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是名醫生,如今是一名腫瘤患者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抗癌故事,讓覓健陪您一起添增勇氣,擁抱愛,抗癌路上不孤單~


我曾經是名醫生,如今是一名腫瘤患者


按照原本的生活軌跡,此刻我應該穿著厚厚的隔離衣戰鬥在疫情的前線,因為我之前就是身穿白衣拿著聽診器、抱著病歷夾穿梭在病房和門診間的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


疫情發生了,作為一名黨員醫生,我肯定會衝向前,因為當年我舉起右手宣讀入黨誓詞:“…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更何況白大衣穿上那天也宣讀了醫學生誓詞:“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這是一名醫生的職責所在。


可生活似乎給我開了一個大玩笑,讓整日忙碌的我按下了暫停鍵。我給自己安排的體檢中發現了問題,突然就從一名醫生變成了一名癌症患者。


我曾經哭過、抱怨過、抱怨命運的不公,為什麼偏偏是我?為什麼會這樣?老天爺會讓我什麼時候離開這個世界?可等大腦清醒後我首要做的是自救,得讓自己活下去,於是開啟了我的漫漫求醫路!


在哪做手術,什麼時候去住院,找誰做手術…各種問題都要自己來計劃來操作來安排,親戚朋友生病住院我都能給安排的妥妥的,因為我是醫生。


可輪到自己生病了,親戚朋友幫不上忙,甚至自己都覺得無法跟他們說自己病了,因為生病了得找醫生,而不是對親戚朋友告知自己生病,因為自己就是醫生。


我多麼希望也有人幫我安排好一切,讓本就焦慮的我歇一歇……自己籤手術同意書,自己籤麻醉同意書,什麼都得自己來,因為家人不能很快明白這些內容。


接下來在恐懼和全麻中度過了手術,雖然我都知道手術的過程,但也抵不過自己內心極度的恐懼,永遠忘不了自己一個人在手術間外面等著護士推我上手術檯,人生中度過的最漫長連說話都發抖的一個多小時。


做完手術接下來等病理,焦急中等待,結果出來掛號找專家來看結果指定下一步的治療,雖說自己是個小大夫可病理結果代表什麼只能自己又自學了一番。


自己網上搜最新的治療指南,加之專家的解釋,化療是逃不過了,於是又要接受現實,又是哭又是難過可還要繼續往前走,比起手術,化療才是最痛苦的開始……


頭髮的瞬間脫落,面貌漸變的醜陋,一次又一次的身體的不適,精神的折磨,都要去適應去忍受去接受。


每次化療結束後把自己“隔離”在自己的小家,沒有勇氣見父母,怕父母見到自己難受的樣子擔心過度,怕自己哭得稀里嘩啦,於是選擇不見面,好幾個月沒有回我爸媽那裡。


自己心裡鼓勵自己努力的吃,每週一抽血,保證白細胞不低,血小板正常等等,要不怎麼能更好的按時的迎接下一次住院化療。


好不容易熬到還剩最後一次化療,我似乎看到了我的春天要來了,可疫情比春天來的更早更快,如果不生病我也會請戰去武漢。時不時的問自己,我這到底是怎麼啦?


回到現在的我,化療時間到了,平時住院要排隊,現在也要排隊,醫院還要讓再隔離,再提供隔離證明,查肺CT、血常規等等排除新冠,這些我都能理解,可腫瘤患者能等嗎?


我把這些都準備好估計21天都過去…...我發現我們不就是想活著嗎,怎麼就更難了呢,曾經我也幫助了好多患者來解決他們的問題,可自己成為一名患者,此刻誰來幫助我儘快住院完成治療,化療不結束放療不開始,時間就這麼往後拖…


全國腫瘤的患者不止我一個,我想她們給我一樣都面臨著治療延期這個問題,全國上下乃至全世界都在治療疫情,可誰來儘快地幫助腫瘤患者完成治療的問題呢?誰能體諒腫瘤患者此刻的無奈、絕望、無助和痛苦?

我想活著,因為我是個醫生還想繼續為患者服務;我想活著,因為愛我的爸爸媽媽只要看到我就看到了他們的希望,我想活著因為我想去看看這個大世界……


疫情下想活著的我是名醫生,疫情下想活著的我是名腫瘤患者,只希望早日結束這槽糕的日子,等待春暖花開的到來。


本文授權於:覓健社區覓友 向日葵2019.12.30

參考文獻:

1. 楊寶峰,藥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in 185 Countries .

3. Stockler MR, et al. J Clin Oncol 2007;25 (Suppl. 18):39s (Abst 1031).

4. 江澤飛等,中華醫學雜誌, 2020,100(00) : E002-E002

5. Zielinski C, et al. Ann Oncol 2010;Mar 23 Epub ahead of pri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