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區域名稱的由來

上海各區域名稱的由來

關於上海名稱的由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這句話;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當時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但是無論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宋代開始設置上海鎮,而且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現在北宋郟亶之的《水利書》中。至元代改稱上海縣,1928年設置上海特別市,兩年後改稱上海市,一直到現在。上海還簡稱滬。

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十六鋪(Shiliupu)位於南市區東北部,泛指東門路兩側以及附近地區。清末,上海城廂內外共分16個鋪,此處為第十六鋪,故名。舊時,沿江地帶的商業主要集中在大東門、小南門一帶。民國初年逐漸北移至十六鋪一帶,沿浦碼頭都是批發商的庫房,東門路、方浜東路附近銀樓、皮貨、海味、地貨、棉布、藥材等商號集中。今仍保護繁榮景象,各類商店齊全,設有集市貿易市場和副食品交易市場。沿江有十六鋪客運站、東門路輪渡站、大達碼頭。

八仙橋(Baxianqiao)位於黃浦、盧灣區境,泛指金陵中路、龍門路交會處附近地區。相傳該處原有北八仙橋、老八仙橋、中八仙橋、南八仙橋、石八仙橋、木八仙橋,因名。19世紀末建華洋菜場起,飯館、旅社、百貨、服裝、鞋帽、銀樓等商店競相出現。後由於大世界區片的興起,融合了八仙橋區片部分地區,也使八仙橋區片範圍縮小。

八埭頭(Badaitou)位於楊浦區西南部,平涼路、通北路交會處附近一帶。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韜朋路(今通北路),光緒三十二年建華盛路(今許昌路),光緒三十四年在韜朋路建八墚磚木結構里弄房屋後,始有八埭頭之稱。民國元年(1912年)後,福祿街、揚州路、汾州路、新康裡、同興坊等道路和里弄相繼建成,百貨、南貨、鞋帽、綢布、貰器、五金、雜貨等商店以及當鋪、肉攤、茶館、豆腐店、糟坊、菜場等先後開設,發展到抗日戰爭前夕,八埭頭一帶已形成人煙稠密,主要道路兩側商店毗接的鬧市。現八埭頭大致範圍,東近許昌路,西近景星路,南近楊樹浦路,是區內一處以舊式里弄房為主的居住區。以平涼菜場為中心,形成區內一處主要的商業網點,有銀行、郵局、書店、電影院、個體戶小商場、農副產品貿易市場。

九畝地(Jiumudi)位於南市區西北部,露香園路、大境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原為顧氏露香園的一部分,露香園荒廢后,園內的青蓮座改為青蓮庵。清嘉慶年間,青蓮庵左前避為小演武場,佔地約九畝,俗稱九畝地。歷經數度變遷,九畝地範圍擴展到東至舊倉街,南至上海市實驗小學,西至青蓮街,北至高墩街。主要為居民區,舊式住房密集。有著名的上海市實驗小學。

三角地(Sanjiaodi) 位於虹口區南部。泛指以漢陽洛、峨嵋路和塘沽路之間的三角地菜場為中心,包括附近的南潯路、閔行路和吳淞路一帶。清光緒十六年(1891年),即有肩挑蔬菜的小販在此設攤,形成菜市。民國4年(1915年)建為室內菜場。嗣後,漢陽路、塘沽路上開設百貨、綢布、服裝、五金、醫藥、油糧、南北貨、煙糖、食品、水果、日用雜品和飲食等商店,形成商業網點。附近有職工業餘大學、中小學及聖心堂。現三角地菜場正在改建為高層建築。

土山灣(Tushanwan)在徐彙區中部,泛指漕溪北路與蒲匯塘路交會處周圍一帶。明、清時,疏浚肇嘉浜、蒲匯塘的淤泥堆在河道彎處,成一土山,故名。清同治三年(1864年),天主堂將土山整平,建起育嬰堂、慈母堂等機構,又陸續興建木工部、中西鞋作、照相館、印刷所等,形成土山灣小市。肇家浜和蒲匯塘先後築成漕溪北路和蒲匯塘路,但人們仍沿用土山灣地名。有上海電影製片廠、上海輕工業學校和徐匯新村等高層住宅群。

大世界(Dashijie)位於黃浦區南部,泛指延安東路與西藏中、南路交口處一帶。民國6年(1917年)在此建成當時遠東最大的遊樂場大世界,故地境習稱大世界。此後小型劇場、舞廳、書場、飲食店、糧果店、百貨店、綢緞布匹店、酒樓、旅館競相開設。民國16年(1927年),英商電車又在大世界附近與法商電車接軌,更促進這一地區的繁榮。抗日戰爭初期,閘北、虹口及市郊居民紛紛來此避難,使附近人口稠密。現大世界區片商業繁榮,商店毗接,一些著名的商店多冠有大世界之名,更提高大世界的知名度。大世界也是上海市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車輛、人流絡繹不斷,建有人行天橋。

大自鳴鐘(Dazimingzhong)在普陀區東南部,長壽路和西康路交會處一帶。20世紀初,隨著滬西工業發展,居民聚居,道路兩側商肆日增,形成鬧市。民國15年(1926年),在附近興辦十多家棉紡廠的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於兩路交會處中心為已故董事長川村利兵衛,建頂嵌時鐘的塔式紀念碑一座,這一帶遂習稱滬西大自鳴鐘。鐘塔已於1958年為改善交通而拆除,但名稱仍被沿用。是區境的商業中心,有商店二百餘家。也是車輛繁忙、人流擁擠的交通中心之一。

大柏樹(Dabaishu)位於市區東北部,地跨虹口、楊浦2區境。泛指邯鄲路、曲陽路、中山北一路、水電路、逸仙路交會處附近一帶。該地原名薛家塘,是一個三岔路口,俗稱三角場,後形成五岔路口,俗又稱為小五角場。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此懸牌,名“大八辻”,里人讀為“大八字”、“大八寺”。1988年改稱今名。現有工廠、商店、學校、居民新村、商用大樓。是市中心區通往五角場、江灣鎮、寶山區的交通要道,客貨車頻繁。

大洋橋(Dayangqiao)在閘北、普陀兩區境,泛指彭越浦(交通路北側)一帶。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滬寧鐵路時於彭越浦建鐵路橋,俗稱大洋橋;民國7年(1918年)在鐵路橋北側又建一石橋,里人亦稱大洋橋,故名。抗日戰爭時期,許多難民在此搭建簡屋、草棚聚居。今仍保留昔日的面貌。有百貨、食品、綢布等店。

小木橋(Xiaomuqiao)在楊浦區西南部,泛指楊樹浦港以東的瀋陽路兩側。因清光緒年間建有小木橋,因名。民國13年(1924年)在橋東堍建戲院“中華舞臺”,居民喜稱“到小木橋看戲”,漸成區片名。1949年前已成為人口密集的棚戶區,多簡屋。瀋陽路側有商店。

小東門(Xiaodongmen)位於南市區東部的人民路、方浜中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因原上海舊城廂城門寶帶門,俗稱小東門,故名。因與十六鋪毗鄰,向來是批發行業的集中之地。現為南市區三大商業網點(老西門、豫園商場)之一。東側沿江有東門路輪渡站。

小沙渡(Xiaoshadu)在普陀區東南部,泛指長壽路東段兩側至吳淞江一帶地區。以吳淞江(西康路橋處)原小沙渡得名。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擴展至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渡口南岸形成居民點,亦稱小沙渡。因中外資本家紛紛在渡口南岸一帶佔地建廠造房,20世紀20、30年代,已成為滬西主要的工業區和工人聚居的地區之一。民國32年(1943年),小沙渡路更名為西康路,渡口亦改名為西康渡(1981年撤渡建西康路橋),原有的小沙渡地名逐漸不復使用。

小莘莊(Xiaoxinzhuang)在靜安區西北部,泛指長壽路南,萬航渡路與康定路交口處東北一帶。約於20世紀30年代前後,蘇北人來此搭建草棚、“滾地龍”棲身,逐漸形成集住地,因居民多從事辛苦勞作,取辛、莘諧音,故名小莘莊。為居民區。有織布、工業玻璃等廠。

小浦東(Xiaopudong)位於浦東新區西部。原是張家浜東側窪地,俗稱小浜東。清光緒年間,蘇北難民來此搭建“滾地龍”和草棚棲身,改“浜”為“浦”,因名。20世紀20年代已成為當時浦東大型的棚戶區。現為住宅區。小店數家。

叉袋角(Chadaijiao)位於靜安區北部,海防路、淮安路、西蘇州路交會處一帶。原範圍包括普陀區莫干山路附近。因蘇州河在此呈凸出角狀得名;或說上海開埠後,沿蘇州河岸工廠、煤號、堆棧、木行等紛紛開設,謀生者就近搭建“滾地龍”、草棚棲身,里人見其聚居處地形似麻袋,故名叉袋角。後莫干山路以東河曲一帶盡為工廠所佔,叉袋角地名逐漸消失,而安遠路以南仍有沿用此地名。1978年後逐漸形成以新工房為主的住宅區。有無線電、棉紡、文教用品、製藥等廠。

馬立斯(Malisi)在黃浦區西南部,泛指今大沽路(黃陂北路至重慶北路)兩側一帶。19世紀後期,馬立斯因跑馬賭博,積聚了大量資金,在這一帶建了近十條里弄房和五處花園住宅,因名。現附近建有電信大樓、振興大樓、振華大樓,名稱正在逐漸湮沒中。

王家厙(Wangjiashe)又名王家沙。在靜安區東部。大致範圍:泰興路東、北京西路南、大田路西、南京西路北之間地區。清道光年間形成村落,因居民多王姓,故名。20世紀在今石門二路兩側建起10多幢花園住宅和大量里弄房,20年代建卡德大樓、德義大樓。抗日戰爭時期居民猛增,遂成人口密集的集住地。現為住宅區,多新、舊式里弄房。南京西路、石門二路多商店。

五角場(Wujiaochang)位於楊浦區北部。清末為上海縣城北郊農村,散佈有范家巷、莊家閣、陸家閣、小池家宅等自然村。20世紀20年代初期,今翔殷路、黃興路、四平路、邯鄲路、淞滬路先後築成,以五條道路呈輻射狀向五個方向伸展,狀如五隻角,稱五角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此建辦公樓、小洋房,營造一批兵營和軍官住宅,建成新市街、旭街、慶寧街、平昌街、朋和街等。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居民漸增,松滬路側始有商店,平昌街攤販較多,稍有市面。80年代開始,日益繁榮。現五角場大致範圍,東近國和路、西近國定路、南近國粹路、北近淞滬路。為區內北部一處商業網點,有百貨、食品、照相、果品、五金交電、煙糖等商店,以及銀行、郵電局、電影院、酒家、賓館、農貿市場。客、貨車頻繁,是市區往來寶山區的交通要道之一。1927年7月,上海特別市正式成立,兩年後,這個當時中國人自己的上海市政府決定實施“大上海計劃”,建設新的市中心,以此限制租界的發展。當時在上海東北角的這個荒僻之地規劃了政治區、商業區和住宅區,建築了中國風格的市政府大樓、圖書館、體育場;修建了5條呈輻射狀的幹道,分別連接北面的吳淞港、東邊的虯江碼頭、西部的鐵路總站、南側的公共租界和西南的外灘。這一規劃仿效了芝加哥、華盛頓等歐美城市,其特點是從市中心放射出若干直線型道路。五角場的名稱即緣於此。五角場地區的路名,頗能體現當時的“大上海計劃”。按照計劃,當時總共將構築11條“中”字打頭的馬路,10條“華”字馬路,5條“民”字馬路,10條“國”字馬路,9條“上”字馬路,13條“海”字馬路,15條“市”字馬路,12條“政”字馬路和8條“府”字馬路,組合起來正是“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9個字。

太平橋(Taipingqiao)在盧灣區東北部,泛指濟南路、自忠路交口處附近一帶。以原打鐵浜上太平橋(今廢)得名。為區境商業繁榮地段之一,有菜場、農貿市場,順昌路北段有小吃店,俗稱美食街。

引翔港(Yinxianggang)位於楊浦區南部,長陽路、雙陽路口一帶。這一帶原是引翔港鎮,民國26年(1937年)毀於戰火,抗日戰爭勝利後形成棚戶區,只有幾家小商店,習稱引翔港。1986年起拆除全部舊屋,改建成多層、高層住宅。有飯店、百貨、五金、醫藥等商店和集市貿易市場。

打浦橋(Dapuqiao)在盧灣區西部,泛指瑞金二路、肇嘉浜路交會處附近一帶。以原肇嘉浜上帶浦橋,諧音打浦橋,故名。20世紀20年代建成新新裡、同豐裡、祥興裡等一批石庫門房。1978年建有四幢14層、12層樓房。肇嘉浜路北側、瑞金二路南段商店較集中。

東新橋(Dongxinqiao)位於黃浦區南部,泛指浙江中路、延安東路交會處一帶。東新橋原是洋涇浜上一座橋名,民國3年(1914年)後填洋涇浜築今延安東路時橋毀,其時這一帶已有飯店、茶樓、劇場、紙軋店、皮革業等店鋪和娛樂場,形成區片後,因橋得名。是黃浦區內商業較繁榮和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

北站(Beizhan)位於閘北區東南部,天目東路、寶山路交會處附近一帶。清同治二年(1863年)南部地區(即今天目東路以南)被劃入美租界(後為公共租界)。同治九年至宣統三年(1870~1911年)間,租界地區先後闢建了靶子路(今武進路)、界路(今天目東路)、北河南路(今河南北路)、克能海路(今康樂路)等8條道路,路側同時建成勤安坊、圖南里等30餘幢石庫門裡弄房屋,逐漸成為人口稠密的居住區。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以後,北部的華界地區也開始築路建廠,寶山路附近開設五金、化工等工廠和商店。宣統元年(1909年)滬寧鐵路於界路北側設火車站。爾後修築寶昌路、虯江路、公興路等10餘條道路,興建虯江裡等一批石庫門裡弄房屋,陸續開設旅館、餐館、酒樓及各類商店,成為以交通和商業著稱的繁華地段。現附近的幾條主要道路,各類商店毗接,另有電影院、銀行、郵電局及旅遊服務站等。虯江路、公興路口設有通往蘇、浙、皖的長途汽車站。

盧家灣(Lujiawan)在盧灣區中部。大致範圍:東至淡水路、魯班路,西至泰康路,南至斜徐路,北至建國中路。原肇嘉浜在此折向北,西會羅家灣,昔有羅姓居此,故名。後以諧音稱今名。多小型工廠。泰康路口建有新式里弄住房。重慶南路有電車三場、汽車修理廠。

白蓮涇(Bailianjing)在浦東新區西南部,泛指浦東南路以西的白蓮涇兩側一帶。該處原為野草叢生的荒僻之地,清宣統年間,美國大來洋行在此建大來貨棧和大來碼頭,逐漸形成市集。現有助劑廠、汽車修理廠。沿江一帶多碼頭、倉庫。

外灘(Waitan)位於黃浦區東部,東濱黃浦江。原泛指十六鋪、中山東二路、外馬路交會處至蘇州河之間沿黃浦江西岸的狹長地帶,現南端約起自新開河。這裡原是黃浦江灘地,上海開埠後,殖民主義者在此築路,西人稱之為TheBund,中文寫作外灘或黃浦灘,南段稱法蘭西外灘。築路後,銀行、洋行集中,著名的有匯豐銀行大樓、海關大樓、中國銀行大樓等,這些大樓建築風格各異。現外灘是上海市的金融中心之一,設有海關、中外銀行等。1989年以來,各幢建築都安裝室外照相設施,增添了外灘瑰麗的夜景。經過拓寬改建的中山東一、二路是上海市南北向的交通幹道之一。南端的隧道、輪渡站,北端的外白渡橋、吳淞路閘橋,以及相交會的北京東路、南京東路、九江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構成集散遊人的交通網。

老北門(Laobeimen)位於南市區北部的人民路、河南南路一帶。因原上海舊城廂城門晏海門,俗稱老北門,故名。是區內一個主要商業點,有陶瓷、飲食、果品、五金、百貨等商店。住宅密集,以石庫門房屋為主。

老白渡(Laobaidu)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泛指浦東南路、濰坊西路、老白渡路之間地區。原為黃浦江渡口,名萬安渡,俗稱老擺渡,諧音老白渡,因名。清乾隆以來,此地逐漸形成楊家宅、江北村等自然村落。清末外商在此建造碼頭、倉庫,豪商巨賈開設店鋪,逐漸形成市集。抗日戰爭時期為日軍封鎖區,遂衰落。現為居住區,間有小廠和小店。

老西門(Laoximen)位於南市區西部,大致範圍:東至復興東路、曹家街,南至中華路、夢花街,西至西藏南路,北到中華路、人民路。因原上海舊城廂城門儀鳳門,俗稱老西門,故名。明清時期已有商肆。民國3~7年(1914~1918年)間,南半城與北半城先後通行有軌電車,各種行業商店競相開辦,逐漸形成區內重要商業中心之一。現著名的店家有大富貴酒樓、冠生園食品店、上海市第八百貨商店、全泰服裝店、上海喬家柵等。車輛繁忙,為區境一處交通要道。

老閘橋(Laozhaqiao)位於黃浦區北部,泛指福建中路(蘇州河至北京東路)兩側一帶。因清光緒元年(1875年)在今蘇州河福建路橋外側建六孔簡支木橋,後稱老閘橋,形成區片後,因以為名。為黃浦區內商業繁盛地段之一。

西新街(Xixinjie)在長寧區東北部,凱旋路、長寧路交口處附近。抗日戰爭時期漸成棚戶區。民國29年(1940年)日軍強拆民房闢築道路,稱西新街,寓意公園(今中山公園)以西新開闢的街道,因名。1949年所有棚屋全毀於火災。今多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平房。長寧路側有商店。

朱家灣(Zhujiawan)在普陀區東部,中山北路北側、光新路和真如港交會處一帶。清中葉有朱姓遷至虯江(今真如港東段)河彎北岸居住,稱朱家灣。後形成朱家灣前、後浜兩村落。20世紀20年代後,前浜居民聚居日眾,形成朱家灣街(今光新路南段)。抗日戰爭時期,大部分民房被毀,今住宅多為重建的棚戶簡屋,是滬西著名的“三灣一弄”棚戶區之一。光新路西側建有多層及高層住宅。

喬家柵(Qiaojiashan)

在徐彙區東北部,泛指襄陽南路、永嘉路交會處附近一帶。民國28年(1937年)創建喬家柵食府,以經營豬油百果松糕、粽子、擂沙團等特色點心聞名遐爾,而成為區片名。附近商店集中,是區內一處商業網點。

慶寧寺(Qingningsi)在浦東新區西部,上川路、浦東大道交口處一帶。因元大德年間建的慶寧寺得名;又因地有道堂廟(習稱高廟),當地人也稱之高廟。今浦東大道兩側建有多層樓房,上川路側商店毗接,道堂路、嘴角路設有農副產品市場。黃浦江邊設輪渡站和長途汽車站,是往來浦東、浦西的要道之一。

關橋(Guanqiao)位於南市區東部,白渡路、外馬路交會處附近一帶。清光緒二十三(1897年)馬路工程局在肇嘉浜上近黃浦江處修築一座長達7.8米的木橋,因近南海關而稱大關橋。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海關移址老白渡外馬路,橋稱關橋,江邊的碼頭也稱關橋碼頭。民國4年(1915年)填浜築白渡路時橋廢,因有關橋碼頭,習稱這一帶為關橋。現該處為碼頭區,專運水果、蔬菜。

麥家圈(Maijiaquan)在黃浦區中部,泛指今山東中路(福州路至廣東路)兩側一帶。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人麥都思在此購地開設墨海書館,並建造住宅,因名。現名稱正在逐漸湮沒中。

嚴家角(Yangjiajiao)在閘北區東南部,泛指芷江中路、通閣路交會處附近一帶。相傳元初有嚴姓商人居此,因名。清末民初建成嚴家閣路(今芷江中路)、天通庵路、寶通路。出現工廠、商店、醫院以及私人花園“止園”、“粵高花園”。抗日戰爭期間,大批江淮難民在此搭建棚屋棲身。

楊樹浦(Yangshupu)在楊浦區南部,泛指黃浦江以北,大連路以東地區。因楊樹浦港得名。清同治八年(1869年)築楊樹浦路,此後凡沿港、沿路的地區,都習稱為楊樹浦。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後,外商絡續在此興建繅絲、棉紡、造紙等廠及水廠、船廠,隨之形成工廠與貧苦勞工聚居地區。有紡織、冶金、機械、造船、電力、輕工、化工等中小型工廠數百家。民居多舊式里弄房,平涼路、長陽路兩側有多、高層住宅。八埭頭、長陽路、松潘路、定海路等處商店較集中。沿黃浦江岸有四處渡口。

楊家橋(Yangjiaqiao)在普陀區西北部,桃浦西路南段一帶。以跨桃浦上楊家橋得名。原為村落,本世紀20年代前後,因鄰近真如車站(今上海西站),又遷來暨南大學,興建暨南新村,闢築交通路、桃浦西路等,市集日趨興盛。抗日戰爭中,暨南大學、暨南新村等被炸燬,居民離去,集市冷落。1949年後,市集逐步興盛,桃浦西路南段商店毗接,行業齊全,成為真如鎮北的重要商業網點。街市北段為農貿市場。桃浦東岸多工廠、倉庫。境內及四周的桃浦西路、交通路、真南路、真北路等先後整修,境西還興建了真北路立交橋,為普陀區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楊家渡(Yangjiadu)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泛指黃浦江以東、浦東南路以西、楊家渡路兩側一帶。昔有楊姓船民泊居,兼營擺渡,名楊家渡,故名。明萬曆年間逐漸形成居民點,清末有零星店鋪,20世紀30年代前後市面漸興,抗日戰爭期間衰落。現為住宅區,有零星工廠、小店。江邊有楊家渡輪渡站。

何家角(Hejiajiao)在長寧區南部偏東,泛指安順路東段兩側一帶。相傳明末鴻臚寺卿何子升居此而得名。清末,何氏家族衰微,楊姓繼興,在此興建宗祠、辦小學。民國7年(1918年)在此闢築楊宅路,形成“何家地名、楊家路名”的說法。抗日戰爭時期,民房大都毀於戰火,1980年後建有六層樓房50多幢。有焊接、肉食品、餐具等工廠,安順路側有商店。

忻康裡(Xinkangli)在靜安區西部,泛指康定路、萬航渡路交口處東南一帶。原名丁家厙。民國18年(1929年)鬱氏在此建二層石庫門房屋187幢,為祝福其妻忻氏,改名忻康裡。是曹家渡地區東側商業繁盛地段。

張家宅(Zhangjiazhai)

在靜安區東部。大致範圍:東至石門二路,西至泰興路,南至北京西路,北至新閘路。據傳晚清張姓居此,故名。民國20年(1931年)填浜築張家宅路。為住宅區,有市政協及美術裝潢、體育用品、電子管等廠。新閘路、石門二路商店毗接。

陸家宅(Lujiazhai)在普陀區中部,中山北路、武寧路交會處一帶。19世紀末,該處東北側形成陸家宅村落,並與其西側的許家宅合稱許陸家宅。20世紀50年代初,陸家宅附近又形成陸家宅東村、陸家宅後村等居民點,統稱陸家宅。70年代後期,原陸家宅、許家宅民房被陸續拆除,興建了多層住宅群和科研院所,但公交車站仍稱陸家宅。今境東部是新建的多層和高層住宅區,西部和南部為科研單位及機關辦公樓群,如聯合大廈、第九研究設計院、華東電力設計院、市測繪院等。北部有超高壓輸變電公司、蘭田中學、陸家宅小學等。上海市地名管理辦公室位此。

陸家嘴(Lujiazui)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泛指陸家嘴路(爛泥渡路至黃浦江邊)兩側一帶。該地原為黃浦江岸一塊突出的沙嘴,名陸家嘴,因名。現正在建設陸家嘴金融區。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位此。江邊設有陸家嘴路輪渡站,建有越江隧道,是聯繫浦東、浦西的要道之一。

其昌棧(Qichangzhan)在浦東新區西部,泛指錢倉路兩側一帶。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英商在此建造公和祥碼頭其昌東棧和其昌西棧,因名。民國初年設渡口,商市漸興。為住宅區,錢倉路側有商店及農副產品綜合市場。黃浦江邊設有其昌棧輪渡站。

楓林橋(Fenglinqao)在徐彙區東北部,泛指岳陽路、楓林路、肇嘉浜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因原肇嘉浜(今肇嘉浜路)上楓林橋得名。為居民區。有中科院上海分院、醫科大學、兒科醫院。

周家橋(Zhoujiaqiao)在長寧區北部,泛指北翟路四號橋(蘇州河)周圍一帶。因原李 涇上木橋周家橋得名。20世紀初闢築白利南路(今長寧路)後,商人紛紛來批建廠,工廠附近形成棚戶、簡屋區,遂成市集。抗日戰爭時期,糧米貿易活躍。現有化工、棉紡等廠10多家,商店數十家。

周家渡(Zhoujiadu)在浦東新區西南部,上南路北端沿黃浦江一帶。相傳有周姓船民在此搖船擺渡,由此得名。以後逐漸形成市集。清初已有周家渡地名。同治年間設周家渡濟渡公司。20世紀初建廠。民國34年(1945年)後商業漸趨繁榮。現有百貨、五金等各類商店。沿江有輪渡站、長途汽車站。

周家嘴(Zhoujiazui)在楊浦區東南部,楊樹浦路、黎平路交口處一帶。因黃浦江在此折北,成嘴角狀,旁原有周姓村落,故名周家嘴、周家嘴角。民國26年(1937年)村落毀於戰火。1949年後在此陸續建工廠、油庫。周家嘴之名已在逐漸消失。

魚市場(Yushichang)在楊浦區西南部,楊樹浦路、江浦路交會處附近一帶。1949年前為上海最大的魚市和魚產品的集散場所,習稱魚市場,因名。1955年後,因各魚行按行業歸併,市面冷落,魚市場之名已逐漸消失。

泥城橋(Nichengqiao)位於黃浦區西北部,泛指西藏中路(西藏路橋南堍至鳳陽路)兩側一帶。清咸豐三年(1853年)開鑿泥城浜,浜上架有北泥城橋、中泥城橋、泥城橋、南泥城橋。民國元年(1912年)填泥城浜,擴筑西藏路(今西藏中路),北泥城橋最後毀,形成區片名。是黃浦區內商業興盛和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

定海橋(Dinghaiqiao)在楊浦區東南部,定海路、波陽路交口處一帶。因定海橋得名。20世紀30年代,英商在此建啤酒廠、絨線廠,周圍漸有棚戶、簡屋,逐漸發展成為工廠、住宅區。現有電工、毛紡、啤酒、無線電、織布、建材等廠。定海路側有小店,波陽路側有農貿市場。南端有輪渡通浦東新區慶寧寺。

居家橋(Jujiaqiao)在浦東新區西部,黃浦江南岸。相傳因昔介壽橋附近,入夜磷火(舊稱鬼火)熒熒,遂稱橋為鬼家橋。形成村落後,雅化為居家橋(“鬼”、“居”鄉音相近),以橋為名。現為住宅區。有中小學,小廠、小店數家。

南陽橋(Nanyangqiao)位於盧灣、南市2區境。泛指西藏南路(會稽路至方浜中路之間)兩側一帶。因舊跨周涇有南陽橋,故名。清光緒三十三年(1908年)填周涇築今西藏南路時,橋廢。有肉類食品廠和盧灣區花鳥、魚蟲市場。

南碼頭(Nanmatou)位於浦東新區西南部。南碼頭區片有兩處,一在浦西,一在浦東,約於17世紀中葉時已設渡口。浦西區片位於南市,泛指陸家浜路、中山南路交會處以東一帶。南浦大橋西側引橋即建於此,大橋建成後,南市區南碼頭地名漸趨湮沒。浦東區片大致範圍:東至浦東南路、南至港口機械廠、西臨黃浦江、北至南浦路。清末民初建有作坊、缸壇店、竹行以及老公茂機器造船廠(今上海港口機械廠)、印染廠、溶劑廠,逐漸形成市鎮。1949年後市面日趨繁榮。現南碼頭路兩側商店毗接,設有銀行、醫院、電影院。黃浦江邊有輪渡站和南浦大橋東側引橋。

藥水弄(Yaoshuilong)在普陀區東南部,西康路以西,上棉一廠以北,西、北臨蘇州河。指稱範圍約20公頃。東北角吳淞江邊昔有小沙渡渡口,渡西河曲岸邊曾開設石灰窯,故地境習稱石灰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擴展到小沙渡一帶。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英商將製造“三酸”的江蘇藥水廠遷至境內,後地名遂改稱藥水弄。隨著附近工廠增建,大批從蘇北等地流入的破產農民在境內搭棚居住,抗日戰爭初期,閘北、虹口一帶難民亦紛紛遷入。從而居民倍增,地域擴大,成為滬西著名的“三灣一弄”棚戶區之一。從1985年開始,對藥水弄進行大規模改建,動遷3600餘戶居民、75個單位,擬建多層及高層住宅24.16萬平方米,公建配套1.53萬平方米,綜合大樓3.34萬平方米,1900年底已竣工12.86萬平方米。建於民國10年(1921年)的藥水弄清真寺亦拆除重建,並改名滬西清真寺。延伸拓寬常德路、宜昌路和澳門路,在吳淞江上增建橋樑,並開闢多處綠化園地,成為普陀區蘇州河南岸最大的新型住宅區。

虹鎮(Hongzhen)位於虹口區東部。泛指虹鎮老街,飛虹路、飛虹支路所形成的三角地區及其附近一帶。清乾隆年間該處已逐漸形成集鎮,稱虹安鎮,簡稱虹鎮。今虹鎮老街為當時鎮址所在。後集市南移,原址寥落。20世紀初,外地來滬謀生的貧民在此搭棚建屋居住,又趨熱鬧。民國26年(1937年)日軍佔領上海時,被炮火夷為平地。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貧民在廢墟上搭建簡屋,形成較大型的棚戶區。

香花橋(Xianghuaqiao)在長寧區南部,泛指香花橋路兩側一帶。因原李 涇上的香花橋得名。昔民宅面浜而築,20世紀20年代築安和寺路(今新華路)後,漸成人口稠密的集住地。1977年在南境建起數十幢多層樓房。有香花商場等商店10多家和化纖廠。

勝利鎮(Shenglizhen)在浦東新區西部,泛指浦東大道、歇浦路、洋涇港之間地區。民國26年(1937年)前為日商所佔的“老三井”和“同興地皮”,民國37年改稱勝利鎮。多老式住宅,浦東大道、三榮西路店鋪集中。江邊有歇浦路輪渡站。

徐家彙(Xujiahui)在徐彙區東北部。大致範圍:廣元路、虹橋路以南,宛平路以西,徐虹北路以東,蒲匯塘路以北。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葬其父於舊肇嘉浜、法華涇和蒲匯塘三河會合處西側,徐光啟逝世後亦葬於此,後後裔居此成聚落,因名徐家厙,徐家彙、徐鎮。清咸豐年間徐景星在東生橋開一家米鋪,始有商業。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法國天主教耶穌會會長南格祿在此建天主堂。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鉅商張士希在徐家彙路(今華山路) 東側建樓房百餘間,往東,程謹軒、顧象新又建店樓數十間。民國3年(1914年),法租界擴展至今華山路以東後,始有郵局、電燈、電話、自來水等公用設施。到1949年5月前,已有衡山路、華山路、天鑰橋路、徐家彙路、斜徐路等通向徐家彙。為市區西南部的交通要道和繁華的商業區,有電影製片廠、唱片廠、橡膠廠、氣象臺、體育館、藏書樓、賓館、商廈、大酒店等著名企事業單位。南丹路上有徐光啟墓。設有地鐵徐家彙站、徐閔線汽車站。

高郎橋(Gaolangqiao)在楊浦區西南部,長陽路橋附近地區。因清嘉慶年間在楊樹浦港上建有石橋高郎橋,故名。光緒三十二年(1907年)華德路(今長陽路)築至橋堍,因交通便利,周圍陸續興建工廠、住宅。抗日戰爭初期曾遭嚴重破壞。現為住宅區,多老式住房,南部有多、高層住宅。長陽路側有商店,齊齊哈爾路側有菜場和農貿市場。

唐家弄(Tangjialong)在閘北區東南部,泛指天潼路西段一帶。19世紀60年代,唐姓商人在此建成里弄式住宅,因名。清末民初建有著名園林——徐園,修築北福建路(今福建北路)、康家弄(今天潼路)。道光十八年(1893年)劃入租界後,城市化程度更高。為住宅區,天澗路側有商店。

唐家沙(Tangjiasha)在閘北區中部,泛指洛川東路、平型關路交會處東南一帶。因原自然村名得名。清末民初已散居十幾戶菜農,19世紀40年代,大批紹興人來此聚居,附近也建起皮輥廠、翻砂廠,北寶興路也出現店鋪。1965年填築平型關路後,先後建起了100多幢五、六層工房。現為住宅區,有商店和農副產品市場。

曹家渡(Caojiadu)位於市區西部,蘇州河南岸,地跨普陀、長寧、靜安3區。地境原為上海縣西郊鄉村,明初曹氏家族在今曹家弄北、萬航渡路西、江蘇北路東形成曹家宅村落。隆慶、萬曆年間,曹氏於吳淞江南北,三官堂及長生庵間建渡亭,設義渡,名曹家渡。直至清初,渡口仍由曹氏掌管。由於上海與嘉定、寶山的水陸交通多取此道,曹家渡逐漸聞名。清光緒年間,在曹家宅、盧薜宅以北(今萬航渡路中段,華陽路北面至曹楊路橋之間)的半月形地區,形成曹家渡市。上海開埠前,四周鄉村農副產品集於該地沿江一帶,小店相繼開設。清同治初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築極司非爾路(今萬航渡路)和極司非爾支路(今萬航渡後路),兩路在此交會成三角地帶,習稱三角場。曹家渡鎮向北、向東延伸。19世紀末,客籍居民遷此日眾,開始在這裡置地經營油車(榨油作坊),繼而開辦繅絲、麵粉、棉紡、織布、皮革、電燈等廠,沿江建有振泰、信昌、卞恆記等貨運碼頭,百工居民聚集,商店櫛比,漸與曹家渡鎮融為一片。20世紀初以來,租界工部局於三角場東越界築路,在吳淞江邊增建碼頭。因極司非爾路中段兩側的白利南路(今長寧路)、康腦脫路(今康定路)、勞勃生路(今長壽路)相交成輻射狀,中心為佔地三畝許的橢圓形場地,遂習稱附近一帶為五角場。20年代後期在原曹家渡口東首建造了木結構的曹家渡橋(亦稱三官堂橋),船渡廢。沿江聚集了經營山貨、地貨的客商行販,茶館、酒樓、旅店、戲院分佈全境,鬧市東移至五角場一帶,成為曹家渡地區的繁華中心地。30年代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難民湧至,板房簡屋成片而起,形成五方雜處的棚戶區多處,如忻康裡、小莘莊、盧薜宅、南曹家宅等都是著名的舊式里弄和簡屋區。由於人口猛增,50年代後拆遷了部分工廠,增建了住宅。現東南和北面工廠較集中,東北、西南及中部居民住宅密集,商業集中於五角場一帶。多條幹道向四方輻射,十幾條公交線路交匯於此,成為滬西的交通樞紐,商業中心之一。

斜橋(Xieqiao)位於市區南部,跨南市、盧灣兩區境。泛指陸家浜路、方斜路、肇周路、徐家彙路、製造局路等5條道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因已廢的斜橋得名。明弘治《上海志》已有斜橋的記載。民國15年(1926年)填浜築路橋廢。主要為住宅區,多舊式里弄房。道路交會處有各類小商店。東北側有滬南體育場及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俗稱紅房子醫院)。車輛繁忙,為市區一處交通要道。

康家橋(Kangjiaqiao)在靜安區西部。東近延平路,南近新閘路,北近武寧路。據傳,舊有康姓婦女出資在西蘆浦建康家橋,因名。民國13年(1924年)後逐步融為市區,形成區片後,仍沿用康家橋為名。

提籃橋(Tilanqiao)位於虹口區東南部。大致範圍:東靠楊樹浦路、惠民路,南濱黃浦江,西近東大名路,東北臨霍山路,西北通向海門路一帶。以清嘉慶年間建於今東長治路東、海門路西的下海浦上的提籃橋(今廢)得名。橋的得名說法眾多,其中一說常有香客提著盛放香燭的籃子,過橋去下海廟拜佛,因名;一說橋為瞿藍兩姓所建,名瞿藍橋,音變為提籃橋。現為區內商業、文化、交通較為集中地段,以東大名路東首最為熱鬧,有遠洋賓館、大名飯店,以及各種商店和大名、東海兩電影院、霍山公園、上海市監獄、匯山裝卸公司、輪渡站、公平碼頭。

董家渡(Dongjiadu)位於南市區東部,泛指董家渡路、外馬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原為北倉渡,後因董姓渡夫,清嘉慶前已改稱董家渡。現為碼頭倉庫區,沿江有董家渡路輪渡站。

棋盤街(Qipanjie)在黃浦區東南部,泛指今河南中路(延安東路至福州路)兩側一帶。以附近街道縱橫方格排列,形似棋盤,故名。20世紀30年代後發展為綜合性的商業地段。現名稱正在逐漸湮沒中。

塘橋(Tangqiao)在浦東新區西南部,泛指塘橋新路,塘橋路兩側一帶。名稱起源於塘橋鎮。塘橋鎮最早記載見於清嘉慶《上海縣誌》,初分東鎮、西鎮,當時鎮址在張家浜華漕 一帶,後範圍向西南移。現為住宅區,塘橋路兩側商店集中。沿江設有塘橋輪渡站、塘橋汽車站。塘橋路口設集市貿易市場,是浦東新區西南部一處鬧市。

新開河(Xinkaihe)位於南市區東北部,泛指人民路、新開河南路、新開河北路、中山東二路沿黃浦江一帶。該處原為天后宮舊基。清同治年間開鑿新河,東通黃浦江,西接城濠,北通洋涇浜,俗稱新開河,西人仍稱洋涇浜。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填河築路,名新開河路。宣統三年1911年)在馬路中間造房後,分稱新開河南路、新開河北路。現該處為工廠、住宅、碼頭倉庫混合區。沿江有糞碼頭、垃圾碼頭。

新龍華(Xinlonghua)在徐彙區中部。泛指上海地鐵一號線起點站附近一帶,包括池河圈宅、王家宅、趙家裡、高家浪、陳家宅、徐家宅、趙家宅、吉家宅、陸家宅等自然村。民國5年(1916年)在此設鐵路新龍華站後,漸稱新龍華。設有鐵路編組站。

靜安寺(Jing'ansi)位於靜安區西南部。大致範圍:烏魯木齊北路以東,常德路以西,北京西路以南,延安中路以北的一片地區。南宋嘉定前,這裡稱西蘆浦沸井浜。自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古剎靜安寺由滬瀆遷此後,漸稱今名。清同治元年(1862年)闢建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和同治十一年(1881年)始創靜安寺廟會後,逐漸形成人口稠密、商業繁盛地區。主要道路上商店林立,是市區主要商業中心和交通要道之一。有百樂門大酒店、影劇院、工商銀行、郵政局、電報局等。

潭子灣(Tanziwan)在普陀區東部,彭越浦與蘇州河交匯處北側。因河口稱潭子口,清初即有潭子灣村落,亦稱潭子裡,地名遂稱潭子灣。20世紀初,居民日增,逐漸形成工廠、商店與居民住宅相間的市集。20、30年代,包括彭越浦南潘家灣在內統稱潭子灣。抗日戰爭時期,萬年庵及許多民房被炸燬,市集冷落。為滬西著名的“三灣一弄”棚戶區之一,住宅以簡屋為主,間少量多層、高層樓房。沿潭子灣路、中潭路分佈一些小商店。西部有油脂、織帶、絲織、造漆等工廠。

潘家灣(Panjiawan)在普陀區東部,蘇州河與彭越浦之間。19世紀中葉,彭越浦南岸河彎處形成村落,因潘姓較多,地名稱潘家灣。彭越浦北岸潭子灣市集興起後,此處亦統稱潭子灣。20世紀20年代,境西、南一帶興建工廠,大批勞動人民聚居於此,為滬西著名的“三灣一弄”棚戶區之一。現工廠與住宅相同,住房以簡屋為主,南側吳淞江北岸有燃料站和輕機鍛造、紡織機械、銅網造紙等工廠。潘家灣路、潘家灣支路小商店較集中。

上海各區域名稱的由來

上海各區域名稱的由來

上海各區域名稱的由來

上海各區域名稱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