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說起劉禪,相信大家腦海中會第一時間浮現出“扶不起的阿斗”、“樂不歸蜀”

等字樣。這說明,劉禪不思進取的形象已經固化在我們的腦海中了,蓋因他在賢相諸葛亮的輔佐下都不能有所作為,人們怒其不爭,所以稱其為“扶不起的阿斗”。可是,劉禪的不思進取是生而有之,還是後天形成的呢?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從劉禪說起。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劉禪劇照

少年劉禪學文習武,天資仁敏

經過研讀史料可知,劉禪的文學造詣雖然比不上七步成詩的曹植,但他也是一個天資仁敏、好學之人。

  • 拜名師學文習武

劉禪在當上皇太子後,劉備就未雨綢繆,開始培養他治理國家的才能。劉備為劉禪配備了豪華的師資力量:由諸葛亮親自抄寫《申子》、《韓非子》、《管子》及《六韜》等書給劉禪學習,並不厭其煩地監督他學習;劉備還讓劉禪拜急才伊籍為師學習《左傳》。在兩位大師的親自教導下,劉禪總算學有所成。另外,為了讓劉禪具備文武雙全的能力,劉備還安排他學習騎馬射箭。在《寰宇記》有記載:

“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里,劉主禪學射於此。”

常言道:“名師出高徒。”在諸葛亮、伊籍等名師的指導下,劉禪的學識要說達到或已經超過老師,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也絕非是常人可比的。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諸葛亮

  • 天資仁敏,頗有急智

“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諸葛亮

諸葛亮對少年劉禪的評價很高,這起碼可以說明劉禪在智力及思維能力等方面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是高於常人。而從下面的兩件事來看,諸葛亮說此話並不是吹捧劉禪,而是劉禪確實是才思敏捷之人。

當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後,魏延誣奏楊儀造反。而劉禪在聽完魏延表奏後,馬上就提出疑問:“魏延乃勇將,足可拒楊儀等眾,何故燒絕棧道?”這句話可謂是說到了點子上,可見劉禪的思維之敏捷。

而在劉禪投降後,有一天司馬昭突然問劉禪:“你在這裡還會思念蜀國嗎?”司馬昭這一問暗藏殺機,如劉禪應對不當可能會惹上殺身之禍。但劉禪已聽出司馬昭的弦外之音,他淡淡的說了一句:“

此間樂,不思蜀。”司馬昭聽到此話後,認為劉禪是一個不知羞恥之人,就徹底放鬆了對他的警惕,劉禪也因此得以保全了性命。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看出,劉禪絕對不是愚鈍之人,而確實是諸葛亮所說的“天資仁敏”之人。可是,一個天生聰慧的少年,最後為什麼會不思進取了呢?這,要從劉備白帝城託孤說起。

劉備中國式託孤:先託國再託孤,確保劉禪皇位無憂,但無決策權

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三國志》。

夷陵兵敗後,昔日的不死小強劉備心理上遭受了重大打擊,在又悔又恨之下病危於白帝城。他自知時日無多,緊急召見諸葛亮、李嚴、趙雲等人安排託孤事宜,以上就是劉備的託孤內容,如果仔細研讀這段話,就會發現其中包含了如下信息。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 託國:希望諸葛亮完成蜀漢未竟事業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劉備。

劉備雖然已建立了蜀漢政權,但他的目標卻是統一天下,現在,他統一大業未成,即將身先死,所以他心中有太多的不甘與無奈。但是,如果將統一天下的重擔交給劉禪,那是不現實的。而縱觀蜀漢政權,諸葛亮是唯一 一個有能力完成他未竟事業,而且又是他可以信賴的人。所以,劉備才會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實際上,劉備這是將蜀漢政權託付給諸葛亮了託孤之前先託國,這說明劉備給諸葛亮的首要任務就是統一天下,那也是為什麼後來諸葛亮執著於北伐的原因。

  • 託孤、授權: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劉備

將蜀漢託付給諸葛亮後,劉備再給諸葛亮授權。他對諸葛亮說:“如果劉禪有能力,就輔佐他,如果他實在不行,你可取而代之。”這句話很多人理解為是劉備對諸葛亮的試探,其實不然,這是劉備對諸葛亮進行授權,因為對於劉備來說,

統一天下的優先級是最高的,他既然將統一天下的未竟事業交由諸葛亮來完成,當然就要相應授權了。

劉備的心思諸葛亮當然秒懂了,他馬上哭著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在這裡,諸葛亮給劉備做了保證,一是會竭盡所能完成他交代的任務(統一天下);二是絕對不會對劉禪動手。當然,這也是劉備最希望得到的回答了。

  • 定義了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不是君臣而是父子關係

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劉備。

劉備在給劉禪的詔書中說的很明白:要求劉禪將諸葛亮當父親對待。這就決定了劉禪在施政當中的配角地位,而劉禪在繼位後也堅定不移地秉承父訓,他說:“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在這種情況下,劉禪也樂得清閒。為了打發時間,他平時就沉溺於玩樂,從此就向著“安樂公”的方向發展了。

我們從劉備的託孤內容中可看出,他的託孤實際上是先託國再託人。他首先將蜀漢政權託付給諸葛亮,而後才託孤劉禪,而歷史上的託孤都是讓託孤大臣來輔助幼主施政的,但從來沒有過要求託孤大臣可取代幼主施政的情況出現,即使出現過託孤大臣專政的現象,那也絕非皇帝的本意。

所以,劉備的託孤是典型的中國家長式託孤。實際上就是讓劉禪來當蜀漢皇帝(精神領袖),而讓諸葛亮掌握軍政大軍,類似於現在的君主立憲制。這就從制度上決定了劉禪不可能有所作為。不過,這也是當時劉備所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了。

相父諸葛亮全面執政:沒有獨立決策權的劉禪逐漸形成施政依賴性,同時自信心不足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劉備病逝後,劉禪繼位並拜諸葛亮為相父,他緊遵父親的遺詔,“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而諸葛亮在平定國內叛亂後,為了早日完成劉備統一天下的遺願,又馬不停蹄的投入到北伐曹魏的戰役中。而為了不讓劉禪在後方添亂,他在出發前對劉禪進行了諄諄善誘,並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涉及了施政的各個方面,這完全就是父親對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的教導啊!

具體來說,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對劉禪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

  • 要求劉禪廣開言路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諸葛亮。

這裡說的很不客氣,要求劉禪要樹立自信,不要亂說話,以免造成言路閉塞。俗話說無風不起浪,諸葛亮說此話肯定是有的放矢的,這說明劉禪平時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而且不喜歡兼聽明辯,所以諸葛亮才借出師前對他進行一番敲打。

人的自信是要長期培養的,但在“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的情況下,劉禪已失去了決斷力,又怎麼會有自信呢?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 要求劉禪做到公事公辦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諸葛亮。

這裡隱含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劉禪區別對待皇宮內的人及朝廷中的大臣。在潛意識裡,劉禪將皇宮當成了自己的領地,但卻認為朝中大臣們是屬於諸葛亮管理的,所以在刑賞上他才內外有別。因此,諸葛亮才特別提醒他不應內外有區,而要做到公事公辦。另外,從這裡也可看出劉禪對蜀漢的相關流程不太熟悉,間接說明了他平時是不理政事的。

  • 劉禪沒有獨立決策權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陳和睦,優劣得所。——諸葛亮。

諸葛亮以相父的名義規定:劉禪在處理宮中大小事務時,必須先諮詢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後才能實施。而在處理軍中事務時,則必須經過向寵的同意才能做出最終決定諸葛亮想的很周到,但長此以往,必然會讓劉禪形成依賴性及自信心不足的問題。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 教誨劉禪國家興衰的道理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諸葛亮。

諸葛亮以西漢之所以興隆、東漢之所以衰敗為例,教導劉禪要做到親近賢臣,遠離小人。其實諸葛亮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在公元258年,劉禪寵信的宦官黃皓就開始干預政事,後來姜維為了躲避黃皓等人的迫害,不得不前往沓中屯田。而司馬昭則趁機出兵攻蜀並順利滅了蜀漢政權。

我們從《出師表》中可看出,諸葛亮對劉禪可謂是操碎了心。從如何待人接物到國家的興衰之道,事無鉅細都一 一做好叮囑,所是,也許是為了能早日完成先帝的遺願,諸葛亮並沒有給劉禪獨立施政的機會。這也讓劉禪形成了習慣性依賴別人及信心不足的問題。

後主為何扶不起?他一直是“阿斗”,從未成長為“劉禪”

諸葛亮與劉禪劇照

結語

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惜,聖人言猶在前,劉備卻犯錯了,本應是仔大仔世界,他卻在臨終前為劉禪安排好一切,最終造成劉禪安逸至死。

在白帝城託孤時,劉備親自規劃了後劉備時代的蜀漢政體結構,以制度的形式決定了劉禪的人生。他將蜀漢政權託付給諸葛亮全權管理,並讓諸葛亮替他完成統一天下的未竟事業,同時,他也將劉禪託孤給諸葛亮。在劉備的規劃中,實際上就是讓諸葛亮當蜀漢政權的實際管理者,而讓劉禪當沒有實權的蜀漢皇帝。這就是劉禪所說的“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而在實際中,也確實是“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而諸葛亮及劉禪都嚴格執行劉備的安排。結果就是使劉禪從一個天資仁敏的少年,慢慢地成長為一個

無自信、無決斷力、無進取心的三無青年。究其原因,正是劉禪長期生活在無憂無慮的壞境中所造成。也就是說,劉禪的不思理進取是後天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