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鉅虧125億美元 孫正義陷資金困境

願景基金上年投資預計縮水1.8萬億日元(約167億美元),在願景基金之外的投資中再錄得8000億日元(約75億美元)虧損,此前宣佈籌集410億美元的資金回購股票和削減債務的計劃不變

軟銀鉅虧125億美元 孫正義陷資金困境

手握千億美元的孫正義陷入資金困局。4月13日,軟銀集團(9984.T)發佈業績快報,預計在截至3月31日的2020財年,將錄得1.35萬億日元(合125億美元)的運營虧損,為15年來首次年度虧損,也是該公司成立以來最嚴重虧損。其中,願景基金的投資預計縮水1.8萬億日元(約167億美元),在願景基金之外的投資中再錄得8000億日元(75億美元)虧損。

  孫正義對科技公司的鉅額押注,自2019年下半年以來持續遭受打擊。給軟銀年報帶來最大損失的兩家公司分別為“共享辦公”WeWork和衛星運營商OneWeb。WeWork在遭遇上市鬧劇後,估值從400億美元跌至80億美元,而OneWeb已在上個月申請破產。

  新冠疫情給這些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帶來沉重打擊。在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2020年一季度,出行行業受到重大打擊,Uber和滴滴的訂單量均大幅下滑。印度“共享酒店”品牌OYO在中國無序擴張後,從2019年12月底開始在中國大面積裁員,因線下客流斷絕,今年3月初裁員人數以千計。(詳見《OYO中國大幅裁員 全國各地員工赴上海討獎金》)

  此外,願景基金投資的機器人披薩外賣業務Zume和遛狗應用Wag也岌岌可危。

  投資者對軟銀投資組合的前景感到恐慌,軟銀股價已從今年高點下跌超過50%。

  在這個財年中這份業績預期中,還透露了軟銀即將剝離美國第三大運營商Sprint資產的信息。在業績預期中,軟銀將上一財年Sprint的收入定義為“非持續性業務收入”,不計入本財年的業績預期。軟銀表示,Sprint和T-Mobile的合併交易將很快完成。市場此前預測,減持或出售Sprint股權,是軟銀資金籌措計劃的優先選擇。

  自成立以來大手筆買遍全球科技公司的孫正義,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金困境。3月23日,軟銀宣佈將籌集410億美元的資金來回購股票和削減債務。

  資金困難下,軟銀選擇放棄對一部分投資企業繼續輸血。4月2日,軟銀宣佈終止從WeWork股東手中回購30億美元股票的要約,但對WeWork的運營不會收到影響。軟銀方面表示,迄今為止軟銀已為WeWork投入142.5億美元,多數流往股東,只有不到10% 的收益會流向目前的 WeWork員工。WeWork的董事會特別委員會對此表示不能認同,4月7日,WeWork一紙訴狀將大股東軟銀告上了法庭。(詳見“軟銀撤回30億美元收購要約 WeWork宣佈起訴軟銀”)

  軟銀目前手中所持價值最大的資產是阿里巴巴股票。彭博此前報道稱,軟銀計劃出售約120-15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以維持受到冠狀病毒疫情打擊的業務。此外,軟銀的國內通信子公司SoftBank的股權也在考慮出售名單之中。

  為了回購股票和償還債務,軟銀近期四處籌措資金,其高槓杆策略也引發市場擔憂。截至2019年年底,軟銀集團的負債高達1730億美元。3月25日,因穆迪將軟銀債券的評級從Ba1下調至Ba3,即投機級Ba級的最低一級,軟銀乾脆宣佈棄用穆迪的投資者服務,此舉引發市場對軟銀的進一步爭議。

  日本證券信息披露平臺文件顯示,3月19日,孫正義再質押2.8億股股票,股權抵押比例已提高至60%。2月25日,軟銀集團還向銀行貸款5000億日元(約46億美元),質押所持1/3的通信子公司軟銀的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孫正義還曾以個人名義為OYO提供擔保,2019年7月,OYOCEO李泰熙(Ritesh Agarwal)曾宣佈回購早期投資者股票,規模約在20億美金左右,孫正義為這筆借款提供了個人擔保。在2019年7月的那輪融資之後,OYO的估值高到100億美元。

  2019年7月,孫正義宣佈啟動第二期願景基金的募資,並表示已獲得1080億美元的資金承諾。但截至去年底,外部融資始終未到位,軟銀已先採用自出資部分開展投資。據日經新聞報道,軟銀已縮減對外投資,採取保守運營的方式,願景基金2期對外投資凍結。

  4月13日,軟銀集團股價收跌3.4%。全年業績預報發佈後,4月14日上午,軟銀集團股價上漲3.3%,軟銀通信子公司的股價下跌1.52%。軟銀在美國的存託憑證則在13日收盤下跌3.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