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深井,飲甘泉


挖深井,飲甘泉


文化藝術雖然高於生活,但歸根結底源於生活,源於客觀實際。深入地去體察自然,才能胸有萬壑,下筆有神。特別是藝術的形式與美感,只能從人類的生活本身去發現、提煉與獲得。有一位詩人形容作家坐在屋裡挖空心思寫不出東西的窘態是“把手指甲都絞出了水來”。但是,當你一旦走入生活就不一樣了,那裡面有精彩的故事、鮮活的人物,你做夢也想象不到的傳神細節。一座挖掘不盡的富礦呈現在你眼前,素材俯拾皆是,所做的就是如何把這些礦石燒煉成鋼。北宋著名畫家郭熙《山水訓》中“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的體會,如果不是他長期深入地體察自然,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出的。

路遙先生在當年領獎時說:“藝術勞動應該是一種最誠實的勞動。我相信,作品中任何虛假的聲音可能瞞過批評家的耳朵,但讀者是能聽出來的。”1951年5月,柳青離開北京,帶著簡單的行李,踏著一場瀟瀟春雨中的泥濘路,來到陝西長安的皇甫鄉安家落戶。他在鎬河畔神禾原上的古廟裡,像一個農民一樣住了14年,創作了中國文學史上的扛鼎力作《創業史》。我們現在的作家、藝術家還有多少人像柳青、路遙一樣,捨得拿出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深入生活成就一部作品?

“深挖井”方能“飲甘泉”。凡是傳世之作、千古名篇,必是植根生活、篤定恆心、傾注心血來完成的。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新中國的文化中心,有著深厚的文化藝術積澱,請大家一起敞開心扉,細細品味,薪火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