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獨生子女父母的一封信

親愛的獨生子女父母你們好,昨天我回答了,悟空問答,“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一線城市生活工作,退休後的父母該不該和他們一起生活?”

為此,我有感而發,想和獨生子女的父母說說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到你們,讓你們快樂幸福地安度晚年。

獨生子女是一個特殊年代,營造了一批特殊孩子的代名詞。

咱們國家從1980年至2016年實行了“只生一個好”的計劃生育政策。那時,多數家庭出生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

時間荏苒,日月更迭,轉眼幾十年過去了,這些80、後的孩子已成家立業。90後的孩子正處在結婚、工作、學業這樣個人生階段。00後和2016前的孩子都還在上學。

從1980至2016年我們國家實行了36年,“只生一個好”的計劃生育政策。時至今日1980年出生的孩子,已有四十歲而不惑之年了。他們的父母已年過六旬開外了。1990年出生的孩子,也是三十歲而立之年了,他們的父母已過知天命之年,奔六十歲的人了。

所以這些孩子是生活、工作壓力最大的孩子。

我們的國家在1992年就實行了市場經濟。如果沒有經濟收入,就得忍飢挨餓。如果沒有經濟收入,哪來的小康生活。何況,現在住房還得自己買,房價又高。如果不是靠父母幫著他們,90後的孩子能有幾個能買得起房子的。別說90後,80後如果不是有出類拔萃的才能,靠自己買房也困難。所以話又說回來了,這些獨生子女的父母,把心血和積蓄全部付出,給了獨一無二的孩子。

現在父母老了,都希望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可是現在的孩子,他們長大了,他們不全全屬於父母了。他們長大已有自己的家了,他(她)的家裡,有他(她)的愛人,有他(她)的孩子。

如果你非得給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你在想想自己子女的配偶父母,是不是也想給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呢!

如果雙方父母都住在一起,日子久了會不會有矛盾,發生衝突了怎麼辦。再假如雙方父母有矛盾了,這對小夫妻怎麼辦。誰都站在誰父母這邊,那日子還能過嗎!要是小夫妻有矛盾了,父母都不在身邊,他們夫妻倆別管誰和誰服個軟就過去了。父母都在身邊,小夫妻倆誰也拉不下臉給對方服軟。即使他們一方拉下臉服軟了。誰的父母看到都不舒服,覺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了。這樣雙方父母也摻合,小夫妻倆的日子還能過嗎?

所以我給獨生子女父母個建議,如果經濟條件好些的,就離孩子近些買套房子。老兩口過自己的生活。如果孩子忙,就隔三差五的去看看孩子。孩子有點時間了,來看父母也方便。星期天一塊聚聚,兩親家聊聊天,孩子們來了也熱鬧熱鬧。這樣誰也不打擾誰的日子,誰也不干擾誰的生活。

再所以如果他們有孩子了,兩親家母商量商量,誰身體好就以誰為主看。如果都想看,就公平些,爺爺、奶奶看一星期,姥姥、姥爺看一星期。這樣最好,孩子換換環境,有一方還能休息幾天。

如果買房政策、經濟情況不允許,就租房子住。最好不要和孩子住在一起,可別等著有矛盾了再搬開住,那就晚了!人一旦有矛盾了,把它消化掉,回到以前,很難、很難,有些記憶在腦海中,是刪不掉的。

我說個真實的事情,一女孩,老家是很遠地方的。結婚後把父母接到身邊一起生活。一年以後女孩的父母於男孩開始有矛盾,矛盾越聚越深,到了兩年多的一天,男孩對女孩說,他要女孩選擇,如果女孩選擇她的父母,他就和女孩離婚。如果選擇他,她父母必須回老家去住。最後,女孩選擇了男孩,把她的父母又送回很遠的老家了。

還有一個事實,男孩和女孩結婚後生了孩子,男孩的父母過來看孫子。幾個月過去後,女孩說公公、婆婆早上起的早,說話聲音大,影響她休息了。還說公公每天愛喝點酒,喝了酒愛嘟嘟囔囔話多,她受不了。公公、婆婆說,孩子都是他們帶,還挑這樣那樣的毛病,愛喝點怎麼了,多年的老習慣。再說了,喝酒是用我們自己的錢買的,又沒花你的錢。就這樣矛盾越積越多,後來公公、婆婆回了老家,孩子找了個保姆看著。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但也有生活在一起關係融洽的,只不過融洽的比不融洽的多。

古人說的好,“婆婆再好也不是親媽,兒媳婦再好也不是閨女。”言外之意,“丈母孃再好也不是親媽,女婿再好也不是兒子。”

再說了,何苦呢!父母辛辛苦苦為兒女操了多半輩子心了,他(她)們長大了,讓他(她)們過自己的日子吧!他(她)們的快樂,也是父母的快樂。

給獨生子女父母的一封信

孩子大了,他們才是一家人呢!

父母們年輕時,那些年月過的是啥日子啊!那時的經濟狀況都不是挺好。現在終究過上好日子了,老兩口恩恩愛愛在一起生活才是最終的幸福。

照顧好老伴,過好自己的生活,健健康康的多活幾年,那才不枉人生一世呢!

想明白了,就快樂了,快樂了,就健康了,健康了,才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獨生子女的父母們,請關注我。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困擾,請告訴我,也許我的建議,能讓你矛塞盾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