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县城,浦城这些部门这样做

自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县各部门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并深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通社区治理神经末梢,畅通社区民意反映渠道,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提供支撑和保障。

党旗引领 满心服务

梦笔社区以服务为核心,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辖区内人口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分5个片区,合理设置14个共建单位工作区域,每月根据共建考评要求,对共建单位在日常巡查、营造氛围、处理机制、督察督办、整改到位等方面情况进行评分、公布。

为了顺利开展好“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社区党支部适时建立了社区在职党员联络微信群,并聘请了68位楼栋(弄、巷)长,并由各楼栋(弄、巷)长建立各自的党员群、业主群,让党支部直接延伸到小区、楼栋的日常事务工作中,形成了以党组织为核心,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辖区单位四方组织联建、工作联商、服务联办、责任联担的机制。社区还依托“群众说事室、群众说事热线、群众说事亭、群众说事箱”开展“群众说事”特色服务,通过“群众说事”公开栏,公开领办责任人、办理进展情况、办理成效以及群众满意率,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每个月在群众说事亭公开群众对说事满意度“评议”结果,规范办事流程,让群众监督说事办理全过程,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此外,该社区作为全县“三社联动”唯一示范点,资助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以梦笔社区为依托,浦城县小丹桂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志愿者团队为实施主体,共开展了20批次活动,共计为2500余名社区群众提供了生活关怀、医疗社会保障及精神文化需求等帮助。

(张依婷 整理)

推动机关力量下沉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水平,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在全县推行“机关联社区、党建促治理”机制,加强共建单位与社区的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用、活动联办、服务联做,助推社区治理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县16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城区16个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全县2631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同时选出622名楼栋(街巷)长,其中党员514名,占比82.6%。

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通过适时下发工作提示、推送工作信息、随机走访了解、约谈提醒通报、强化激励机制、完善机关党建联系片等方式,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据统计,疫情期间我县成立临时党支部11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148支,入户排查13520户,劝导取消各类聚会聚餐4024场次,参加97个卡口值班值守。在职党员持《报到服务证》到居住地社区报到,结合自身资源、能力、特长主动认领任务,带头参加社区各种服务居民群众的活动,据统计,参加社区志愿服务8792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879件。楼栋(街巷)长深入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50余件。

(叶永仕 整理)

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助推文明县城创建

实行楼栋长制、开展社会宣传、督查街道秩序……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县文明办通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党建+创建”模式,有机融入到志愿服务、社区治理、文明劝导、素质提升等各项工作中,让党建引领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在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县文明办扎实抓好城乡居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持续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着力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带动和弘扬社会新风,通过媒体报道、专题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

2020年,县文明办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情况纳入县委意识形态考评。同时,该办主动配合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党工委、县社区办,全域推进党员志愿者到社区报到、片区长责任单位参与社区共建、楼栋长(弄、巷)长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新格局,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刘莉辉 整理)

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

为了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工作成效,南浦街道党工委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和工作经费保障,将社区治理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和绩效工作。同时,通过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不断优化社区服务、改善社区环境等来健全社区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南浦街道还运用楼栋街巷长管理来辅助网格化管理。楼栋街巷长管理可以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及时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精神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递给居民;可以当好全心为民的服务员,协助社区完成各项工作,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可以当好社区管理的监督员,以双向监督的形式,楼栋街巷长通过入户、电话、微信等方式掌握居民动态及近况,并向社区汇报,居民则通过公示牌反向对其监督;可以当好社情民意收集员,扩大楼栋长和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发言权,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马啟燕 整理)

探索治理新方法

推进治理现代化

县社区办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方法,扎实推进社区治理工作,通过拓展各类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同时对诉求快速处置反馈,提升群众满意度。积极召开党员志愿者任务清单认领工作座谈,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视频,向党员推送,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指导社区治理助力队伍开展工作互动,引用各方资源,助推社区治理工作。

此外,还对一些有能力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组织、企业、民间团体、个体工商户等社会力量,县社区办积极引导。改善社区服务场所补足社区工作人员、经费不足的短板,将原新华医院住院部3楼、4楼移交给河滨街道建设社区居民委员会使用;将兴华路部分店面调整给梦笔社区作为综合服务用房使用。开通“浦城县社区幸福e站”,同时通过社区干部微信工作群,将本县的社区治理信息、防疫工作要求、用工信息等内容,及时推送给本辖区党员、社区楼栋长等微信工作群。对群众自治成效明显的小区,县社区办加大培育力度,并将其做法向各全县推送。

下一步,县社区办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社区治理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加快建设“产城景文”融合发展。

(吴丹 整理)

坚守初心 当好楼栋长

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楼栋长,我更要提高思想站位,守住初心,坚决服从社区的安排。”河滨街道建设社区林委宿舍楼栋长邓华说,他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懂就向社区的工作人员请教。

在防疫工作中,他带领辖区内党员紧密配合社区工作,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入户排查,摸清林委宿舍共有112户的基本情况,带动楼栋居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社区治理工作。在人居环境整治中,他对小区中居民违章搭建柴火间、饲养鸡鸭、乱扔垃圾、乱牵线晾晒衣物等现象进行多次规劝,积极推进文明整洁的楼院的创建。

实施网格化管理,要树立一盘棋观念。在工作中,邓华尽力做到与社区无缝对接,社区利用大数据与楼栋长资源共享,楼栋长及时向社区反馈情况。主要通过以党员为主体,利用网络平台和线下走访为依托,组织监督与公众监督相结合,务求做到全面掌握林委宿舍居民的动态情况,使网格管理与服务更加规范化与精细化,管理实现由分散到统筹转变。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邓华带领下,林委宿舍楼居民形成人人参与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配合社区的各项工作,服从管理,相互监督,形成共识,共同管理好楼栋,共建文明社区。

(柳志勇 整理)

让社区党建“活”起来

县林业局在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不断创新体制机制,采取“一化十联”党建工作新模式,及时搭建单位与社区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打开了“机关联社区,党建促治理”的新局面。

2月,县林业局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第一时间组织本单位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及时领取任务清单,全力配合社区做好人居环境整治、防疫宣传、社区文化等工作。

在社区选聘楼栋长期间,县林业局党员积极报名,并有8名党员被聘为楼栋长,积极为楼栋(弄、巷)的居民服务。并按楼栋建立微信群,积极宣传政府公共服务政策、服务项目办理流程、工作活动通知等,确保各类政务信息能及时向群众宣传解读。

同时定期组织人员和社区共同进行帮扶、文明劝导、清洁家园志愿服务等活动。每个星期派一名党员到莲花社区居委会学习,让机关干部都能体验一下基层的工作,并同老百姓直接接触,参与社区综合管理工作,把居民的意见收集反馈上来,增进彼此的沟通。线上与线下齐动,助力社区治理。

(黄乾晔 整理)

主 管 : 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

制 作 :浦城县融媒体中心

监 审:王树瑜

值班主任:吴勇君

编 辑:刘莉辉王海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