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最近加入了一個副業群,裡面有很多人都是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但是實際上又有第2個職業,或者在默默尋找第2個職業。他們覺得自己是斜槓青年。

他們的共性就是不滿足於當下的工作,覺得當下的工作沒有發展空間,一直做下去可能也就那樣了。所以在本職工作之餘還發展其他的副業。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斜杆青年在百度百科上的定義是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斜槓青年的概念始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2007年寫的一本書《多重職業:讓工作和生活獲得雙重成功的新模式》

斜槓青年這個標籤其實帶有很多的光環。斜槓青年是一個讓人覺得很高級的詞,一聽到你是斜槓青年,可能就會覺得你很厲害。擁有很多的興趣和技能。也會帶給人是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印象。但是很多人本身並不是斜槓青年而把這個標籤往自己身上放。

但大多數人成為斜槓青年的初衷都是為了減少自己的經濟壓力,而不是真正想成為斜槓青年。這也是現在很多上班族面臨的一種窘境。不滿足於當前的職業,想通過發展其他的職業來增加收入,但是由於對於對職業和自我的認知並不準確,所以經常會陷入看似很努力,實際上也很迷茫的狀態。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比如一位朋友是一名設計師,但她對於自身的職業並沒有規劃,只是因為大學的專業學了這個,於是工作也只能找到設計的工作,自身對於這個工作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存問題。

工作之餘所有的時間她都放在瑜伽和健身上,她還用自己2個月的工資去報了一個瑜伽教練班。她的想法是工作先做著,但其實自己並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在上面,每天更多想的是怎麼練好瑜伽。練好了之後就可以去瑜伽館上班,做一份自己相對喜歡的職業。而且還有比較高的回報。在她看來,未來是很美好的,自己也是積極向上的,但是同時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狀態。

成為斜槓青年,除了要做好本職業的同時,還要兼顧其他。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真正要成為斜槓青年需要有的三點心理準備。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01告別打工者的思維,用創業者的思維去利用好自己的時間

打工者的思維是指用時間去換金錢。比如我們每天上班實際上就是在出賣自己的時間和技能來獲取回報。在人力資源市場上,通過不斷升值來增加自己的市場價格,以此來提高收入。

舉個例子,在公司裡經常會遇到一些同事,為了賺取一些調休的假期。本來可能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他可能要做到3個小時,並且還拖延到下班後的時間來做,這樣可以算成加班。之後也可以調休。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而創業者思維更多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企業來經營。擁有創業者思維的人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用最少的時間創造最大的價值和最多的收入。時間是非常重要的資源,還會想辦法利用他人的能力,更好地學會合作。

“副業剛需”是最近經常被提到的很熱門的詞。就是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滿足於現有的職業了,不想自己就這麼過下去,拿著一年幾乎都不漲一次的工資。大家都開始學會對自己的未來規劃,不想自己陷入被動當中。

然而,創業者思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去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利用好自己的時間。比如你下班後不再可以那麼舒適地吃完晚餐看個電影,或者打個遊戲。本職之外的工作會佔用了工作之餘的很多時間,讓你不再那麼自由,也會活得更累。

02折騰是斜槓青年的代名詞

很多都說自己想成為斜槓青年。多發展一些業餘愛好,讓自己生活不再那麼單調。但是都忘了斜槓青年是會讓你更加忙碌,更加折騰。你需要犧牲很多自我的時間,投入更多的精力。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就拿自媒體來說,我不輕易相信通過寫作可以達到月入過萬的目標,更多隻是少數。而這少數當中除了有紮實的功底之外,其實也投入了很多的心血。寫作是一件需要靜下心來做的事情。為了寫作,你可能需要去查閱很多資料,堅持閱讀,積累素材等。也許你忙活了2,3個小時都還能把主題給定下來。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去理順這個過程,根據自己的目標,過程中不斷地去突破。

哈佛積極心理學教授泰勒本沙哈爾在他的《幸福的方法》書裡提到,目標可以給我們方向感,不至於迷失。

擁有目標可以讓你在過程中更加有動力去做自己認定的事情。也許並不能達到,但是需要擁有目標來指引自己走下去。

而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意味著需要時刻去想著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離目標更近一些。這個過程是很折騰的。就拿寫作來說,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寫了一段時間之後也會陷入迷茫,那麼這時候回顧自己寫作的初心,並且再定下階段性的目標,會讓你更加有動力去支撐。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03倖存者偏差:不要陷入成功學的誤區

所謂的倖存者偏差是指由於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你會大大高估成功的希望,看不到失敗,只看到那些被過濾的數據。

最近雙11期間,各大電商都在瘋狂競爭,都是打著最優惠的價格,通過各種方式來留住顧客。希望雙11的期間能收穫歷史新高的業績。於是出現了很多社交電商的帶貨副業。

一個副業的負責人為了吸引人加入小程序推廣平臺然後進行帶貨促進消費。他在群裡給出了一組數據。數據中提到副業群裡的一個人通過帶貨一天收入5K,並且也給出數據截圖。很多圍觀者就提到:“哇,一天5K,那一年下來不是一套房子就有了。”看到這個數據,大家都被吸引過來了,彷彿自己一加入也可以獲得這樣的收入和回報。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社交電商的關鍵在於信任和分享。你組建了一個群體,別人因為信任你而加入,因為是你推薦而且分享的選擇購買。

而實際情況下,確實也有人做得很好。一天可以有上千的收入。但也有人幾天過去了還是沒有成交一單,建立起來的群也變得很冷清。

因為雙11已經經歷了這麼多年,大家已經知道當中的一些促銷的方式,如果用不買吃虧這套已經不能讓消費者買單了。社交電商也意味著需要拉很多有意向購買的群體進入交流群。人群包括自己的朋友,親人。但實際情況是很多人入群之後就退群了。因為知道這是套路。所以你也會面臨著很多的沮喪。

斜槓青年真的那麼容易嗎?沒了解這3點還不要說你是斜槓青年

總的來說,要成為一名斜槓青年你必須要有創業者的思維,不害怕折騰,只顧風雨兼程,同時也不陷入成功學的誤區當中,正確地認識倖存者偏差。不要因為一時的激動興奮而去做某件事,之後有因為挫敗而覺得自己無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