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5—27課)實用教學簡案

25 古人談讀書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5—27課)實用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借助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意,區分一些字的現代漢語意思和古代漢語意思。

3、能夠在閱讀中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習得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藉助註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意。

教學難點

1、注意區分一些字的現代漢語意思和古代漢語意思。

2、聯繫自己的讀書體會,從課文中的讀書方法受到啟發。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你知道哪些有關讀書的名言和讀書方法呢?抽生回答。

2、你知道哪些古人讀書的故事?誰來給我們講一講?

3、今天我們來學習《古人談讀書》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對待學習的。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指導學生觀察,明確課文總共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出自《論語》,告訴我們要謙虛好學、勤學好問。

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告訴我們讀書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為重要;

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國藩。告訴我們讀書要“有志”“有識”“有恆”,三者缺一不可。

2、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音字音和停頓。

3、教師教讀課文,學生跟讀並認真體會古文的朗讀。

4、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幾遍。

5、抽生朗讀,正音。

三、學習第一、二部分

1、學習第一部分。

(1)課件出示課文第一部分內容。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zhì)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抽生朗讀,正音。

(3)用斜線畫出停頓的地方,指導學生朗讀。

(4)認識“識”的另一個讀音“zhì”,意思是“記住”。

(5)“知”同“智”,智慧的意思。

(6)掌握生字“恥”“誨”並理解它們的意思。

(6)指導學生結合註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7)抽生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8)思考回答:為什麼說承認自己的不足,是“智”的一種表現?

2、學習第二部分內容。

(1)默讀課文,圈出生字“謂”“誦”“豈”自學。

(2)反覆朗讀課文,直到讀通順、流利。

(3)抽生朗讀課文,正音。

(4)指導學生根據註釋,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5)抽生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6)思考回答:朱熹對讀書有什麼獨特方法?這樣讀書的好處是什麼?
(7)你對讀書“三到”有什麼感想?“三到”之中哪個最重要?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背誦第一、二部分。

2、抽生翻譯第一、二部分的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意字的讀音和停頓。

2、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3、找出生字讀一讀,記一記,給生字口頭組詞。

4、同桌互讀,正音。

5、抽生朗讀,分男女讀,分組讀,齊讀。

6、指導學生結合註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重點理解“第一要志”的意思。

7、全班學生一起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8、熟讀背誦。

三、總結拓展

1、我們知道了讀書學習的方法,就明白了讀書學習的要義,如果能將這些方法運用到實際中去,將會更好地促進我們的讀書與學習。
2、聯繫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

26 憶讀書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5—27課)實用教學簡案

冰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掌握多音字“傳”“著”“卷”。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感悟。

3、積累語言,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感受作者所表達的“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情感。

教學重點

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讀書的感悟。

教學難點

1、理解“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之間的內在聯繫。

2、積累語言,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感受作者所表達的“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情感。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你知道讀書的名言有哪些?誰來給大家說一說?

2、第25課講的是古人談讀書,我們從中獲益不淺,今天我們要學的是現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一篇回憶錄《憶讀書》,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寶貴經驗,能讓我們感悟到讀書的真諦。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釋題。題目中“憶”的內容是“讀書”,從題目中我們彷彿看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讀書經歷以及一些啟迪人的經驗之談。

2、簡介作者冰心及寫作背景。

3、教師範讀課文。

4、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在文中圈畫出生字詞語。

5、指導學生學習生字,識記字音、字形並給生字組詞。掌握多音字”著“”卷“。

6、找出文中帶生字的詞語和四字詞語反覆朗讀,識記。

7、查閱資料或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8、指導學生書寫生字,抄寫詞語。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分段並歸納段意。

第一部分(1):總說。突出作者對讀書的感受和體會的強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說後總說,以自己幼時的經歷談“讀書好,多讀書”,說明讀書是人生的最大快樂,從讀書中能得到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側重談“讀書好”,以作者多年的閱讀經驗說明如何挑選、比較、選擇好書。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1、小組討論:

(1)冰心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麼樣的書才是好書?

(2)作者多年讀書的切身體會是什麼?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你最近讀過哪些書?有什麼深刻的體會?

2、默讀課文,思考回答: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歡讀書?

二、深入學文,體會作者對讀書的感悟

1、抽生回答:本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冰心回憶她讀書的經歷和感受。)

2、快速瀏覽課文,說說本文是按什麼順序來介紹讀書經歷的?找出相關詞語。

3、作者讀了哪些書?有什麼感受?找出來和同桌一起讀一讀。

4、從作者讀書的切身體會中,你感受到什麼?

5、作者讀了許多書後有什麼心得?又總結出什麼方法?

6、冰心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

7、在這篇文章裡冰心想說什麼?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讀好書”是全文的重點)

8、同桌之間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讀書的好處。

三、總結拓展

1、書像一位知識淵博的老師,能讓我們增長知識,教會我們怎樣做人。讀書可以豐富心靈,完善自我,的確是一件快樂的事。

2、課外閱讀文中提到的幾本書。

27* 我的“長生果”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第八單元(第25—27課)實用教學簡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四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學習作者讀書和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悟出的道理。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讀寫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提問: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3、“長生果”為什麼要加上引號?

4、猜一猜:課文要給我們介紹的長生果將會是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快速朗讀課文,思考:我的“長生果”究竟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

2、學生彙報。

3、圈出生字新詞,和同桌相互認讀。

4、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查閱工具書或請教同學、老師。

5、指導學生正確認讀文中的一些多音字和生僻字。

如:滸、冠、饋、差、禁、酵等。

6、找出文中的四字詞語反覆朗讀識記,並理解它們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感知大意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回答:

(1)作者讀過哪些類型的書?作者是怎樣讀這些書的? 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

(看:“香菸人”畫片——連環畫——文藝書籍——中外名著)

(2)作者寫了童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到了哪些道理?

a.讀“香菸人”小畫冊 b.讀連環畫 c.讀文藝書籍 d.讀中外大部頭小說

e.學寫《秋天來了》 f.學寫《一件不愉快的事》

(3)從作者所讀的書籍中你看出了什麼?

(讀書的範圍越來越廣,內容越來越深,從中得到的知識越來越多)

2、理解讀寫關係,學習讀寫方法。細讀課文,思考:

(1)讀書和作文有什麼聯繫嗎?從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聯繫實際說一說讀書和作文的關係。

(2)作者為什麼說書是“我”的“長生果”?體會課題的含義。

(書像長生果一樣,對“我”有好處。)

(3)為什麼又把書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呢?

(書是可以流傳下來的,我們通過看書可以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書就像“長生果”一樣不老。)

3、作者最後又悟出一個什麼道理?勾畫出相關語句並讀幾遍,細細體會。

三、總結拓展

1、作者讀書和寫作的方法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

2、你平時是怎麼讀書的?作者的寫作方法對你有幫助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