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說起皇帝最重要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象徵天子的玉璽了。玉璽是皇帝至高權力的象徵。古代印、璽通稱,以金或玉為之。據說始於秦朝皇帝秦始皇。璽始出於周,到了秦朝才有璽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璽,而大臣和百姓所用只能稱為印。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玉璽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共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一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二千餘年。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咸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西漢末王莽代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

關於傳國玉璽,你知道這些事嗎

最後一個掌握"傳國玉璽"的皇帝是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傳國玉璽"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成為以一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