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雨中呼喊》:人終究要在死亡中學會思考和麵對死亡

死亡就像冰冷生硬的鐮刀,阻斷了我們和去世者的聯繫,從此陰陽兩個,生死殊途。

——凱瑟琳.道蒂

我父親走的那天,我一個親戚家做滿月酒,父親叫我早點過去,不用擔心他。

我說那好,我吃完中飯就過來。

誰知道當我正在吃中飯的時候,醫院裡打來電話,說父親過世了。

當我匆匆忙忙趕到醫院,父親好像睡著了一般,無論我抱著父親的遺體怎樣的呼喊,他都睡得那麼沉那麼靜,讓我覺得自己的呼喊是多麼一件恐怖的事。同時我又多麼希望自己從來都沒有離開,也許死神就不會帶走我的父親了。

當時,那種絕望,那種悲痛,現在想來,都痛徹肺腑。

而每個人從生下來的那天起,都會經歷親人的死亡。小時候還不明白死亡意味著什麼,而隨著年齡的長大,卻發現死亡越來越衝擊一個人的內心,那種對死亡的恐懼油然而生,從而認識到人無論怎麼折騰,終究是要走向死亡的。

《在細雨中呼喊》這本書中,作者餘華以回憶的口吻述說著過去的歷史,但他並沒有依照時間的線索來交代故事,而是從零碎的片段中敘說著每一個獨立的情節,通過孫光林的回憶,把這些零碎的碎片串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而死亡意像,從開始走到結尾,形成了本書的一個特色,餘華企圖從死亡中思考活著的意義。

《在細雨中呼喊》:人終究要在死亡中學會思考和麵對死亡

1、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

非正常死亡

文章一開始孫光林回到南門,就看見一個穿著一身黑色衣服的陌生男人,用犀利的目光注視著他。幾天後的一個上午,他和其他孩子一起來到一個破舊的廟宇,然後一個孩子告訴他們,那邊有個死人,而那個死人就是孫光林看見的那個陌生男人。

故事並沒有查根究底的追問男人的死亡原因,而只是說一個六歲孩子對於死人的感覺。書中這樣寫道:我第一次看到了死去的人,看上去他像是睡著的。這是我六歲時的真實感受,原來死去就是睡著了。

不單是孫光林,我想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死亡對他來說,應該都不會有太大的感覺,太多的情緒上的波動,甚至於在頭腦中留下太多的印象。在他們的意識裡,死亡就是睡著了。

孫光林第二次看見死亡是在弟弟孫光明8歲的時候。弟弟和他的玩伴們一起去河邊摸螺獅。當他們往深處走的時候,其中一個孩子發出尖叫聲,孫光明以為自己可以救其他孩子,結果卻是一瞬間的踩空然後淹沒在河水裡。

非正常死亡給人的感覺印象深刻,也更給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人們在談這些東西的時候,都會面對過去,然後通過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所想的情節,從而獲得自己的經驗。

這讓我想起作者說的那句話來:人們在面對過去時,比面對未來更有信心。因為未來充滿了冒險,充滿了不可戰勝的神秘,只有當這些結束以後,驚奇和恐懼就轉化成了幽默和甜蜜。

正常死亡

母親和祖父都是正常死亡。

母親是吐血而死的,死之前她害怕弄髒地面和床單,於是自己起身拿了個臉盆接著。在那一晚,她用她最響亮的聲音把自己家裡的所有的物件叫了一遍。是壓抑,是憤怒,是仇恨,讓這個沉默寡言的女人在臨死前的那一刻才把自己多年的情緒發洩出來。

而祖父在晚年的時候一直受到了兒子的白眼,說他是個吃白飯,盼著他死。他在死之前折騰了二十多天,說自己要死了,結果沒有死,在大家都以為他不會死的時候,他卻死了。臨死的時候緊緊拿住兒子的手,眼角流出兩滴淚。

看上去正常的死亡內心也藏著生活給以的一世的辛酸。親人的背叛,生活的卑微,死彷彿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種解脫。

《在細雨中呼喊》:人終究要在死亡中學會思考和麵對死亡

小結

隨著回憶的拉開,你會看到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看得讓人揪心,讓人恐怖,讓人不知所措。不知道為什麼死亡就來了,不知道為什麼一個人就死了呢?沒有人喜歡死亡,正如沒有人喜歡悲傷一樣,而在這本書裡,出現得最多的就是死亡,不單單是弟弟的死,還有祖父的死,父親的死,母親的死,繼父的死,朋友的死等等。一個又一個的正常或非正常的死亡穿插在回憶當中,伴隨著孫光林的童年和少年。

在餘華的筆觸下,他把人們所不願意面對的死亡用血淋淋的方式寫出來。在平靜的敘述中一次又一次的讓死亡登上歷史的舞臺。他想要傳遞給人們的,死亡是存在的,死亡同生一樣,隨時隨地。

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成就真的勇士。

《在細雨中呼喊》:人終究要在死亡中學會思考和麵對死亡

2、死亡是不可預料的

我們無法控制死亡的來臨,就如同我們無法知道生的誕生一樣。死亡是無法預知的。

養父王立強是因為姦情被一位同事的妻子發現,而那位妻子任憑王立強怎麼哀求都要當時代道德的忠實衛士,王立強為了報復對方向其扔了手榴彈,結果沒有炸死對方,反而逼得自己不得不自殺。

字對他自殺的描敘可謂是驚心動魄但又筆觸溫柔。因為孫光林回憶起了他的美好,這個不是父親卻最像父親的人,給以了孫光林父親般的關愛。

還有陪國慶一起的那個老太太,那天,國慶陪著她一起去打醬油,老太太感覺累,就坐下來休息,誰知道,就這麼著永遠的睡著了。

還有好朋友蘇宇的死,在那個清晨,當所有人都問候了他一遍,他卻無法告知所有人自己不舒服,繼而腦血管破裂而死。

在餘華的筆下,死亡是不可預料的,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的。父親嗜酒死在最骯髒的糞坑裡,曾祖父是病死的,曾祖母是被狗吃了等等。

每當我看到這麼多死亡和死亡的方式以後,我都感到一種驚悚和恐怖,不僅僅是因為書裡描寫,而是透過書裡我們更看到了一種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死亡在我們成長的路上一直都在悄悄的尾隨。不可預料也無法預料。

《在細雨中呼喊》:人終究要在死亡中學會思考和麵對死亡

比如新聞裡報道的無錫高架橋坍塌事件致3人死亡,比如17歲少年因不滿母親的嘮叨而年少跳河,比如大學生為救同學被殺死等等,不一而足。

而在我的生活中,親人也是一個又一個的離去。我二哥死在飯館裡,那天他開完會回來,開車去機場接了出門旅遊的妻子,兩個人坐在一個飯館裡,聊著,突然,我二哥往後一倒。直到他死,他都再也沒有醒過來,也沒有說一句告別的話。醫生說是腦部動脈血管破裂。

而我大哥死在工廠的廁所裡,當人們發現他的時候,他只是說頭暈,從救護車過來到他動手術到他死亡,他都沒有再說一句話,沒有再睜開眼睛。

而我大姐死在廚房裡,當時正在炒菜,然後往後一倒,送到醫院的時候,她已經說不出話,只是看著我不停的眼淚直流,然後就是口裡冒出嘔吐物。晚上十二點,就走了。

人生就是如此,無論你處在童年少年還是青年中年老年,無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你都不能防備的就是死亡,你都無法預料的就是死亡。在我的親人中,他們都還在青中年,甚至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死,直到死的那一刻,才知道,死神也不是按時間順序而來的。

餘華說,在漫漫記憶裡去確定那些轉瞬即逝的地點,與曾經出現過的敘述約會,或者說與自己的過去約會。從而獲得應有的權利,去重新理解他們的命運的權利。

而我重新去回憶他們的離開,看著漸行漸遠的背影,他們的曾經在我腦海中一一走過,如同放電影般,讓我倍加珍惜生存的價值,也倍加珍惜自己擁有的親情。

《在細雨中呼喊》:人終究要在死亡中學會思考和麵對死亡

3該如何面對死亡?

在餘華的筆下,死亡是無處不在的,甚至是貫穿了作品的始終。就好像他的另一篇小說《活著》,死亡伴隨著福貴的一生。從福貴父親被氣死,福貴的兒子為了給縣長的老婆輸血而死,女兒產後大出血而死,孫子被豆子撐死等等。

餘華以一種殘酷而驚悚的方式描寫了死亡的無處不在,死亡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不可言說的,可對於作者餘華來說,他在字裡行間卻是表現非常的平靜,用一種很理性的方式來對死亡進行描述。

這可能和他的童年有關,因為他的父母都是醫護人員,當別的小孩都在玩的時候,他卻守在冰冷的醫院裡,在《朗讀者》中,他曾經說過他還睡在停屍間裡,他不覺得怕,反而覺得特別涼爽。所以,對於死亡,他比別人看得更加淡然,也更加熟悉。

死亡無處不在,也讓我們從中領悟到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死亡呢?

首要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身體健康的時候,是不會想到死亡的;而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死亡就會走進我們的腦海,在腦海中盤旋,揮之不去。

我認識的一個文友,她是甲狀腺癌,查出來的時候是中期。當時的她,面對自己的病情,或有可能要死亡的事實,沒有慌亂,而是在自己的過去中找原因,後來發現同她的情緒有很大關係。

因為她是一個急性子,又多愁善感,遇事喜歡鑽牛角尖,有不開心的事情從來都是自己默默忍受。每次兩個人都因為帶孩子的事情吵架,吵完以後,心情沒有得到及時梳理,導致她生悶氣。

知道原因後,她及時進行改變,學著把事情看淡,也不再動不動就生氣,發生事情,學著與家人商量,不再一個人默默承受。

一年後,通過她積極的配合,及時的調整,癌細胞終於離她而去。

所以說,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還是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調整好心態。與其悶悶不樂,不如開開心心過好每一天。

其次學會好好告別

美國有本書叫《好好告別》,作者是凱特琳.道蒂,這本書寫的是她在火葬場的工作實錄,描述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死後的情形,以及她對這些死人所要做的必須的處理。畫面非常真實、殘忍、震撼。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而這樣的真實也讓我們懂得每一天的重要,同時也變得更加坦然、淡然、勇敢。既然死亡遲早都要來臨,何不選擇好好告別了。

正如電影《遺願清單》中的兩個老人一樣,知道自己只有一年的生命,於是列出了自己的心願,兩個人互相幫扶著一起完成了彼此的心願。

片中臺詞說:活著的人活著,像永遠都不會死去一樣,而死去的人死了,像永遠沒有活過一樣,生和死是永遠無法溝通的兩個世界,永遠無法溝通,所以,由生到死的這個過程,才顯得那麼意義重大。

再次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當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總會發現有很多遺憾充斥在心中。正如費玉清說說,我們每個人為了達到更高的境界,總是快步向前。

從來都沒有想過人生會有生離死別,也沒有想過親人有一天也會離我們遠去,也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離開。

直到死亡真正的來臨,才明白生命的意義,而遺憾卻已經生成。

故而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不再是一個明天的主題,而是今天的行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