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住宅庫存已不足半年,2019年下半年房價壓力山大!

全國住宅庫存已不足半年,2019年下半年房價壓力山大!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自4月以來,全國已有15個城市發佈了收緊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然而,收緊房地產政策背後反映的是潛在的需求在逐步釋放,城市地產市場的分化將是以後的常態,那種普漲普跌的大場面估計很難見到,正如股票市場一樣,下面將進入個股時代。

國家統計局5月15日發佈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42085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的峰值相比,下降0.3%。3月和4月的銷售規模均高於去年同期,表明這段時間樓市成交活躍,當然,在國家穩定房價的政策下,一城一策調控,各地房地產市場呈現不同的走勢。

比如,一線價格堅挺,但是成交量淡定,除了廣州推地和新房熱情不減之外,北上都是陰跌,深圳成交也很活躍,但是礙於存量太少,市場持續性比較差。

全國住宅庫存已不足半年,2019年下半年房價壓力山大!

由於絕對銷售規模仍處於高位,加上一季度房企融資比較順利,投資信心和開工量有所恢復。前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達到11.9%,創下最近四年多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時,一二線城市再度出現搶地現象,部分城市還刷出了區域性“地王”。這些都說明房企和部分地區的信心在階段性復甦,比較以往,還是比較剋制的復甦。

這次其實唱主角的是二線城市,蘇州和杭州這類強二線城市,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之下,對未來產業規劃非常雄心壯志,對人口對人才的佈局未雨綢繆,除了不斷放寬落戶購房的條件外,還積極配套人才公寓、廉租房等,同時,繼續大力度推出土地供應,吸引房企加快開發,以滿足市場需求。

如蘇州,在過去的4月份,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都爆增一倍左右,拍地更是熱火朝天,最高需要85輪舉牌才能拍的,競爭激烈可見一斑,同時,蘇州上半年賣地收入已經超過700億,未到6月收入已經超過去年的一半。因此,對火熱的市場進行點剎是可以預見的事情,果然,在上週蘇州發佈限售令,給市場投機者潑了一盆冷水。

收緊政策的背後是地方政府需要面對的購房需求和供應的壓力,以及經濟穩增長的蹺蹺板,可以不誇張的說,對這種調控拿捏已經到了近乎藝術的境界。去年下半年,土地流拍的情況可能大家記憶猶深,對未來的不確定,房企都不敢入市,另一方面融資也控制非常嚴格,沒錢拍地,造成的結果就是各地的庫存在逐步消耗,尤其需求旺盛的城市。

2018年,全國庫存大概在13-15個月左右,即便地產商不建新樓,意味著慢慢的銷售,一年多一些就賣完,但是,庫存是不可能歸零,到了庫存6個月的時候,價格和市場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換句話說,房價上漲的壓力就會加大,這與穩房價的方向不符。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商品房待售面積是5138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4%,其中住宅庫存是24321萬平方米,同比增速下降14.7%,庫存的增速下降是銷售加快的結果。1-4月,商品房銷售面積是4208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的銷售36796萬平方米,增速分別同比微增0.3%。但是,簡單來看,現有的住宅庫存是2.4億平方米,按照1-4月銷售3.6億平方米的速度,意味著不到半年,新房就已經供不應求,由此可見地方政府賣地的壓力有多大。

全國住宅庫存已不足半年,2019年下半年房價壓力山大!

當然,從整體庫存來說,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的銷售是不理想,庫存在增加,但這對樓市的影響沒有住宅這麼大。

因此,第二季度將是拍地和建房的高潮期,在各地調控這麼緊的情況下,銷售的絕對量不減,說明樓市的剛需人群需求還是在不斷釋放,對市場和價格形成堅強的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