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code>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

是的,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龙应台/<code>

我很喜欢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她没有太多的要求,过多的说教,只是在不经意间透露出她那温婉的爱护,涓涓细流,温热却不滚谈。

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特殊的“天赋”

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特殊的“天赋”,只是有时它被隐藏起来了。

所以各位妈妈们,不要着急。慢慢等,孩子会展开他们漂亮的“翅膀” 而快乐在这个世上展现他们的美丽。

书中的龙应台她此时此刻不是一个文采斐然的作家,

她只是千万人之中的一位愿意用上“一辈子”的时间去等待自己孩子笨拙的去系上他的蝴蝶结。

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但是这样的“妈妈”似乎不多了,虽然我知道她们也依旧很爱自己的孩子,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都纷纷采用“急切的教育”,让孩子你快快走。

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视频,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往往都不能心平气和。忍不住自己的脾气而闹出了许多的笑话。


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孩子成长的路途应该是双向的,而非只有父母这个单项。


我们是可以一笑而过,但是孩子是否会在心里说“自己原来那么的笨,怎么教都不会”。留下了一些自我否定的评价。

在华安五年级的时候,龙应台收到了通知,说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音乐天赋的可以带孩子面试,然后进入音乐优资班。

但龙应台理解成了每个孩子都得来。

而华安却被这样的场景吓得哇哇大哭,连一首简单的德语歌都唱不出来。

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音乐老师强调这是只有具有“音乐天赋”孩子才来的地方。也许龙应台就像每个母亲那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特殊的潜能”,能够被激发出来。但是孩子的无措,让她选择让孩子慢慢来。

长大的华安也承认自己是个调皮的孩子,琴没有弹好,泳也没有学好,也没有控诉她。

就像大多数人长大那样说,

“当时我还小,你为什么不逼迫我学习呢”。

因为龙应台以幽默的方式告诉了小华安:

“好,现在不强迫你了,但是长大后不能埋怨我喔”。

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没有摆着“家长式”的架子来要求,而是以一个平等的,平视的方式来跟一个孩子来对话。

所以才有了华安认为他们不像大多数“家人一般”,而是“挚友”。

“放学的孩子”

一个母亲判断好人坏人的标准:是否喜欢孩子,喜欢孩子就是好人,不喜欢便是坏人。

在华安上小学的时候,妈妈觉得他可以独立回家,离家只有15分钟,就是拐三个弯的过程。

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可是时间一分分过去,华安还没有回来。打电话给他的同学都回到家了。

这时候作为一个母亲,便会胡思乱想,他是不是摔倒了,是不是被车撞了,是不是被人贩子拐走了,是不是坏人抓走了自己的小孩,开始以自己的“担心”折磨自己。

华安的妈妈很生气,看到安安回来的样子,脏兮兮的,还拿着一个“铁疙瘩”,每次回来都超过一个小时,她还是不断的紧张害怕,最后决定跟踪孩子。

到了中午11点50分放学,你可以看到安安带着自己的小伙伴去大铁门惹被栓住的狼狗,被狼狗的叫声吓得哇哇叫,但又去招惹,时间就这样过去12:00了。到了拐弯处,看到了死掉的苍蝇被蚂蚁搬运又爬下来观察,已经12点十五分了。

重读“孩子你慢慢来”,感受龙应台的温婉

和朋友告别,终于到了自己家的拐弯口,安安却跑到一个空旷的工地上去玩,似乎在找自己的宝藏。在回来等我路上打打闹闹,从放学到回家已经是一个小时零五分了。

华安的谜底也被妈妈揭开了,孩子都有着自己的“好奇心”,他的确按着路线回家的,只是回家的途中看到有趣的人,有趣的事,便驻足来观看,这也许一个孩子在学习如何观察世界的方式吧。

没有选择去警告,和训斥孩子,而是由自己去发现孩子的问题,这比任何的方式对比都非常重要,因为你把孩子当做一个“个体”,考虑到他的想法并且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就像华安对她的妈妈说:“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的“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虽然这样很难,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甜蜜的回忆,你在我们心中的位置,这或许会变得容易一点点”。”

如果在过去的日子中,存在父母与孩子沟通困难的问题,或是会浮现吵架的画面。这些都不必忘记,因为它是非常的珍贵。

简介:HI!这里是超级爱吃橘子的橘子文酱,一个佛系的90后,喜欢看书,养花,喝茶。欢迎大家一起来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