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絃樂編曲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我們將用LASS2來作為演示的音源:


首先,說起絃樂呢,我們就要明白一個名詞,就是“弓”,用大白話來理解呢,“弓”就是拉提琴的那一根“小棍棍”(此棍棍非彼棍棍,不要想太多呦)。

眾所周知,在演奏絃樂的時候,是有運用弓法的,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弓法之中最簡單的分弓,所謂分弓就是一音分一弓的意思,也就是說每演奏一個音符弓就會離開琴絃一次。


在我們的編曲軟件中,當前後兩個音符首尾不相連時就會出現分弓的效果,如下圖所示:

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接下來,在編曲軟件當中,將前後兩個音首尾相連,就會出現連弓(連音)的效果,因為兩個音連起來了,所以這兩個音只有一個音頭,如下圖所示:

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接下來,你可以將上圖中的第二個音符D3的力度值調到50以下,咦?這不是連音了?兩個音之間好像在快速滑動?這是觸發了滑音的技法嗎?

沒錯,力度低於50就是觸發了滑音的技法, 因為LASS絃樂的力度控制器,並不是控制音符力度的,而是控制演奏方式的,如下圖所示:

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講到這裡,同學們一定會問:“老師,這個滑音和連音到底有啥不同啊,我也分辨不出來啊?”,彆著急,聽我細細的道來,我們要從音頭的概念上來理解一下:

連音:幾個音連在了一起,幾個音只有一個音頭,且,不管多少個音連在一起,聽覺上只有最開始的那一個音頭,也可以理解為幾個音進行了合體、連體的道理。

滑音:音符之間移動的過程是圓滑的,滑音這種技法就是說,音與音並沒有連在一起,音符們只是相互之間很親密,像塗了潤滑劑,當演奏時,音與音之間會圓滑的、緊貼式的移動,雖然聽覺上像是連在一起,但是幾個音卻沒有連在一起,各自有獨立的音頭。

所以,判斷是否為滑音,就要通過兩個音親密接觸的位置是否有音頭來判斷,兩個音親密接觸的位置如果有音頭,那就是滑音。

OK,接下來我們來共同看一下LASS2的控制面板,關於連音和滑音在它上面還有更精細的說明,大家重點注意一下,紅框之內的幾個英文單詞:

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leg是連音的意思,當音符力度在51-127之間時觸發Leg(連音技法),如下圖所示:

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port是普通滑音的意思,當音符力度在5-50之間時觸發Port(滑音技法),如下圖所示:

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gliss是滑音時長非常長的滑音,當音符力度在0-4之間時觸發Gliss(長滑音技法)

,如下圖所示:

編曲細節:絃樂中滑音和連音的區別


OK, 講到這裡,有些同學可能會問:“烏老師,在實際編曲中,我該如何選擇連音和滑音呢?”,關於這個,我也總結了一些心得:

首先,相比於連音,滑音的聽感更加的催人淚下

,同理,gliss滑音因為它是時長很長的一個滑音,所以它比port滑音還要更加的催人淚下。

催人淚下的指數:gliss>port>leg


大家參考以上邏輯去選擇連音或滑音,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