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阿斗,並非難堪大任,歷史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有句俗話叫做“一世英雄二世亡”,這句話所蘊含的道理正是在中國歷史中一遍又一遍重演的悲劇,放眼中華5000年的歷史上,有秦二世禍國殃民下有隋煬帝暴怒無道,在統治階級中經常由於父輩太過強勢使得前者死後子孫難堪大任國家後繼無人。

扶不起的阿斗,並非難堪大任,歷史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而在三國的歷史中與此極其相似的是以“樂不思蜀”而聞名天下的君主“劉禪”,可是如果熟讀三國的朋友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劉禪作為一國之君在面對諸葛亮獨攬大權的時候,其做法讓人匪夷所思,劉禪是蜀國名義上的第二代統治者而這位所謂的一國之君,卻一輩子活在諸葛亮的陰影和庇護之下,由於在這段時間中文學作品對於孔明的刻畫實在太過詳細,只讓劉禪這位名義上的統治者留下寥寥的幾筆,就算如此其中也不乏譏諷之語故而讓人們覺得劉禪也是無能之人,實際上我們在歷朝歷代中都能見到這種君臣地位不對等的情況,皇帝凌弱屬下強勢這樣的情況作為統治者而言只有兩條出路,其一 像康熙一樣斬鰲拜、削三藩總攬事物於一身復我江山社稷,其二 就只能如漢獻帝一般反抗失敗使得帝王大權旁落,莫說是家國天下連身家性命都繫於他人之手,可是反觀劉禪他兩種手段都沒有選擇,而是一直隱忍一直退讓將國家的軍機要事全部託付給諸葛亮一個人,其實劉禪深知憑藉自己的能力是無法與其抗衡的,索性將計就計一直把諸葛亮活活拖死,讓本來善於治國短於將略的諸葛老師屢屢領兵出征,這便有了後來的六出祁山,其實六出祁山成也好敗也罷結果不是最終的目的,劉禪是想通過每一次的出征去消耗諸葛亮的身體和精力,而作為臣子的諸葛亮如書中所述如此工於心計怎麼會不知道兵出祁山只有害而無一利呢,只可惜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此看來劉禪並非是我們熟知的愚笨之人而擁有大智若愚以退為進的大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