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我国水果进口超过出口,国产水果将何去何从?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的水果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罕见地出现贸易逆差!

去年,我国进口水果量超过550万吨,进口总额达到8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出口水果额7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全年水果国际贸易逆差达到12.6亿美元。

我国是水果种植大国,诸多品类的水果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在历年的水果进出口贸易中,我国水果的出口量一直大于进口量。水果进出口贸易中,我国一直是贸易顺差。

但,2018年我国的水果国际贸易罕见地出现了逆差!我国出口水果482亿元,进口水果高达567亿元,进口水果额比出口额多了85亿。

据海关统计报告显示:

1、去年我国进口水果来源国排名前四的国家分别为越南、菲律宾、泰国和智利。

● 以进口量排名,越南、菲律宾、泰国和智利为前4名,分别达到134万吨、117万吨、102万吨和4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5%、34.5%、56.9%和53.8%;

● 从进口额统计,排名顺序为泰国、智利、越南和菲律宾,进口金额分别为20.1亿美元、17.1亿美元、7.6亿美元和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5%、67.6%、15.2%和39.6%。

2、从进口额来看,去年我国进口新鲜水果排名前五位的品类为车厘子、榴莲、香蕉、葡萄和橙子。

● 进口樱桃18.6万吨,进口额13.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69%;

● 进口榴莲42.9万吨,进口额10.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1%和97%;

● 香蕉进口总量154.4万吨,进口额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9%和55%;

● 鲜食葡萄进口总量23万吨,进口额5.8亿美元,进口量及进口金额均同比小幅下降1%;

● 橙子进口总量38.8万吨,进口额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14%。

从以上统计数字看出,新鲜榴莲的进口出现井喷式增长,樱桃以及香蕉的进口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后,可能更让国内水果从业者,尤其是水果种植者感到焦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没有想到进口水果在一年的时间内居然能抢占国产水果567亿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吃进口水果?

从消费者的观念上来说,当进口水果和国产水果以同样的价格摆在超市里,能够抉择进口水果的主观意愿会更深一些。

有人会批评说,这是崇洋媚外、外国的月亮更圆、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思维在作怪。不可否认,会有这一方面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进口水果经过了这些年在国内水果市场上的打拼,已经收获了不少“粉丝”。大家普遍认为,进口水果质量更好、更安全、更有档次。

“不吃国产大樱桃,只吃进口车厘子;不吃猕猴桃,只吃新西兰奇异果。”这类现象真的不仅仅是国人在自嘲,而是真实存在着。

以前,很多果农对此并不担忧,毕竟大多数国产水果面走得是中低端消费,进口水果对果农的实际影响有限。

但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追求的是品质生活,从而对水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各大电商巨头海外直采及供应链飞速发展,原本高高在上的进口水果,逐渐亲民起来。例如,去年智利车厘子、新西兰苹果等水果的价格都降低了不少,销量也更加火爆了。

让人担忧的事情来了。假如主打中高端的进口水果,走向中低端,对国内水果市场的冲击就不会再那么无关痛痒了。

进口水果增多对我国果业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水果进出口规模都较大,且一直是水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但去年水果进口额突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而出口仍处于缓慢增长趋势,一举改变了我国水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的格局。

这对于我国正日益增长的果业规模和水果产量而言,无疑是一个很糟的消息。进口水果量的增多,意味着国内有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进口水果。在每人平均水果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进口水果份额变大,那么对国产水果的需求量和消费量就会降低。

消费者对水果购买力是一定的,随着水果进口量的增多,将直接挤占国产水果的市场;再加上我国水果对外出口量增长缓慢,而每年水果产量却在急剧增加(我国每年水果增幅都在数百万吨),这些因素将共同加剧我国水果跌价、滞销的风险。

反观我们国产水果的出口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我国出口的水果大多是主打国外低端市场,以苹果出口为例,国内厂家多选择2、3级的低档货出口东南亚、印度和俄罗斯市场,对于中高端市场一直无法进入。

我国果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如何从种植端提升果品质量?如何从营销上创造水果附加值?如何面向全球市场做出口?中国水果产业应当何去何从?值得从业者深思。

从目前的形式上来看,进口水果继续侵占国内市场份额的现象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你做好准备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