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老婆删了我十几次

我知道你们点进来看的基本都以为是有一个狗血的故事。对不起,让你猜对了。因为确实本来是可以变得很狗血的,但本人那时已经不是一个自带狗血体质的人了,所以可以说基本上毫无百转千回的故事情节可言。


事情是这样的,我当时有一个客户,他在我心中勉强算得上一个小儒商,长相有点类似某个专走大叔杀路线的男明星,算说财力无法与大土豪抗衡,但他温文尔雅的气质和文化修养,以及节制有度的方式(本科学历,英语还不错,见识广,上进心强),可以弥补财富的落差。


他是那种会在应酬场合很照顾地让我别多喝酒,遇到客户的刁难也会不动声色维护我;工作餐经常也不会含糊,一旦休息时间足够就会去很棒的餐厅就餐等。


他老婆删了我十几次


我们认识有些年头了,之前他经常会通过公司派遣我去协助他,于是有了不少的交集,但仅限于工作。


奇怪的是我发现自己经常被删,因为仅仅只是删除,我这个人又是粗线条的人,尤其对与我没有什么干系的事情,更是懒得往深处研究。


最开始的想法是他一定是手误;后来想可能是家里的小孩子乱玩手机;


我虽然觉得有点尴尬,觉得有点委屈和不被尊重,但因为只是我的客户,钱给到位就好。


更重要的是我刚刚提到他的节制有度,因为在一块工作的时候能感受到他的绅士照料style,但一旦分开,从不进行除工作以外的私底下的联络。能避免就绝对避免。


出于这些原因,我装作对被删掉的事一无所知,因为有时一发信息发现是被删除的,就直接电话了,反正也是为工作联系完毕见面做完就行,毫无疑点。他对于删我的事情似乎完全无感,一旦有事就加了我回来,也从不会解释(可能他也觉得我并不知晓)。


他老婆删了我十几次


最后来大概被删到第十次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按下发送申请加好友的请求,客户君立即通过,我直接说:“我发现我被删除了。”


他讪讪一笑,说:"啊,我不知道啊。“然后说:“应该是我老婆删的吧,她喜欢删我朋友圈的美女。”


我听到一回想,对,我知道我的确挺漂亮的,但我很少发朋友圈,寥寥几张还都是懒得修图的,再怎么也不至于老被删。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事多了去了。


不过成年人的好处就是都不纠结,对方如果说滚吧我我就“喳!” ,心中再有疑问,也不会非要问她为什么要删我呀,你的手机怎么可以随便让人删人很不尊重人呀,于是我就淡淡一笑,回:“那你老婆挺可爱的。”


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然后又被删了几次,我就直接电话联络了,发资料用邮箱,甚至到他自己提出来用现金结款。


他老婆删了我十几次


结果某天晚上,接到一个女人的疯狂轰炸,什么脏话烂话,只要你们能想象到的,都骂出来了,中间夹带着大量的生殖器词汇以及对女性本身特点的攻击,以及男女之间不可描述的事的各种用词,都骂了出来。


如果我愿意的话,我也是能骂出口的,以前的年纪小的我尤其。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与人恶战,确实是一件消耗能量的事,而且我实在是说不出口了,貌似说出来就立马呈现了一个自己都不喜欢的自己。


我试图去正常对话,但发现这对于一个处于情绪之中的人,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也有可能处于两个版本的人的对话,是根本无法听懂彼此的。没有说谁版本更高,谁版本更低,分界点可能没这般清晰,但也是可能的事。


他老婆删了我十几次


最重要的是好像我对此并无感了,听着那边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偶尔淡淡回应两句,不久我挂断了。后来看见她还关注了我的公众号,不断投诉。


在这个过程里,我心里感受到的是这个女人的愤怒和挫败以及绝望。并不想去琢磨到底他们之间是怎样相处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关注的是我自己在经历这件事,听到这些攻击的话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和心境


他老婆删了我十几次


比如一个人攻击你没生孩子,不如她有钱,大龄未婚,父母离婚,学历低,人长的丑,儿女成绩不好是个大沙壁什么的这些都不重要。


不是别人扔过来的所有的箭,你都要把自己当靶子去接住,而是要去看看这些箭有多少真的戳中了你的靶心,那才是你自己要去关注的,也是你自己可以去控制的。


别人你是控制不了的,试图控制别人最终只是徒劳。于是我最终决定把客户拉黑,作为客户他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客户,但如果真切地影响到了我,我不会拖泥带水地将他请出我的世界。


事后也有和一个大家共同的朋友吐槽,朋友说调侃说:“谁叫你好看又魅力呢?”我知道他是调侃,说:“比我好看的多得去了。”他说:“可是不是每个好看的都有机会接触到她老公。”


朋友最后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有的事你怎样都是避免不了的,哪怕你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得体和界限。“


他老婆删了我十几次


我想可能这件事整体上我确实有一些做的可能未必特别特别好的地方,但自己问心无愧就够了,在我内心并未有什么冲突,只是稍许感慨。


一个对老公不信任的人,以为自己的不信任感可以通过消除外界的东西来消解,而其实真相是你就要会搞定自己,就能搞定别人。但很多人以为答案都在外面。


就如某个名人所说的:”在一段关系里,一件事里照见自己,最后仍是自渡。“


作者:蔷的薇薇,一个擅长外语和穿衣打扮的心理咨询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