最具有全球化特點的機電產品之一。

從萬眾矚目走向低谷,摩托製造的寒冬來臨

我國摩托車產銷量自2006年起上升趨勢便放緩,2009年產業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導致國內虧損企業數量不斷出現,此年的產銷量同比下滑了7.54%。而在2011年到2017年這6年期間,我國摩托車產業形勢變得更為嚴峻,產銷量持續下滑,已經從2011年的2700.52萬輛跌至2016年的不到1700萬輛,降幅超過了三分之一。

雖然整個產業在2017年出現轉機,但是好景不長,2018年行業再次萎靡,而2019年1-10月摩托車累計出口量也只有578.7萬輛,比上年同期下降5.5%。

Emorefor的出現,能夠扭轉我國摩托車產業的凜冬局勢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全國91家摩托車生產企業月度經濟指標快報統計顯示,2019年1—9月,摩托車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工業銷售產值、營業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都表現為同比持續下降。

凜冬依然存在,我國摩托車產業如何破局?

中國摩托製造業進入2011年,國內市場便趨於飽和,從此進入了市場經濟下的優化調整階段。雖然摩托車產業擁有30年的高速發展期,並且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配套體系都已趨於成熟,但是近幾年的下滑形勢明顯有些失控,無數企業和工廠紛紛破產,“羅衝圍摩配市場”也不斷蕭條。

Emorefor的出現,能夠扭轉我國摩托車產業的凜冬局勢

在全國摩托車行業不景氣以及國四排放標準嚴格執行的大環境下,這一傳統產業走向變革。當前,除了更替為電噴技術,市場戰略佈局、產品質量、設計工藝、科技研發等多個層面也成為企業的破局點。這也是2019年1-9月摩托車生產企業雖然各主要經濟指標同比下降,但是降幅略有收窄、利潤總額、利稅總額小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Emorefor 的出現,能否給行業帶來轉機?

海外市場是解決我國摩托車產業產能過剩的主要途徑,同時我國摩托製造能夠藉助海外產業轉移完成自身的升級轉型,向現代化新型產業轉變。而且就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的當前社會境況來看,無論是人口紅利、社會基建水平、市場發展階段等,都具備有承接中國摩托車產業轉移的良好要素。

但是,海外市場通路、國家關稅壁壘、貿易流轉資金、供應鏈渠道、物流倉儲、報關清關等限制條件的存在,使得多數企業望而卻步。而且國際社會存在明顯的背景差異,使得依靠倚單一的模式複製並不可行,這就造成許多自發性的海外轉移項目難以存活。

Emorefor的出現,能夠扭轉我國摩托車產業的凜冬局勢

源於此,一個以“重塑摩托車產業新生態,開啟海外工業新篇章”為主題的“Emorefor計劃”被提了出來。該計劃源於重慶當地的一家名為重慶頤辰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重慶市政府將其作為招商引資重點扶持項目並投予2000萬的戰略資金,同時與渝新歐、南向通道、絲路擔保等政府平臺也達成戰略合作,並且宗申等摩托車整車及配件企業以及國內幾大市場摩托車和摩配各大商會也與其建立合作,共同推動我國傳統摩托製造的升級轉型,重塑摩托車產業的生態體系。

以產業互聯網賦能,Emorefor的生態計劃

Emorefor生態計劃中,主要以亞非拉這三大摩托車國際市場為主要戰地,瞄準整個後服務市場,以廣泛的線下海外倉與垂直經銷網點為脈絡,打造了以“emorefor”摩電後服務平臺為核心,同時嫁接智能物料管理體系、品牌孵化中心與後服務運營體系、創新研究院和工業設計中心、數字化交易中心、產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產業跨境融合等後服務一體化的發展模式。藉此發力,最終達到引領中國摩托製造產業升級轉型和重塑創新型生態系統,讓國內產業集群化跨境發展並實現產業的全球化領先的目的。

Emorefor的出現,能夠扭轉我國摩托車產業的凜冬局勢

而在Emorefor的全生態計劃中,東南亞——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及巴基斯坦作為先入市場,將逐一被打造成海外樣板市場。目前,“Emorefor計劃”基於泰國市場,構建了生產資質、基地、銷售集散通路一體化的生產共享產業園,並且佈局了電動車+充電樁+共享電池+車聯網的產業生態系統,實現了摩托車後服務市場的優化。除此之外,依託於已有的海外優質合作伙伴的戰略資源,“Emorefor計劃”已相繼完成了在南亞、東南亞其他的重點市場布點與落地。

生與死未必成定局,誰會是這場暴雨中的掌舵者

2019年的傳統制造業的整體形勢並不樂觀,對於摩托車製造也是如此,甚至有人斷言中國摩托車產業會在這一場寒冬中“死亡”。

Emorefor的出現,能夠扭轉我國摩托車產業的凜冬局勢

縱觀摩托製造發展史,其之所以呈現今日的頹勢,與它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拓展下的無序競爭密不可分,同時也是企業在豐沛的社會紅利的誘惑下沒有守住做實業的踏實心的後果……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如今眾多摩托車企業痛定思痛,已轉變以往急功近利的觀念,肯沉下心來落實到產品的發展趨勢、品質、技術、工藝及創新等層面上,踏實做企業,並且也從一盤散沙逐漸地走在一起共同面對整個行業的困境。

相信,這個被認為是夕陽的產業必定會迎來它的旭日東昇。畢竟,冬天之後,春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