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電動有點牛,拒絕套路,硬核營銷走起

今夏,硬核神仙劇《長安十二時辰》必須榜上有名。宏大華美的畫面,精良的拍攝製作,動不動就是長鏡頭暴擊,加上劇情水準時刻在線,該劇霸屏了整個朋友圈,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5,口碑不同凡響。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熱度越來越高,各種植入廣告應接不暇,其中迅速抓住小編眼球的居然是在42集和大結局48集中出現的小牛電動中插廣告。掌握大案牘術的徐賓巧妙利用小牛電動智能大數據,快速找到伏火雷,解救長安於危機時刻。

小牛電動有點牛,拒絕套路,硬核營銷走起

從內容上來說,整片呈現接近優秀廣告片質量,品質上乘。從創意來上講,廣告創意深度結合大劇劇情,軟性植入賣點,可以說是玩得高端有深度,又不失社交屬性。從觀眾反應來看,趣味的廣告得到了用戶點贊,給予了網友二次創作空間,玩梗、造梗、自主傳播,產生了一波自來水式安利,此次投放實實在在地為小牛電動增加曝光、造勢引流。

從品牌角度來看,小牛電動軟植《長安十二時辰》的中插廣告擊中用戶群體,大劇用戶群與小牛電動的用戶群體高度重合,整體調性有內涵有格調,小牛電動更是高調大方輸出產品賣點,展現產品實力。小牛電動這一波操作,可以說是對產品定位的深入解析和對目標人群的高度覆蓋。

回顧5年來,外界對小牛電動的營銷模式一直被津津樂道,從一開始入場電動車行業,就獨樹一幟成為網紅。眾籌出世,小牛電動立刻捉住用戶眼球;通過互聯網營銷模式,迅速在一、二線城市白領階層成為爆款。M系列車型在全球拿遍設計大獎,更是在專業設計上建立絕對優勢,在業內形成自傳播效應。

2018年,小牛電動推出了與邁凱倫高端跑車聯名款電動車,憑藉奪目的外觀、高性能的配置備受車友關注,兼具實用價值與收藏價值於一體。而更為大眾熟知的是國民老公王思聰、國民岳父韓寒、哈登等都紛紛騎起了小牛電動,自此,小牛電動的高端屬性深入人心。

小牛電動有點牛,拒絕套路,硬核營銷走起

不同於傳統電動車企無差別覆蓋的戰略,小牛電動走出了差異化路線,基於對用戶的洞察,精準覆蓋一二線城市高端人群,打響”高端“標籤,打造屬於小牛的記憶點,迅速佔領用戶心智,鎖定並觸達潛在用戶人群,這些是傳統電動車企所不能及的。在小牛的用戶群體中,有很大部分甚至是第一次購買電動車,這便可以看出,營銷方式不同,覆蓋的人群不同,而本質上每個品牌的用戶群體也不大相同。

廣告創意方面,小牛電動延續“互聯網營銷”模式,在傳統電動車企業堅持營銷三件套:請明星代言、投放硬廣、贊助活動的時候,小牛已經意識到營銷承載媒介的變化和升級,提前佔領互聯網營銷高地,成為電動車領域中互聯網營銷的先行者。

小牛電動聯合張子棟拍攝創意視頻,挖掘用戶痛點,講述日常出行裡令人奔潰的瞬間,日式幽默令人眼前一亮,廣告洞察引起共鳴,精準鉚釘互聯網用戶群體,收穫了一致好評。在口碑大電影《快把我哥帶走》中,小牛電動產品植入,推進劇情發展,增加品牌曝光度,收割了一大波種草用戶,成功將流量轉化為銷量。此次小牛電動與《長安十二時辰》的合作,更是樹立品牌調性,深入解讀賣點,引發用戶UGC,玩轉互聯網營銷。

新媒體環境下,用戶對營銷信息的“免疫力”在不斷增強,企業為達到更好的營銷效果,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小牛電動更注重精準洞察消費者和受眾的訴求,從打造精品爆款到精準攔截目標用戶,並主打lifestyle的品牌文化,以提升資深用戶的體驗和精神追求,產生強烈的品牌吸引力,以擴大品牌的用戶群體,力求以最少的成本,撬動最大的營銷成果。

事實證明,小牛電動成功通過互聯網營銷方式,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掌聲,並沒有人們想象的如流星一般飄過,反而越做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